习近平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在深圳的创新实践
2020-01-09深圳侨务工作理论研究课题组
深圳侨务工作理论研究课题组
侨务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一项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新时代下重新审视侨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深圳侨务工作创新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课题对深圳的侨务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并总结其创新实践与未来发展。
一、习近平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有对中共历任主要领导人侨务思想的继承,更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本人长期地方工作的实践创新,并走向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在于着力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同圆共享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群众性等特征。具体包含以下七个“明确”:
第一,明确海外侨胞实现中国梦的地位作用。
海外侨胞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第二,明确“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侨务工作主题。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主题,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这是新时代侨务工作的主题和中心任务。
第三,明确“根”“魂”“梦”的侨务工作主线。
201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第四,明确“三个有利”的新时代侨务工作原则。199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就提出侨务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对投资者有利、对所在国有利、对中国有利”“三个有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侨”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思想得到了新的发展,愈发显示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五,明确“大侨务”的新时代侨务工作格局。
199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提出“大侨务”的工作观念,侨务工作必须打破地域界限、部门界限,成为党和各级政府的大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的大事。2016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国侨联改革方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侨务工作放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来谋划,形成了“大侨务”的工作格局。
第六,明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侨务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也将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和机遇;广大海外侨胞要运用自身优势和条件,积极为住在国同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更好融入和回馈当地社会,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第七,明确了“贴心人”“实干家”的侨务干部队伍建设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侨务战线的同志们坚持胸怀全局、坚持为侨服务、坚持改革创新,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是好干部标准在侨务工作中的具体化。①七个“明确”引用自中国侨联党组在2018年8月17日刊于《求是》杂志的署名文章《新时代侨联工作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
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入手,也必须从时代主题入手。习近平侨务工作重要论述鲜明的时代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历史定位。
二、深圳侨务工作的创新实践
(一)深圳侨务工作基本情况
侨务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近100万人,与海外6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侨社团建立了联系,与“一带一路”沿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侨社团有较密切的工作联系。其中,港澳同胞近50万,海外侨胞近50万,归侨侨眷约20万人,累计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超过12万人。截至2019年3月,深圳市有侨资企业近22500家,历年累计批准的侨资企业有64800多家,实际使用侨资金额达720多亿美元。
侨务工作发展。建市初期主要工作是保护侨汇、安置归难侨和发动归侨侨眷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市侨务部门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联络、招商引资工作。深圳改革开放的形势和依法保护侨胞权益的政策激发了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爱国爱乡、支援家乡建设的热情。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侨务工作以“大侨务”理念引领,充分挖掘海内外民间蕴藏的丰富侨务资源,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侨联工作坚持“两个并重”、深化“两个拓展”,①2014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国内海外工作并重、老侨新侨工作并重,积极拓展海外工作和新侨工作”。这两个“并重”和两个“拓展”是新形势下侨联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探索,形成了政府、侨界、社会“多赢”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圳市侨办、市侨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实现侨务工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拓展。
侨务工作的几个重要方面。深圳市侨办、市侨联在开展海外侨务工作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摆正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处理好涵养“资源”和善用“资源”的关系;在国内侨务工作方面,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根据“两个服务”的理论,②2005年召开的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坚持改革创新。在侨务经济科技方面,坚持以“小窗口、大舞台,小队伍、大服务”的精神风貌服务大局,真正做到了侨务部门不是经济部门,但积极性堪比经济部门,不是慈善部门,但援助范围超过慈善部门;将侨务文化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帮助海外华侨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大力支持并促进华文教育发展,坚持创新和发展品牌活动;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深入贯彻侨务法制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把握好宏观、微观的切入点,在具体工作中实现“凝侨心,聚侨力,护侨益”协调统一。
(二)深圳侨务工作的创新实践
1.致力同圆共享中国梦,聚焦“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圳充分发挥与海外侨团联系紧密、海外联谊基础扎实,侨界新生代数量多、涉侨社会组织多、民间交流活跃,侨务外宣渠道畅通、侨务文化交流成效显著等优势,“以侨为桥”巩固了深圳在国家战略中的支点地位。
支持举办“侨交会”汇聚侨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2015年起,深圳市侨办、市侨联大力支持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联合海内外200多家商(协)会组织、侨界社团,联合举办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简称“侨交会”),截至2019年8月已成功举办五届。2017年起, 还推动“侨交会”先后在印尼举办了“OCTF2017·中国—印尼商品展”,在马来西亚举办了2018(马六甲)中国—马来西亚商品展,助力深圳企业“走出去”布局海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五届侨交会累计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企业参展,各类参展机构近3000余家,专业观众30万人次。举办了150场主题活动。
依托海外深圳社团招才引资引智助力深圳创新发展。2016年以来,深圳市侨办、市侨联在出访工作中,将举办深圳城市推介及交流座谈会作为“规定动作”,推动了一批“高精尖”的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深圳。同时,支持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在多伦多设立深圳海外创新中心,由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承办在加拿大举办的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多伦多分站赛,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推动了多个和深圳未来产业发展一致的项目在深圳落地。
整合新侨老侨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深圳城市国际化。深圳市侨务部门一方面坚持“两个并重”,一方面拓展海外侨务工作和新侨工作,在全球五大洲推动成立了17家与侨务部门关系紧密的新型海外深圳社团,分别是美洲(4家)、欧洲(4家)、大洋洲(4家)、非洲(1家)、亚洲(4家)。
助力深企“走出去”寻找商机促进交流共赢发展。近些年来,受土地、资源、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深圳企业都在探索“总部+分支、研发+生产、中心+网络”等外溢发展模式。深圳市侨务部门主动服务,积极帮助侨资企业“请进来”、“走出去”,多次组织侨商到西部考察投资,了解安徽、新疆、江西的投资政策环境,为侨资企业“走出去”外溢发展牵线搭桥、寻觅商机,并取得了实效。
“以侨为桥”架起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桥梁。深圳市侨务部门利用出访之机,组织侨资企业家“走出去”,积极宣传深圳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侨商、当地商家的合作。同时,坚持每年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组团访问海外华社,并组织艺术团开展慰侨演出,巧用文化艺术交流增进友谊的形式,让当地主流社会对中国、对深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把握“根”“魂”“梦”主线精准服务新侨海归,布局侨务资源涵养。
逐步形成了海归人员扶持政策体系。近年来,深圳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职称、体制五大壁垒,重金引才、提供便捷居留服务,出台人才条例,大力筑巢引凤,为拥有专业特长的海归创新创业提供了种种便利。《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深圳近年来引进海归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每年增幅超过40%。在深圳这座“创客之城”“创新之都”里,拥有创业者超过176万人,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众多海归在深实现了创新创业梦。
搭建服务平台形成深圳特色“海归现象”。目前,深圳市多个海归社会组织在深圳市侨办、市侨联的指导下,对海归群体融入国内生活、扩展社交圈子、提升自身能力、开放积极心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研结果显示:85.1%的海归人员认可深圳欧美同学会·深圳留学人员联谊会、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为代表的海归组织及以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为代表的园区的积极功能。为优化全市海归组织体系网络,深圳市侨办、市侨联召开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高层次海归人才工作座谈会,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新侨海归组织,推动成立深圳市第一个高校海归组织——哈工大(深圳)海外归国教师联谊会。
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海归创新创业活力。以留创园(产业园)为主导,提供全程孵化、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多元化服务。深圳市先后建立了30多个各具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了“一市多园、有园无界、辐射全市”的大创业园体系。政府出台的人才、创业补贴资助,解决创业初期“资金难”问题。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创业团队、优秀项目给予高额创业资助。2015年,深圳成立全市第一个助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基金——深圳市红土孔雀创业投资基金,助力“孔雀”创业。成立留学报国深圳基地和海归创业学院(深港)以及民间成立的“优创空间”等机构,为广大海外归国学子提供回国创新创业的平台和个性化创业服务。发挥海归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连续多年举办海归创业大会、海归人员专场招聘会、侨青·海归家族企业传承研修班、海归金融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搭建联谊交流、助力就业创业高端平台。通过组织新侨海归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上培养、思想上引领、政策上指导、生活上关心,让海归“创二代”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共识。
3.遵循“三个有利”工作原则招才引智,助力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建设。
近年来,深圳市侨务部门在开展海外侨务工作中,积极宣传推介深圳,唱响深圳好声音,大大加深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深圳的了解和向往,积极为深圳招才引智,助力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建设。
打造“智荟深圳·海外专才深圳行”品牌活动、服务全市人才战略。为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最具竞争力的“人才特区”,以全球视野广聚天下英才,2018年、2019年,深圳市侨办、市侨联连续两年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举办“智荟深圳·海外专才深圳行”活动,邀请了近百位海外专业协会会长和专业人才来深参加活动,促成33个海外专才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意向落地深圳,“深圳未来工业研究院项目”等多个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
依靠海外深圳社团积极招才引智,服务中心工作。为提升深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深圳发展,通过海外深圳社团牵线搭桥,在海外举办深圳城市推介及交流座谈会进行“城市营销”。同时充分发挥海外深圳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促成了深圳和加拿大多伦多市、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缔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引导海归人才报效祖国,服务深圳发展大局。2013年12月,深圳市侨办、市侨联推动成立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简称市海归协会),紧密团结联系了一大批海归;针对不同层次的新侨海归群体,2014年推动成立以团结高端人才为主的深圳市欧美同学会,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17年正式下文同意设立深圳欧美同学会·深圳留学人员联谊会;2015年,推动成立深圳市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协会;2016年5月,推动广东院士联谊会总部落户深圳,助力深圳创新发展。
4.依托“大侨务”理念构筑公共外交网络,培养新时代“民间大使”。
按照“一城一会”的原则推动整合新侨、老侨资源。近年来,深圳市侨办、市侨联在海外新侨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根据“一城一会”的原则,大力整合新侨和老侨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条件成熟的城市自发成立深圳社团或商会组织,探索出了一条引领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澳大利亚(悉尼)深圳社团总会、美东深圳总商会/联谊会等先后成立的17个新型海外深圳社团,成为拓展海外侨务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深圳与世界在各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搭建起桥梁和纽带。
举办国际深圳社团大会在国际舞台传递深圳好声音。2015年以来,在深圳市侨办、市侨联指导支持下,相继成立的一批海外新型深圳社团纷纷担纲主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深圳社团大会,至今已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悉尼、南非约翰内斯堡、泰国曼谷举办了五届。举办国的有关政要、地方官员和各界重要人士高度重视,纷纷出席大会并参与各项活动。国际深圳社团大会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有效地宣传了深圳形象,并为深圳吸引了一批国际科技、医疗、环保、教育合作项目。
5.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点开展侨务文化交流,架起国际化建设新桥梁。
近年来,深圳市侨办、市侨联通过让侨务文化交流工作刻上“深圳烙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团结凝聚海外侨胞、彰显深圳和中国文化软实力。
慰侨演出捎去“最美”祝福。深圳市侨务部门坚持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开展文化慰侨等演出活动。系列慰侨活动将艺术表演与感情交流有机结合,成为海外侨胞寄托思乡之情的文化载体,对团结海外华人社团,凝聚侨胞力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又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桥梁。
华文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圳市侨务部门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涵盖教育、文化、体育、艺术四个方面,包括促进姐妹校际关系的建立和往来交流、向海外派出华文教育志愿者和教育专家进行师资和教学培训等16项工作内容,使得深圳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内容丰富并不断适应海外开拓华文教育的多种需求,深受海外华校欢迎和称赞。
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点燃传播中华文化火种。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是寓教于游开展海外华文教育的另一种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侨务部门举办的各类夏(冬)令营活动,参营人数达1600多人。
“一封家书”唱响深圳“好声音”。深圳市侨办、侨联十分重视《深圳侨报》的作用与发展。指导和支持《深圳侨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省150多家侨刊乡讯中,第一个“借船出海”,先后与印尼《讯报》、南非《华侨新闻报》、美国《国际日报》、马来西亚《亚洲时报》、巴拿马《拉美侨声报》、加拿大《红枫林》、法国《欧洲时报》、美国《星岛日报》、澳大利亚《新快报》、加拿大《商报》、南非《中非新闻报》等海外华文媒体合作推出《深圳版》,与美国《星岛日报》、泰国《华人头条》合作推出深圳频道。
6.维护侨益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打造具有鲜明深圳特色的为侨服务样板。
华侨农场改革坚持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工作方针。光明华侨农场(“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的前身是光明华侨畜牧场,建于1958年,是深圳市辖区唯一的华侨农场,也是深圳市安置归难侨最集中的地区。深圳市在推进光明华侨农场的改革过程中,坚持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工作方针,并体现出循序渐进、稳妥实施、强力推进、改革创新等特点。近年来,光明的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并下大力气解决好安居、就业、医疗、入学等民生问题,实施“金色朝阳”计划等系列惠侨工程,将归侨侨眷与原村民同等对待,同等享受相关权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积极解决对华侨身份认定存在的困难,以及“户口底册”注销证明缺失问题,做好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2016年10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侨办公安部外交部关于印发〈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国侨发〔2013〕1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粤侨政〔2015〕53号)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研究制定了《深圳市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实施细则》。
7.按照“贴心人”“实干家”建设要求推动侨联改革,焕发人民团体时代新活力。
近年来,深圳市侨联坚持“两个并重”、深化“两个拓展”,用心用情用力培育、保护、发展、利用好侨务资源,积极为国家战略大局、特区改革开放发展凝心聚力,焕发出人民团体时代新活力。
夯实各级侨联组织建设。深圳建市以来,深圳市侨办、市侨联历经四次机构改革,现与市委统战部合署办公,实现了侨办侨联与统战侨务工作三位一体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侨联组织共272个,其中:市级侨联1个,区级侨联10个,街道侨联61个,社区居委会(含村级)侨联小组109个,市属单位侨联及侨联小组、涉侨校友会等组织91个。
深化侨联工作改革。2018年4月,深圳出台了《深圳市侨联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深圳市侨联以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激发组织活力为重点,坚持国内侨务工作和海外侨务工作并重,老侨工作和新侨工作并重,同时深化并拓展海外侨务工作和新侨的工作,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把深圳市深化侨联改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打造枢纽型人民团体。通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的侨联工作体制机制;深化侨联领导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改进侨联干部工作作风;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扩大侨联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自觉担负政治任务,引领侨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服务“三个支撑”,①2017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广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明确了广东必须担当好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发挥侨界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拓展海外工作,建立健全海外联谊机制;拓展新侨工作,支持新侨创新创业活动、拓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打造文化交流工作品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心实意为侨服务等方面扎实努力,深圳市侨联改革强”三性”去”四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两个并重”、深化“两个拓展”。深圳市各级侨联紧扣大团结大联合主题,践行中国侨联坚持“两个并重”、深化“两个拓展”的工作要求,创新性开展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引导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新侨海归的引领,进一步释放新侨海归创新活力;凝聚新老侨资源,为助推深圳创新发展凝聚新合力;扩大“朋友圈”,凝聚全球深圳人力量;“以侨为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助力全市人才战略;做好侨务外宣提升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探索取得的成绩亮点纷呈。
三、深圳侨务工作未来展望
在习近平总书记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深圳市侨务工作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工作业绩,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但也存在侨务资源优势发掘不足,侨务工作渠道优势发挥不足,大统战工作格局下侨务工作横向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以侨为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在未来的创新与实践中,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探索,锐意改革创新,大胆实践创新。
第一,进一步提升“以侨为桥”服务“一带一路”和“双区建设”的能力。充分发掘蕴藏在海内外侨界的资源“富矿”,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的渠道优势,牢牢把握“同圆共享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充分调动海内外侨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区建设”的积极性,继续打造一批紧密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具有鲜明侨的特色的工作品牌。
第二,进一步加大“以侨为桥”招才引智的力度,为深圳建设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贡献侨力。
在继续办好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侨务工作渠道优势,发挥海外深圳社团、深圳欧美同学会的作用,与人才、科创等部门通力合作,重点加强引进高端产业合作项目、团队、人才的工作。
第三,进一步拓展侨务公共外交,培养“民间大使”壮大海外对我友好力量。通过把侨务工作与公共外交从逻辑上和实务上连接起来,把握好主体、客体的身份转换,注重在实施途径与策略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务实性,充分发挥海外“深圳人”尤其是侨界重点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化解各领域的摩擦与争端,扩大深圳的全球“朋友圈”。
第四,进一步发挥侨务文化交流优势,提升深圳国际化发展软实力。在推进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交流演出,精心办好《深圳侨报》和“深圳版”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发挥海外交流协会的人才优势和网络优势,加强信息化的侨务平台建设。
第五,进一步精准服务新侨海归群体,巧妙布局侨务资源涵养。在进一步加强服务海外人才工作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层次海外人才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支持深圳欧美同学会等海归组织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把尖端的、领军式归国留学人员人物吸纳进来。同时推动建立更多留学人员组织,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留学生组织的交流交往。
第六,进一步创新方法健全有深圳特色的为侨服务体系。让归侨侨眷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升侨界群众获得感。形成政府主导协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起广覆盖、多层次、系统化、长效能的国内为侨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在国内的公共服务需求。
第七,进一步推动侨联改革,焕发枢纽型人民团体时代新活力。进一步深入基层、发动群众,重视加强网上侨联建设,用大数据手段把侨联工作做活、做好、做精准。同时坚持党建带侨建,进一步夯实“侨胞之家”建设和侨联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