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以江苏高校为例

2020-01-09李曦无锡太湖学院体育课教学部江苏无锡214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职称评定竞赛体育教师

□李曦(无锡太湖学院体育课教学部 江苏 无锡 214000)

1、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优化的必要性

从1959 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的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以后,拉开了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序幕。虽然期间经历过十年“文革”的中断和挫折,但是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又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然而,对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而言,在职称评定方面一直有着不少突出的困难。例如,众所周知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基础学科相比, 体育教师想在科研方面取得很大的创新性成绩是十分困难的。加之体育教师通常在学历、外语等方面的素质也没有什么优势。导致很多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上遭遇了种种挫折。久而久之,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迷失方向,丧失了奋进的动力和积极性。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体系的合理性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也是过去多数同领域研究涉及极少的内容。如果能够对体育师资队伍的职称评定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 对于改革我们体育师资人事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以江苏省内部分普通高校为例,探讨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丰富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2、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问题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的实际客观情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 对国内外体育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归纳推理总结;结合走访调查法,于2019 年3、4 月间对江苏地区的三江学院、太湖学院、东南大学等10 余所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与各高校的体育部、学术部的人员进行交流探讨,获取第一手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得知,当前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科研水平评定要求较低

从现实情况来看,江苏乃至全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于体育院校或者师范类院校的体育专业。于是,导致这些体育教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实践教学岗位, 很多人并不具备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表1 是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职称结构比较表,从中可以看出,在教授和副教授这两个职称级别中,体育教育中仅有教授7 人,占比2.9%;副教授71 人,占比29.6%;而其他学科教师中,教授有28 人,占比18.8%,比体育学科高15.9 个百分点;副教授90 人,占比37.5%,比体育教授高7.9个百分点。在讲师和助教方面,体育教师的比例则多于其他学科教师。正是由于体育教师的低职称较多,导致很多科研项目都是对于教研的总结,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科学研究内容。

表1 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职称结构比较表

2.2、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内容单一

作者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 发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评价形式方面,很多学校的行政机构往往是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评判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体育运动主体的作用。如果高校在构建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时,忽视学生的日常实际体育活动情况,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评价内容方面,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生体育成绩分数, 忽略教师日常课程上课的教学绩效,那么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评定结果必然是片面的。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评定,目的无非是总结教师的教学质量、发现教学问题。那么问题出现了,如果我们评价时只看分数不考察实际教学内容,则根本无法知道相同分数的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教学时都有什么样的特色。

2.3、竞赛训练评定重视不够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中,科研、教学和竞赛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而且这三个方面是互有联系的整体,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中缺一不可。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对于竞赛的评审并没有硬性的评价指标, 多是作为一个辅助地参考条件看待, 导致竞赛工作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随着竞技体育重新回归校园,我国各级各种的大学生联赛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高校要开展竞赛活动,必然离不开高水平的体育教师的日常训练和指导。然而, 为了指导学生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体育教师们就牺牲了大量搞科研、写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当进行职称评定和晋升时, 那些在竞赛上获得优异成绩的体育教师无法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 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提升自我的积极性。

3、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的对策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主要问题的分析, 得出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在科研、教学、竞赛训练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构建了一个集合科研、教学和竞赛训练的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体系,该评定体系细化了一二级评价指标,并且对每个指标赋予了相应的权重,见表2。

表2 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指标及权重表

3.1、科研型职称评定体系优化对策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之一,在实现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师实施科研型职称评定体系优化, 可以大大促进和鼓励更多地体育教师, 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事业的科研创新工作中去。作者认为,在科研型职称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共有五项,从权重大小排列依次为科研、教学、群体服务、竞赛、训练。其中,科研是最重要的指标,其次是教学指标。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会议论文、课题、教材等。而在教学和群体服务方面,主要是考察体育教师是否完成规定的基本课时量和基本工作量即可。最后的训练和竞赛,只要其中一项达标即可,累计加分。各高校可以根本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科研型职称评定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科研指标的权重,适当降低教学、群体服务、训练竞赛的比重。权重变更的原则为,教授职称评定条件与副教授职称评定,在科研评价难度上高一个层次,教学、服务群体、训练竞赛评定标准酌情下调;副教授与讲师、讲师与助教的权重变更类似。

3.2、教学型职称评定体系优化对策

教学可谓是高校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 因为教学说关乎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必然将教学作为一项主题性的指标进行评审和考核。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育部门鼓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去。于是,全国各地高校相继实施了教学型高级职称评审制度,并且推出了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岗位聘任等新型管理办法。通常情况下,教学型高级职称评定体系有五大一级指标,根据权重大小依次为教学、科研、群体服务、竞赛、训练。其中,教学是最重要的指标,然后以科研和群体服务两大指标辅助,训练和竞赛也是只要其中一项达标即可, 累计加分。二级指标方面,主要选取教学任务达成、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测、教学成果指标等内容,尤其是要重视学生评测结果,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反映出体育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在教学评价时,首先要明确地让体育教师清楚的知道,完成学校规定的体育教学课时,是教师获得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并且要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评估, 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实施师德一票否决管理办法。在科研和群体服务方面,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问题展开科研活动,并且要设置科研工作量。最后,还要要求教师积极组织、策划和参与学校的训练以及竞赛工作。

3.3、训练竞赛型职称评定体系优化对策

在体育专业的训练和竞赛活动中, 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发挥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健康体质和运动成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学校规定,若体育教师率领学生在省级及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取成绩和名次,则在职称评定时可计作一定的科研成果认定。可是体育竞赛的周期相对较长,如江苏省运会、全运会都是每四年一次,体育教师要在竞赛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在职称评定时还往往处于劣势。而且体育教师的日常训练往往不在职称评定范围内,体育教师付出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常常得不到同等的回报。所以,在新的训练竞赛型职称评定体系中,一级指标应该讲竞赛和训练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包含进来, 然后加以设置教学、科研、群体服务等辅助指标。在二级指标设计中,设置有省级及以上竞赛成绩、市级竞赛成绩、日常训练、组训、训练效益等项。同时,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训练时间、训练次数和训练工作量,要求教师每周做出一定标准的训练效益。在科研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发表三类体育专业论文即可。群体服务方面,主要是评价校内外赛事组织与裁判(假如体育教师从事了某些赛事的裁判工作,也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加分)、学生体育活动指导、体育俱乐部指导、社区体育指导等。

总之, 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应该涵盖科研、 教学和竞赛训练,并且三者之间互有关联、缺一不可,不能因为无法量化就在评定过程中厚此薄彼,应该更加全面考核体育教师的多样性。同时,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应该更加具体量化, 并且科学合理地为每项指标设置权重比例。

猜你喜欢

职称评定竞赛体育教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问题初探
高校管理人员职称评定优化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3)
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创新思维竞赛(6)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