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法治“硬措施”保障台资“软着陆”
2020-01-09夏东哲张瑞新
□张 斌 夏东哲 张瑞新
潍坊是著名的台胞之乡,是鲁台经贸洽谈会东道主城市,现有潍坊祖籍台胞7万多人,在潍台属近16万人、台资企业339家,实际利用台资28.05亿美元。近年来,潍坊市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协助常委会创新监督手段,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山东省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为促进台资落地见效、推动台湾同胞投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持续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社会对“一法一条例”的知晓度是监督法律法规实施的必要前提。为此,潍坊市人大始终把宣传法律法规作为工作重点,每年组织开展的执法检查都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并通过开展监督检查活动、举办法治讲座、参与宣传活动等形式,助力普法宣传深入开展,不断提高“一法一条例”的普及率。
今年以来,市人大民侨外委及时向市台办及政府相关部门通报年度工作计划安排,重点加大对“一法一条例”的宣传力度。组织市直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送法律法规政策入台企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抽调专门力量,带着法律法规深入台企逐户走访,真正让“一法一条例”落到一线、沉到基层;召开台商协会会员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对“一法一条例”进行专题解读,让台胞台商理解更深入、把握更准确;突出重要节点宣传,发挥鲁台经贸洽谈会交流活动多、影响广的优势,在第25届鲁台会期间向参会客商发放“一法一条例”解读资料2000余份;组织开展台籍在潍创业就业人士参加“潍坊市荣誉市民”评选,通过邀请列席市人代会,参加市重大活动,开展联谊交流,定期走访座谈等方式,着力拓宽他们了解潍坊政策法规和发展信息的渠道。持续不断地宣传提升了社会对“一法一条例”的关注度,营造了保护台资企业发展的良好法治氛围。
综合监督,优化台企营商环境。为做好服务台胞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人大民侨外委协助常委会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连续多年开展监督活动,效果明显。一是监督做好鲁台会筹备工作,为鲁台经贸合作搭建好平台。市人大民侨外委每年组织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侨外委委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筹备工作情况汇报、走访察看现场等方式,会前视察鲁台会筹备情况,提出筹备意见建议,及时帮助查找筹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解决的办法措施,协调处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二是监督鲁台会签约项目落地生根,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初,市人大民侨外委对全市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多年来在鲁台会上签约的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筛选,一家一家走访落地项目,现场察看运行情况,征求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帮助协调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认真研究分析个别项目没能落地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建议和对策。三是监督法律法规实施,为台胞台企在潍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今年,市人大民侨外委牵头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一法一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工作中,采取听、看、查、议和“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市12个县市区和4个市属开发区进行了全覆盖式执法检查,先后走访了30多家台资企业、召开了7次汇报座谈会,征集基层和部分台资企业意见建议46条。执法检查报告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市政府及台办等部门单位按照审议意见认真整改有关问题,务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四是监督政策落地,为台胞台企在潍发展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去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省人大民侨外委和外地人大考察团共12批90多人次先后到潍坊就台湾同胞投资保护工作开展立法执法调研和考察学习。借此机会,市人大民侨外委积极宣传潍坊对台工作成效、政策法规保障和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召开由相关部门单位、台胞台企、台商协会负责人参加的汇报座谈会,共同研究服务台胞台企的工作措施,并组织各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起到了达成共识、营造氛围的作用。今年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26条措施”),市人大民侨外委准确把握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的有利时机,于11月6日召开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督促市政府及对台工作主管部门研究落实意见措施,有效推动了“26条措施”落实落地。
省人大民侨外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在潍坊市检查《山东省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
科学立法,保障鲁台交流合作。鲁台经贸洽谈会是国家对台政策发布,两岸各界沟通对话、交流合作和山东省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被国台办誉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盛会”。
为确保鲁台经贸洽谈会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完善鲁台会的经验做法,市人大民侨外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并会同有关部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最终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通过了《潍坊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于今年5月31日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鲁台会和其他会展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此外,为推动潍台全方位交流合作,潍坊市先后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高校毕业生来潍创业就业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潍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惠台政策80条,为台湾同胞在潍创业、就业、就学、生活等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了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宜养的良好环境。措施出台前,市人大民侨外委都及时召开全体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提出50多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政策出台后积极开展备案审查,为细化便利台胞台企发展举措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完善机制,注入强大发展动力。潍坊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分管副主任为组长、民侨外委驻会委员为成员的优化对台法治政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过落实责任、明确要求,固定每年开展监督检查活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台胞台企服务政策法规落实,督促研究制定惠台政策,鼓励台资企业在潍坊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鼓励台资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持台资企业在潍坊建设或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新三板挂牌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融资。
截至目前,全市339家台资企业,有12家入选山东省百强台资企业;潍坊还拥有齐鲁台湾城国家级交流基地1处,省级交流示范点6处,鲁台现代农业、科技、职业教育等3个交流中心,设有海峡两岸(寿光)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