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空间的“智慧教室”建设与实践
2020-01-08冯华丽韩小燕宋歌
冯华丽 韩小燕 宋歌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创设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智慧教室”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兄弟院校建设情况和学校自身实际,启动了“智慧教室”建设项目。根据建设现状,进而对基于学习空间的“智慧教室”建设提出了两点对策:加快学习空间的建设;加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这样有助于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智慧教室”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教室;学习空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15-0123-03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creating “smart classroom”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schools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aking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as an example,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brother college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chool itself,the “smar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project was launch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assroom” based on learning space: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pace;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will help to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mart classroom”.
Keywords:internet plus;smart classroom;learning space
0 引 言
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以及深度学习等新型信息化技术的助力下,以及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动下,以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智慧教室”建设取得蓬勃发展。传统的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室将逐渐向智能化、多元化的智慧型教室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各大职业院校也越来越重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慧教室”的建设发展。这将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性,为师生们构建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1]。但另一方面,“智慧教室”的建设离不开教室这一物理环境的支撑。在當前“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室环境应是一种“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高度现代化的新型教室”,这种教室被称为“智慧教室”[2]。它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是今后教室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此,本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教室”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多元化的参考。
1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实践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我国的教室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即“传统教室—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智慧教室”。结合学院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国家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开启了“智慧教室”建设项目。“智慧教室”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该项目历时两年,目前已完成第一、第二教学楼的“智慧教室”建设工作。新建的“智慧教室”共分为三类:高端研讨型、普通交互型、标准型。结合本校“智慧教室”建设的现状,本文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
1.1 网络智能中控系统
教师将校园卡插入读卡器内或取出校园卡,即可实现多媒体设备的一键开、关机;集控管理平台的管理员可以对所有多媒体教室设备远程监视,可以控制的设备包括中控、电脑、讲台等;该平台实现了移动端管理,管理员可以远程控制开、关机,实现随时随地管理、查看并操作所有多媒体教室设备,保障学生的正常上课;扩声系统由拾音设备、功放和音响等组成,将功放集成在中控里并采用2.4 G传输技术,从而使多间相邻教室的系统同时运行不会互相干扰或串频。
1.2 互动课堂系统
通过教师端的2台86寸一体机和交互投屏系统,实现了PPT的上下页和自由页码的双页显示,也可以将其中一台一体机作为绿板使用。可以在屏幕上书写、放大、移动、擦写,实现了PPT翻页、重点标注和手写等功能。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效果。交互投屏的使用,方便了教师授课。
互动课堂系统包括考勤签到、电子绿板、双屏互动、课堂答题、分组讨论等模块。课前,教师将上课提纲、知识点等提前发给学生,并提供参考书籍和电子资源等给学生。学生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查看、预习,教师空间报表统计学生是否查看了预习内容;课中,老师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开启这堂课,学生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扫码签到。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空间直接调用平台中事先准备好的课程内容并显示到屏幕上,还可以使用电子版书、双板教学(可以显示PPT上下页和自由页码)、随堂测试等,并进行答题率和准确率的统计。教师也可以进行双板教学,一边显示PPT、一边显示绿板内容(可以在屏幕上书写、放大、移动、擦写等)。教师可以提前将试题放在PPT里,供学生课堂答题;教师启用互动课堂系统,并进行课堂录播。可以预先设立讨论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各个分屏显示不同的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扫描进入不同的组,进行资料查找、内容展示,教师结束讨论,各个小组上传资料至教师电脑,进行学生成果展示。教师总结讨论,各小组互评。课后教师通过教学中心发布在线作业、共享知识库等,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上交作业,教师通过教学中心进行批改作业,进行在线答疑。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激活课堂,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趣、便捷,并解决了传统课堂老师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时无法快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问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前沟通更加顺畅,整个课堂环节更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