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养生桩的姿势调配
2020-01-08李照山
李照山
姿势是桩功所展现的形体表现形式。不同的桩式对机体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站桩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自我的站桩姿势。在养生功法中,通常认为有站、坐、卧三种形式,如果把动态的形式考虑进去,可认为有四种不同的外在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姿势,都必须做到舒适自然,重心要稳,全身放松,其综合要领如下。
站式或坐式,要求头部正直,颈项松竖,两眼注视前方或轻轻闭合,以鼻自然呼吸,肩松肘横,胸部空灵,腹部圆实,下肢松沉,整体协调。实际上,按简单的方法摆好姿势后,只要能做到立身中正,上述的各项要求均可满足。
卧式练功时,四肢要舒展放松,功中如有困盹现象,两眼可微露一线之光。仰卧时,两足尖稍向外,保证两小腿肌肉的放松。对于行式的动功锻炼,要求动作缓慢、轻柔、均匀,体会王芗斋先生所说的“有形似流水”之要诀,同时也可体会周围空气的阻力。
实践表明,不同的姿势对机体具有不同的影响。站式对骨骼、肌肉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可以加强气血运行,使肌肉坚实、增强骨骼的支撑力,对提高身体素质有很大作用,为有意练技击桩者打下良好基础。坐式或卧式可充分使骨骼、肌肉放松,有利于入静养神,对调整高级神经系统有良好的作用。
不同的姿势调配对不同疾病也有重要的作用。站式,神經衰弱、高血压以及体质较好、病情较轻的患者均可采用。体质虚弱或病重者暂可采用卧式。坐式,适用于不适合站式而身体又有一定负担能力的患者,以及一些重症关节炎、溃疡病的患者使用。
姿势调配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严格控制运动量。我们知道,机体只有受到一定量的刺激后,才能产生反应,即肌肉的收缩运动。这种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变化。如果站桩时间过短,或运动量过小,则参与收缩运动的肌群很少,不足以引起生理功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较为适宜的运动量是:应使体内出现轻微的酸麻胀痛感,此为体内气血运行之表现。继之,以感到周身轻松舒畅、呼吸基本平静为宜。运动量既不过大又不过小,可使皮层下中枢兴奋,促进血液循环及呼吸机能,从而调动机体防御系统,起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之目的。
在姿势调配过程中,最忌“火候”过甚。所谓“火候”过甚,就是站桩的运动量超过了身体所能负担的最大限度,而使某一关节或某一局部肌肉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反应,站桩后全身疲倦无力,四肢疼痛,烦躁,失眠,甚至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不振,恢复缓慢。造成“火候”过甚的原因有两种。
1.桩式太死,过于执着,违背了“法出自然”的原则。采取某种姿势站桩时,若有疲劳产生,万勿强打精神仍坚持这种姿势,应以“随意调整法”调整之,此时,什么样的姿势舒服就用什么样的姿势练。若是站式,胳膊累了就放得低一些,这样站着不顺就变换为其他的站式,如站着不行就坐着练,坐着不行就以卧式练。“随意调整法”的目的在于养,以补充因姿势不适所消耗的能量。否则,若硬性地撑着身体坚持某种姿势锻炼,会产生不良影响。
2.刻意延长时间,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有人认为站桩时间越长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应该说,站桩者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强弱、功夫进展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对于初学者或慢性病患者,应由几分钟练起,以后逐渐增加站桩时间。
对于坚持上班、而又想以桩功治疗疾病的人来说,更要把时间合理安排好。如果体质较好、时间又较为充分,可多练一些;低位的桩功,消耗体力较大,练的时要间可短一些。客观指标是:如果站桩后产生的疲劳经过一夜的休整还未能消失,就说明运动量大了,那么,次日站桩则应适当减少些运动量或缩短站桩时间。
(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