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清凉
2020-01-08李海霞
李海霞
周末的黄昏,吃完饭做过家务,看看时间还不到七点,按照惯例,我拿起钥匙和水杯就向离家不远处的虎台公园走去。两年多来,每逢周末有闲暇的时间,我总是会去虎台公园内的五峰书院看书。无论晨昏,只要是走在去书院的路上,我总是会脚步匆匆,内心充满期待,仿佛是去邂逅一位与自己的灵魂一同起舞的知己。
还记得那是2018年夏初的一天,我去南凉虎台遗址公园散步,偶然间,我发现一座红柱灰墙、有着白色连廊的仿古建筑掩映在公园东边的花木丛中,与点将台遗址交相辉映,稍近一看,写着“五峰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匾挂在门头。咦!难道在这座公园里也建起了一所书院?我探头探脑的轻轻走了进去。
一进去,我发现这竟是一个与外面车水马龙的喧嚣世界截然不同的“桃花源”。轻柔的音乐在静静流淌,一盏盏小巧的吊灯映衬着静谧的书房,精致的小圆桌上摆放着绿意盎然的绿萝。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书籍,散发着幽幽的书香,仿佛已经敞开了心扉等待着与读者的对话。在用书架隔开的三个小房间里,摆放着方形的书桌和几把漂亮的小圈椅,最左边的小房间里,有一个人正坐在桌旁专注地看着书,面前的一杯清茶腾起缕缕热气。
随意走到一个书架前,竟发现有几本已经寻觅多时的书,周国平的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生命的品质》,林清玄的散文集《情的菩提》,梁实秋的散文集《生活在别处》《人生自有欢喜处》《把快乐种在心里》,更让我惊喜的是还有我最喜爱的民国女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还有林徽因文集《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捧起萧红的《呼兰河传》,那些语句又回来了,“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轻轻的闭上眼,一股清凉的感觉即刻沁入心脾。
与这座书院的缘就这样开始了------
萧红在她的《呼兰河传》中曾写道:“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是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恰巧赶上一个暴雨之夜,会有多恓惶,只有自己晓得。
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书屋被迫关闭,而从它重新开放的第二天开始,我就迫不及待的又去与它再续前缘,只不过这一次,我已经被一场突然而至的生活的暴风雨吹浇的身心透凉,走进书屋时,我满身泥水、凌乱不堪。那段日子,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就会泪流满面。端起碗,突然间就会泣不成声。拿起手机,翻看着那二百多个号码,却不知要打给谁。每当深夜突然惊醒,我就幻想发生的一切就是我刚做的一场噩梦,梦醒明天依旧美好,可是当我完全清醒时,我却需要积攒全身的力量去面对那一个个即将到来的并不美好的明天。
我开始屏蔽几乎所有与外界的联系,我退掉了除工作以外几乎所有的微信群,谢绝了所有亲友同学聚会的邀请,开始不发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别人的成功与快乐只会刺痛我的眼睛。记得有一次,下午去上班,走到单位门口,因为走得太急天又热,感觉有些喘不上气来,不觉间就将口罩的一端拉了下来,结果还没等进门就听到一声怒喝,我一惊、转头一看,守门的师傅正一手拍着桌子一手指着我呵斥为什么不戴好口罩,那一刻,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单位,相熟了好些年的那位和气的师傅,突然间让我觉得好陌生,冷的让我不寒而栗,我咬住嘴唇忍着没让眼泪当场落下来,可是我的心却在那一刻拉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除工作必需我不再与同事交流,也不愿再开口多说一句话,我越来越相信人们常说的那句话,这世上最不能直视的就是太阳和人性。我开始过起了沉默寡言、深居简出的日子,我不知道太阳光有一天还会不会照到我,但我清楚自己绝不可以倒下去,上有老下有小、已经人到中年的我日子再艰难也得挺住往下过。
三月初的一个晚上,在翻看一个旧的日记本时,我翻到了自己以前记下的博尔赫斯那首著名的诗《关于天赐的诗》中的一段节选: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看着这段话,读着那句“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突然间眼泪就流了下来。
从书院重新开放的第二天起,几乎是每个周末,我都会去那里看上几乎整整一天的书,每隔三、四个礼拜,我就会将前一次借的书还回去再将精选好的书借回家继续读,每去一次书院,我仿佛就是参加了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的力量足以让我抵挡一次冷雨的袭击。又一个周末的下午,在书屋轻轻流淌的音乐声里,我捧着一杯茶细细读完了周国平 的文章《丰富的安静》,周国平在书里这样写道: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读到这里,我有了一个心得:丰富的是内心,安静的是生活。这是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后,丰富的安静。
叩问内心,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世界里,做一个安静的人,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放下世俗的虚名,不计较,不抱怨,简单而丰盈的生活何尝不是我心中向往的伊甸园,可是面对俗世的纷扰和诱惑,心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安静和放下呢?面对突然而至的磨难怎样才能做到不惊不惧、从容面对呢?在那些晦暗的日子,带着这样的困惑和思考,我在书院里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籍,我在寻找答案。
六月末的一个黄昏,走进寂静的书院,我拿起了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书的开篇就是林先生那篇著名的散文《人间有味是清欢》,捧着书,我又一次细细的品读起来。林先生在书中写到:“‘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個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清欢是人生的减法!”读着这些文字,突然间我抬起头来望向窗外,此时,夕阳的余晖已经洒遍了大地,把窗边都染成了金色,窗外的花开的正艳,树在夏季的晚风中悠闲地伸展着枝条,在公园里锻炼的人们也正三三两两的走过,在这个迷人的黄昏里活动着筋骨。
生活是这样美好,可我却总是视而不见的错过,短视让我险些丧失对生命本真追求的能力。在这个花香四溢的夏夜,在这个书香浓郁的五峰书院,我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走出书院,晚风徐徐,我一身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