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用户如何防范网络直播诈骗

2020-01-08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主播诈骗

近年来,随着直播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观看短视频、直播成为当下很多百姓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模式。直播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市场鱼龙混杂,因此有很多犯罪分子利欲熏心,利用直播平台进行诈骗。作为互联网用户,应该如何防范网络直播诈骗成为了一项难题。本文介绍了一些网络直播的骗局以及作为普通互联网用户如何避免网络直播诈骗的方法,希望可以对互联网用户提供参考。

网络直播诈骗套路

扩容直播室规模

网络主播会收到自称“语音直播室客服”发来的信息,以粉丝数已经达到平台要求为由,提出可免费升级直播室等级、增加直播收入,随即发送一个链接。主播若点击进入了所谓“直播等级评估系统”的虚假链接,输入手机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那么绑定的银行卡里的钱就归骗子了。

投放虚假广告等

轻松高薪的招聘、物美价廉的代购,这些广告信息总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年轻网友的注意。年轻人是网络直播的主要受众群,因此一些不法分子选择在網络直播平台投放虚假广告,引诱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上钩,再以各种借口要求转账行骗。

低价“礼物”

直播平台中,网络主播可以通过粉丝们送的礼物折现获取酬劳,一些不法分子于是便冒充粉丝实施诈骗。他们先在直播过程中送礼物,随后主动与主播聊天,表示有低价“礼物”可以出售,可在网络直播平台兑换现金。主播转账购买后,不法分子既没有送“礼物”,又把主播拉入黑名单,逃之夭夭。

封停账号

直播平台种类繁多,一些不法分子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冒充直播平台收取主播押金行骗。多是声称防止主播跳槽到其他直播平台,收取押金或保证金,等到主播转账后,就关闭直播平台,或直接将账号封号。

如何避免互联网直播诈骗

不轻信广告 不随意扫码

不要轻信所谓的“免费升级”“诱人广告”“低价礼物”“低价金币”等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支付账户及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扫码,不点击不明链接,避免遭遇有毒的二维码或钓鱼链接被骗取钱财。

不要轻信营销类视频

刷单类诈骗一直是案发率较高的诈骗类型,大家一定要格外警惕,不要相信动动手指就能赚大钱的把戏,尤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需要预付保证金、先行垫付资金的兼职工作基本都是骗局;二是对于可以轻易获取高额回报的工作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三是寻找网上兼职时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也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过来的链接;四是如果不慎被骗,注意保存证据并及时报警。

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

遇到要求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的网站一定要慎重;不随意扫码,避免遇到钓鱼链接或行骗网站。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QQ、微信,不要泄露自己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对方转账汇款,更不要把收到的银行验证码短信告知对方。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主播诈骗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春节前夕小心“实名诈骗”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诈骗
警惕电信诈骗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注意防范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