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没有恶意”成为孩子的噩梦
2020-01-08张雨晴
张雨晴
最近的河南许昌7岁女童眼中被同学塞入纸片事件,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眼睛进入一点儿灰尘都会感到不适,却被人塞入几十片纸片,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然而,校长声称这只是孩子间的闹着玩、“并无恶意”。这在网上又掀起新一轮的谴责。
“两人按着手脚,一人往眼睛里塞纸”,这种明显带有故意和强制性质的行为,“没有恶意”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至于校长的说法,也许是出于对小孩子间的打闹不在意,也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托词,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在推卸责任。
由于年龄尚小,儿童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认识并不清晰。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法纪观念、道德意识,教给孩子辨别是非和承担行为后果的能力。在整个事件中,做错的是施暴孩子,被骂的是学校。然而,施暴孩子的父母如同隐形人一般,直到最后才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站出来。由此可见,双方孩子都是教育缺失的受害者,反映的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严重缺位,即使“没有恶意”也难辞其咎。
校园霸凌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017年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受欺凌发生率高达25.8%,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逃避和无视没有作用,只有正视现实才能解决问题。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避风港,在防止校园霸凌问题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道德和生命意识,拉近亲子关系,让孩子遇到问题勇于对家长倾诉。校园霸凌问题发生在校园,学校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教育、防范和惩戒的责任。当校园暴力苗头初显时就果断处置,要积极解决而不是忙于解释,要勇于接受监督而不是刻意掩饰无视。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做到标本兼治?归根结底要用好法律的利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7年来首次大修,已经把校园欺凌纳入修订草案。当法治越来越健全、执法越来越严格,一定能夠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一定能够驱离暴力的阴霾,还未成年人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