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2020-01-08葛欣冉梁婧凯
葛欣冉 梁婧凯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到一起,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中国志愿事业的宏观考量。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展新时代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厘清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关系,以志愿服务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一、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内涵解读
雷锋事迹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中展现出的先进思想、道德品质、崇高理想的总结与概括。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雷锋精神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
雷锋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其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舍小我,为大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时代内涵。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了“雷锋精神过时论”等杂音,针对这一现象,党和国家在强调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对雷锋精神进行时代解读,挖掘出其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时代内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离不开对雷锋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从雷锋精神时代内涵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一方面,雷锋精神是开放性与动态性的辩证统一;另一方面,其基本精神内涵又是超越时空界限的。从国家意识形态培育上看,雷鋒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为理想信念奉献自身的精神。从社会道德建设角度上看,雷锋精神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助人精神的集合体。从个人发展来看,雷锋精神体现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勤俭节约、爱岗敬业敢于钻研的螺丝钉精神。
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精神虽起源于西方社会,但志愿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慈善等理念相契合,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优秀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以及学雷锋活动所提供的精神引领,使志愿活动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我国正式注册第一个志愿者社团;1993年,中国共青团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并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2008年,数以千万计的志愿者积极参与汶川地震的灾后救援工作。此外,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百万志愿者参与了赛会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面貌,因此,2008年也被誉为“中国志愿者元年”。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拥有总数约为1.98亿的志愿者,他们集中展现着新时代的志愿精神。
二、新时代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关系分析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可见,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主人翁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志愿精神是传承雷锋精神的时代化产物,是雷锋精神价值理念的践行成果。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见义勇为、和睦相处、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美好品行,既是在弘扬雷锋精神,也是在践行志愿精神,二者都是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一种表现形式。志愿活动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养分,由此产生的实践、理论结晶又不断渗透、融合进志愿精神中去;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传播爱心,诠释传播着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
除了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团结互助、自我实现等社会道德建设和个人发展等方面高度一致之外,相比志愿精神,雷锋精神还包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的理想信念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以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坚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还包含着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螺丝钉精神,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钉子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的最好诠释;还包含着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无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这种不断挑战新高度,勇于向顶峰发起攀登的精神,是对新时代最好的贡献。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座谈会上强调,“雷锋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志愿服务是学雷锋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这生动诠释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是魂与体的统一。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学雷锋志愿服务成为新时代群众普遍参与的社会实践,如以空巢老人、重病患者、农民工等群体为重点对象,开展的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以开展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医疗保健、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为目的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纷至沓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以志愿服务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时代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雷锋精神源于中国,是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新时代以志愿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在更广泛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传播雷锋精神,不仅是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社会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载体。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义工服务和现代公益慈善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的有机融合,不仅创新了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更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提供了有效的现实路径。如上海的南京路学雷锋服务活动,为全上海市学雷锋活动的蓬勃开展发挥了引领作用,实现了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此外,“文化科技卫生下乡”“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扶贫济困春风行动”等社会志愿公益活动,更进一步促进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人们在温暖他人、为社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向上向善的价值认同。
新时代,志愿服务为践行雷锋精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中,一大批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楷模和标兵,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引航者。“当代雷锋”郭明义投身公益几十年,助人为乐,不图回报,多次献血、献血小板,把工作当事业,把职责当使命;“全国人民满意”的司法员吴强忠,43年如一日奋斗在基层司法行政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无私奉献,敬业为民,诠释着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黄大年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毕生追求,是新时代科研战线上的活雷锋……他们凸显了雷锋精神的张力,更丰富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伟大的时代需要崇高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新时代,以雷锋精神引领志愿服务事业,以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必将绽放出灿烂夺目的道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