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巅,有条边防“生死路”
2020-01-08唐中华
唐中华
这是一条单边行程65公里,却需要6天5夜才能完成的生死路。穿越10余条冰河、翻越海拔4400多米的雪山、海拔落差近2000米,随处可见的是绝望坡、刀峰山、沼泽地……我第一次踏上这条生死巡逻线,终于亲历了各种痛苦和艰辛,也明白了其中蕴涵的骄傲和荣光。
征程,九死一生的巡逻之旅
不到察隅,不知边防之苦;不走巡逻路,不知边防之险。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五连的防区更是如此:茂盛的原始森林、连绵的雪山、数不清的断崖、密布的冰河,稍有不慎就会永远留在这条边防线上。
因为我是第一次巡逻,有着20多次巡逻经验的“老边防”上士李洪浩,一边帮助我清理个人物资,一边跟我说:“巡逻路都是无人区,保障全靠自己携带,负重跋涉在海拔4500多米的雪山荒原,其艰辛程度超乎想象,所以能减少一点重量就减少一点,像牙膏牙刷用口香糖来替代,盛饭就用罐头盒。”
清理完个人物资,李洪浩递给我一张信纸说,近年来已经有3名战士留在这条巡逻路上,巡逻前,每名参巡人员都要写家书、交代后事。我接过信纸,心头涌上一丝凝重。
坚持,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凌晨6点,晨曦初露,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我第一次踏上边防巡逻的征程。
原始森林地势起伏多变,树枝纵横交错,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被划伤。走在我前面的是班长李洪浩,他时不时提醒我躲避沿途的树枝。尽管如此,但第一次巡逻的我还是帽子被树枝刮掉五六次,脸上也被刮伤好几处。
穿过原始森林,21公里的巡逻路,没有像样的公路或桥梁,我们只能依靠绳索攀登山路,依靠简易桥梁过河。
傍晚18时许,我们到达了预定的宿营点。“老边防”们熟练地搭起了帐篷,看着眼前用几根树枝和塑料薄膜搭建的“家”,简单就餐后,天为被、地为床,官兵很快进入梦乡,呼噜声此起彼伏。
绝望,离死亡原来真的很近
清晨,塑料薄膜上铺满了一层露珠,潮气早已将衣裤打湿。我们穿上潮润的衣服,背起60余斤的背囊踏上了第二天的行程。
高原的天气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突降暴雨。这场冰雨让平均宽度不足两脚之宽的山脊像抹了油一样。“嘭、嘭、嘭嘭”,战友们一次次摔倒在冰冷的石头上,汗水雨水血水相互夹杂,顺着背囊飞速往下滴;尖刀班长韦晓飞迅速拉起攀登绳,把大家串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前进。
一路下来,所有人的手与膝盖全部被磨破,官兵们双手全是鲜血。但当大家到达山口,一起将“中国”写在4400多米海拔的山口时,所有人都感到了内心深处奔涌的爱国之情。
缅怀,祖国的领土用生命守护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的队伍向着原始森林再次出发。
“今天的巡逻路比较难走,大家注意安全。”连长说道。出发半小时后,我终于明白连长口里难走的含义。今天我们要征服长约8公里的沼泽地,一路上腐烂的枯枝落叶厚达半米。尽管小心翼翼,我还是一脚踩空,整个人都陷进了沼泽地,在战友的救援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出来。短短8公里的路程,我们花了近4个小时的时间。
然而,并不是每一次出征都能化险为夷。在一座危桥面前,指导员张鹏鹏面向危桥整队后,大声地喊道:“王恩银。”全连官兵齐答:“到。”
后來我才知道,这是连队官兵在缅怀烈士王恩银。2010年9月,一场暴雨冲走巡逻道上的独木桥,浊浪切断了巡逻的必经之路。尖兵班副班长王恩银负责开路,不慎落入河中,被汹涌的河水卷走,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我们可以牺牲,但祖国领土一寸不能丢。”指导员张鹏鹏说。听了这段有些沉重的往事,踏上前辈们走过的路,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经过数天的艰苦跋涉,巡逻分队顺利抵达点位。看到点位上鲜红的“中国”两个大字,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用颤抖的双手不停地擦拭着点位的每一个角落,然后用红色油漆将“中国”两字重新描红。随后,官兵们整齐地站在点位前齐呼:“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随着4天高强度超负荷的巡逻,官兵们返回的速度比来时缓慢得多,但大家没有一个人抱怨。不知过了多久,营区隐约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再远处可以看到,营区的国旗正迎风高高飘扬。
“巡逻分队圆满完成任务,安全归建,人装安全。”随着指导员的报告,留守连队的官兵点燃了鞭炮,欢呼着接过了战友的背包。那一刻,所有人都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