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2020-01-08刘士娟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血常规研讨标本

刘士娟

常熟琴湖惠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医疗检验器械技术的逐渐成熟,目前,血常规检验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常用的辅助性诊断手段。血常规检验主要是观察研究血液中不同功能的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情况来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它能快速有效的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由于采集血液标本到出具检验报告,需要涉及多个环节,因此容易忽略细节管理,从而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1]。本次研究择取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20例患者为例,探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策略。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检查者中随机选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60例。参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1±2.3)岁。研讨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5.8±2.5)岁。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的血常规标本(2 mL静脉血)均根据规范,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集,采用全自动血球仪进行血液标本的检验。参照组根据常规的质量控制措施对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研讨组采用质量改进控制措施,将可能会影响血常规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采集血液标本到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管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常规标本临床检验的质量分数及误差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用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验质量分数,用(Mean±SD)表示,用t检验;检验误差率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验质量分数对比 研讨组患者质量检查分数[(86.25±2.57)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质量的分数[(77.31±2.89)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7.123,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误差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对比 通过数据对比可知,研讨组检验误差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3 讨论

血常规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经本次研讨可以发现,血常规检验误差的主要因素及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患者因素导致血常规检验误差。在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前,没有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没有了解到各项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内容,而错过最佳的检查时间和状态,甚至检查前服用药物等原因使血常规检验误差大,因此在患者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让患者意识到饮食、用药等均会引起检验结果出现误差,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后,再进行取样、检验;(2)检测人员技能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误差。检验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职业素养不高等原因在血液检验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因此应加强对血常规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规范血液采取及检测人员的各项操作流程、检测及监督实施过程、制定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定期考核等措施[2],保证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保存、送检、检验等工作;(3)抗凝剂比例不对导致血常规检验误差。抗凝剂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保证标本的质量。因此应规范选用合理的抗凝剂,严格在规定时间进行检测分析,另外在血液标本运送及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重视管理,避免振动,保持血液标本平稳的放置。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前,针对可能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实施防范策略,进行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不仅降低了误差发生率,而且还提高了检验质量。

猜你喜欢

血常规研讨标本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血常规解读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