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08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物理情境探究

李 英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 四川德阳 618000)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枯燥、抽象的知识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常常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将知识内容理解、内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且质量差,长此以往,学生知识漏洞增多,而且容易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现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动态学习内容,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辅助教师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起来更简单,印象更深刻,从而构建出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生动性、灵活性、交互性等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将原本枯燥的物理学习变得生动、立体、直观,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学习转变为动态的主动探究,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知识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显著提升[1]。为了使学生理解起来更简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重现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情境中积极发散思维,透过生活现象探寻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这样既能拉近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知到物理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也能调动起学生的眼、耳、脑,激发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汽化和液化”这课为例,教师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了将装有酒精的塑料袋先放入热水后再放入冷水后的变化,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在热水中袋子鼓胀起来,而在冷水中袋子却瘪下去了,在生活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理解了汽化和液化,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了起来,构建出了高效的物理课堂。

(二)借助信息技术,拓展知识视野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知识趣味性,降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难度的重要载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内容,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使学生从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延伸至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和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比如“走进彩色世界”这课中涉及光的色散现象,需要学生了解并掌握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的三基色以及色光的混合。这节课需要学生借助物理实验经历色光混合的实验探究过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太阳光穿过三棱镜的物理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呈现到大屏幕上,使学生从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不同颜色的色光实验现象,轻松理解光谱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在生动的物理实验中积极进行头脑风暴,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透明体颜色和不透明体颜色的本质,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

(三)巧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积累,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探究和活动交流,这样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力”这课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交互白板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究。将两根手指相扣,然后向两边拉,接着松开一根手指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如果两根手指中有一根手指不用力,又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力的存在,并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电子交互白板设计物理实验进行自主探究,如此既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构建出高效课堂。

三、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高效完成课堂学习,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物理情境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处处留心皆物理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