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深耕细作”
——评吴传清主编《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2019)》

2020-01-08

关键词:年鉴经济带长江

李 浩

(湖北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 430205)

工业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长江经济带建成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绿色转型为支撑,促进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研究团队主创出版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系列,已连续出版《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39.1万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59.4万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47.3万字).三辑《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在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呈现如下的探索特色.

1 报告选题新颖 研究内容丰富

报告侧重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对象涉及工业总体,也涉及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耗能产业、污染密集型产业等复合型产业和特殊类型产业;研究尺度涉及全国、长江经济带以外地区、长江经济带及其上中下游地区等大空间尺度,也涉及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等小空间尺度.

1)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基调,产业绿色发展特别是工业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程及水平.报告科学研判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利用水平、工业污染治理强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通过城市案例(宜昌)、省域案例(湖北省、江苏省)探讨破解“化工围江”难题的实现路径.

2) 长江经济带工业创新发展.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要立足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工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报告从创新投入、创新绩效、产业升级三个维度刻画长江经济带工业创新发展总体概况,并聚于制造业,开展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和制造业创新水平的耦合关系研究.

3) 长江经济带工业协调发展.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产业间联系及合作、提升产业总体水平的过程.报告关于长江经济带工业协调发展研究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等内容,定量揭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判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研究汽车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路径.

2 研究方法多元 数据来源多源

报告关于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方法呈现系统性和多样性特征.综合而言,可概括为:一是构建指标体系,采用DEA各类衍生模型、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进行水平、效率评价;二是采用合适的计量回归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在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AHP-突变级数法、熵权-Topsis法评估工业发展质量;建立耦合度模型来测度产业协同水平.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空间杜宾模型(SDM)、STIRPAT模型、门限回归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长江经济带工业同构性评价和工业梯度评价方面,报告采用产业梯度系数、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产业梯度与工业转移态势;采用基于FAHP和CRITIC法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业转移承接能力;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评价工业同构合意性.

在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效率评价方面,报告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构建规模报酬可变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全局超效率SBM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工业创新效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全局方向性SBM模型、全局SBM-GML指数模型、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绿色发展效率.

在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和转移测度方面,报告采用区位商、E-G指数、行业集中度指数、标准差椭圆、空间基尼系数、聚类分析、全局Moran’sI指数衡量工业集聚水平和转移特征.

报告注重多源数据的深度挖掘,所用的数据主要包含统计年鉴和数据库两大类.统计年鉴涉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价格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中国化学工业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等.数据库涉及中国环境数据库、EPS数据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科技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等.

3 学术研究规范 政策研究务实

报告多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特点、瓶颈及实现路径,体现了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报告内容以实证分析为主,通过搜集大量数据作为支撑,采用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调研报告讲求事实,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规律性、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每一篇报告均结合研究结论,凝练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总之,《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聚焦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对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作了具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后续研究尚可作如下拓展.

1) 深化长江经济带工业创新驱动发展、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发展、长江经济带工业与服务业/农业融合发展研究,开拓“开放发展理念与长江经济带工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

2) 深化工业细分行业研究.拓展长江经济带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研究;开拓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深化长江经济带传统优势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可尝试采用微观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开展研究,丰富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年鉴经济带长江
感谢《年鉴》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四川31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长江之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