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有效路径探寻
——我这样教《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2020-01-08林伟佳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书本整本书探究

林伟佳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小学,广东 广州 510520)

阅读在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标早就提出“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也主张“海量阅读”。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相对于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等方面有着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讨也日益增加,但小学阶段的研究成果仍比较少。在小学阶段,如何推进整本书阅读,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读整本书,下面,我将以《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为例,谈谈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路径。

一、以读为本,化“被动”为“能动”

读整本的书,不能囫囵吞枣浅阅读,也不能零散无序快阅读,而要踏实专注深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时,要引导学生以读为本,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反复读,真正做到把书读通、读懂、读深。

(一)导读与自读

小学阶段,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等的局限性,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一般较为零散、浅显、低效,要进入深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是先行者和策划者,也是引导者和陪伴者。在阅读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书本的相关信息,如作者、封面、序言、目录等,这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书本。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书本和自身情况制订阅读计划。在进入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做批注的习惯。对于比较难懂的章节,教师要精心点拨;对于比较精彩的章节,要引导学生欣赏和积累。在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梳理内容并交流阅读心得。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会更为顺利、系统、高效。因此,教师的导读与学生的自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走进深层次。

在教学生阅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时,由于这本书比较厚,有些学生可能会因耐心不足而半途而废,因此,我引导学生组队阅读。我给学生一张画有二十六座山峰的山脉图,告诉他们厚厚的书如同高高的山,和同学组成登山队相互鼓励和督促。全书共二十六章,每阅读完一章,学生可以光荣地在一座山峰上画上小彩旗,表示自己成功征服一座山。还可以跟登山队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先攀登完这二十六座山。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更高了。

(二)默读与朗读

一般来说,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方式是默读。默读能使人提高阅读速度,集中精力思考和理解书中内容。除默读,朗读也是一种较好的读书方式。于永正曾说:“我教语文,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朗读,不仅能训练语感,还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文章。然而,我发现,越是高年级的学生,朗读的频率越少。因此,在教学《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时,我引导学生每天在默读的基础上,要挑选精彩片段进行朗读,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交流。

(三)略读与精读

虽说阅读一本书不能囫囵吞枣地读,但由于文本内容比较多,也不能要求学生每一部分都做到细嚼慢咽。整本书阅读,可采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简单的故事情节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大致了解即可;对于感兴趣或受触动、有阅读价值的部分,可以深度精读,比如做批注、查资料、与他人交流探讨等。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描绘了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故事情节的发展,当文本内容使自己的内心泛起波澜时,要停下来做批注,做到读、思、写相结合。批注的方式可以是符号、线条和文字。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多种阅读方法齐管并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最初“老师要我读”的被动状态中,潜移默化地转变为“我要读”的能动状态。

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的活动

一般来说,在学生阅读时,我们不要给他们布置太多的任务,以免打断他们的阅读。但是,为了帮助学生呈现阅读体验和激发阅读思考,设计一些相关的阅读活动还是有必要的。

(一)提取概括型

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提取概括型的阅读活动有很多,比如制作书中人物名片、重拟目录标题、设计含书本关键词的书签、用气泡图提炼文本要点……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书中人物形象丰富且各具特色。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开展“设计身份证”的活动,引导学生自选一个喜欢的人物,为他设计一张幻想国居民身份证,要包含人物图像和基本信息。学生只有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并对人物特点进行提炼概括,才能设计出符合人物形象的身份证。

(二)梳理归纳型

与单篇文章相比,整本书人物形象丰富、故事情节曲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宏观把握能力和总体归纳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对全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比如绘制人物关系图以整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绘制情节脉络图以梳理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关联,设计读书小报以整理归纳全书要点,开展故事会以复述主要事件……

(三)拓展迁移型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把书读透、读深,读到自己的生命里,阅读活动不能仅限于书本内容,还可以开展与该书相关的拓展迁移型活动。比如续写、改编成剧本表演、观看相关影视作品、跨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阅读相关作品……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书中有好几处“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我们下次再讲”。但是到结束也没讲,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续写的好机会。因此,我指导学生自选一处“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为起点,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让故事继续讲下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丰富的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下,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思维得到发展,阅读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三、主题引领,构建学习共同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习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本书的主题可能是多元的,教师可选取合适的主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至于探究的结论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得到发展与提升。

儿童的学习除了受到教师指导的影响,还受到儿童之间相互学习的强烈影响。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能促使学生之间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小组讨论并展示阅读成果,使学生在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同时,也更热爱阅读。

四、结语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言谈举止和心灵状态。教学实践证明,有目的、有方法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路径,努力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猜你喜欢

书本整本书探究
玩转书本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开在书本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