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一年级口语交际教法设计

2020-01-08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气球西瓜口语

杜 馨

(安徽省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安徽 合肥 230031)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出,以及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对口语交际的要求,生活中需要不断跟人交往交际的需要,对口语交际的教育工作要加强。好的口语表达是今后写话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老师和学校共同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课型培养的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口语交际”课着眼于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必备能力”,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沟通,每时每刻离不开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必备的能力。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个人发展的需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为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基础。因此,口语交际对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口语交际课教学策略

(一)总体方针

万变不离其宗,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以书本知识和实际日常生活内容为蓝本进行教学,书本知识和生活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源泉。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内容。

(二)教学场景搭建

1.场景生活化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更易于形成宽松、快乐的教学环境。

口语教学首先要让孩子会说,有说的内容。人们经常说“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首先要学会说。生活化的场景,孩子有说的内容。其次,培养孩子敢说的热情。在轻松、快乐的教学场景里,孩子不自觉就会开始说起来。当敢说的孩子越来越多时,就会形成踊跃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孩子会越说越多,越说越自信,从而有利于形成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兴趣。孩子会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成积极的学习心态。这种态度,对孩子终身受益。

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呢?有效的方法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参与。比如于永正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认识蔬菜水果、招待客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于老师将蔬菜、水果带进教室,然后让学生上台介绍水果,给水果分类,模拟用蔬菜、水果招待客人等方式进行日常口语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勾起学生回忆当时的情境下自己是如何做的、怎样说的,然后如实地在课堂上呈现。可见,这样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形成训练目标分层、螺旋式上升的目标。

首先,确定口语交际的话题。选用的话题应来自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的话题,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愿意说,并且有话可说。

其次,口语交际内容的确定应当体现三维目标。符合实际,兼顾差异,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中,将目标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层次之间的难度逐步提升。即先设定一个简单的目标,然后对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提高,最后提升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应创设具体的交际情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切实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所谓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把总的钥匙,即一个“活”字。这个“活”的金钥匙其实就是适宜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比如“用多大的声音”这个话题,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进行设计,就会形成如下的教学场景。

首先,选择日常生活中买西瓜的场景。其次,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里,让一位孩子当老板,另一位孩子当顾客,让他们俩表演买西瓜的情景。他们俩交谈了起来。“老板,这个西瓜怎么卖?”“西瓜一块五一斤。”“什么?多少钱?”开始时老板声音太小,顾客没有听见。可后来,老板的声音变得很大,顾客感觉老板像是和他吵架一样。通过安排了这样的两场买西瓜场景,说明顾客的声音太大或太小,或者老板的声音太大或太小,其结果会不欢而散。最后再安排一场对话,这次老板和顾客运用恰当的声音来买西瓜,这样就会是很和谐的买卖东西的生活场景。我们的小顾客还是一位生活达人,边买西瓜还边放在耳边敲一敲,问老板熟了没有,老板说:“包熟,又甜又沙。”同学们一看,哈哈大笑起来,这样,整个场景真是“活”了起来,一场买西瓜的情景剧就这么快乐开心地完成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首先,口语交际内容的生活取自于日常生活。其次,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形成层层深入的场景设计。先从浅层次的两个失败案例中进行设计,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最后设计出一个更深层次的教学场景。这个教学设计使孩子明白了今后和别人说话时该用多大的音量,既不能太小,太小不利于别人听见你说话的内容,又不能太大,太大的说话声音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别人会觉得你不礼貌。要想和别人和睦相处,需要注重别人的感受,而不能只顾自己的感觉,从而形成最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发教学对象的积极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站在教学对象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想办法激发教学对象的参与度。

比如在上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这课时,我提前布置了一项任务,先让孩子在家吹一个气球,并在气球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首先,孩子感到特别开心,因为他们喜欢吹气球;其次,他们会产生好奇心:老师要我们吹气球干吗?语文课上怎么还要气球呢?这样的作业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当上这节课时,先播放孩子喜欢的音乐,跟着音乐律动起来,并让孩子拍起手里的气球,将自己的气球拍给其他同学,等到音乐一停,每个孩子会有一个其他同学的气球。这样就会和手中气球上名字的同学成为一对朋友。这样的导入方式孩子很喜欢,非常开心。然后,我给他们一段时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说说兴趣爱好,平时喜欢做什么等。之后再上台交流。在上完口语交际课后,班上的楚梓涵和江子平两位小朋友互相约好星期六去合肥科技馆看展览,星期天两位小朋友又完成了科技馆看展览的体验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不得不说,通过一次小小的口语交际课,孩子学会了自我介绍,学会了建立友谊,学会了和朋友交流,学会了礼貌待人,更学会了分享生活成果。

三、结语

说是基础,听是习惯,要并驾齐驱。口语交际不同于以往的说话训练,它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交际应对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口语交际还为我们的写话和习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相信我们多用心上好口语交际课,以后说话和习作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层层直上。

猜你喜欢

气球西瓜口语
找气球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巧切西瓜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