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2020-01-08斯国平
斯国平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 浙江诸暨 311800)
一、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验教学重视度不够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老师依然依赖于教材实验内容,并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认为完成教材中的指定实验内容讲解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他们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以“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依然采用传统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做法来进行巩固,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对实验教学学习兴趣不够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涉及两部分内容,老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常常在讲解理论知识后简单进行实验演示,压缩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学生真正观察实验的时间较短,对于化学反应,常常学生还没有留意到老师就已经又开始讲新的内容了,导致实验教学流于表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未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1]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融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为了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学生常见的生活素材,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感知到化学实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进而在生活中积极地去细心观察生活中蕴含的奇妙化学现象,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老师借助生活中用钠的化合物疏通堵塞管道的小实验来激发起学生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实验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了解生活实验的原理后,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对巧妙化学实验的操作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示范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中反应速度快,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实验,老师课堂示范实验时往往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常常有些学生无法及时观察到化学反应现象,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演示。老师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动态演示,对于实验过程和反应现象可以为学生进行慢放、回放,不仅生动、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还增强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视频示范实验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实验教学内容,仅可用来辅助传统实验教学,老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课堂操作的实验。
(三)开展分组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鼓励学生结合实验目的自主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老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针对实验任务进行合作实验探究。例如,学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课时,课程内容涉及关于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教学内容,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氯气、氢气、水、钠、铁丝、铜丝等化学原材料,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探究,并结合实验现象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学生利用老师给出的实验物品分别进行了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化学实验,也进行了氯气与非金属单质—氢气的化学反应以及氯气与水的化学实验。在合作实验探究中,学生发现了氯气与水发生了可逆反应并且氯气具有可燃性和强氧化性,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与所有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经历了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步骤、操作化学实验的完整探究过程,既成功完成了实验教学目标,又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鼓励自主设计,培养创新精神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改善实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神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老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来加深对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例如,“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化学实验,铜与浓硝酸的化学反应产物NO2能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但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物为NO,不是成盐氧化物,逸出势必会造成污染。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改进实验,学生从生成物的性质角度设计了NO+NO2+2NaOH2,NANO2+H2O的绿色化学设计,避免了化学污染,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2]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作用,利用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提高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