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是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主旋律

2020-01-08杨娟娟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亲子节奏教学效果

杨娟娟

(正宁县北辰幼儿园 正宁 745300)

幼儿园亲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中,音乐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音乐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与游戏一样对幼儿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在幼儿这一成长阶段,受到自身心理和成长特点的影响,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欢乐的音乐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使他们在音乐的动感节奏中提升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幼儿在和音乐以及家长良好的互动中,加强对节奏的掌握,促进其音乐素养的形成。恰当地运用音乐对提升亲子活动的教学效果、促进亲子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日本音乐学家铃木认为:“首先要为孩子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才能培养乐感。”因此,在亲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音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用歌声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在亲子活动中,一段好听的音乐能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之兴奋,从而达到吸引幼儿注意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可在活动的开始与结束,利用一段好听的音乐与幼儿及家长互动,为幼儿和家长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情境,让幼儿在欢乐的音乐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和音乐的互动中,幼儿和家长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

在亲子活动的开始,教师便可利用一段节奏欢快明朗、旋律优美流畅的音乐与幼儿及家长问好。教师在宽松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教学活动,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健康歌》《幸福拍手歌》等欢快的音乐就能吸引幼儿、家长,让他们和教师边拍手边问好,边握手边微笑,也可以一起拉手跟着音乐节奏转圈走,完成上下左右拍手、拍身体各个部位等动作。这些准备活动的开展渗透了很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音乐节奏感,又锻炼了幼儿的身体,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可以自然地引导幼儿及家长投入到亲子教育活动中来,从而为完成一节成功的亲子教育课奠定了基础。

二、用音乐增进幼儿情感交流

音乐是人类语言的延伸,是一种形象的感人的沟通方式。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节奏、歌曲歌词能自然吸引孩子,实现常态下的沟通交往。

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幼儿学习的欲望强烈。在幼儿亲子活动中,教师可以用音乐作为背景,为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表现环境,下意识地激发孩子们之间主动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孩子们能够勇敢的表达自我,主动与别人沟通交往。例如,在亲子活动“幸福拍手歌”的教学中,全体幼儿围成里圈外圈,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跳圆圈舞找朋友,找到朋友后拍拍手、拍拍肩、亲亲他,并邀请家长一起与孩子跳圆圈舞找朋友,让幼儿在轻松、欢乐的乐曲中与伙伴、家长相互拉拉手、抱一抱,感受和分享彼此的快乐,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音乐陶冶幼儿性情品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优美的音乐环境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

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不同的音乐作品可以配合幼儿和家长开展不同的活动。优美好听的音乐可以刺激孩子的听觉器官,使他们从一些优秀作品中领路艺术美和人类美好的思想情感,在音乐美的熏陶中陶冶孩子的性情和品格。例如,在幼儿绘画时间,教师便可播放一些安静、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像《天鹅湖》《蓝色多瑙河》《茉莉花》《二泉映月》《欢乐颂》这些乐曲,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其能放松舒展自己的身心,专心致志地作画。在自由活动和自选活动时间,教师可鼓励孩子们主动和大伙伴、小伙伴们交往,因而可播放一段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或童谣。这时,教师可带领孩子和父母一起投入演唱、表演。放松的环境调动了孩子、家长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往往能收到非常良好的活动效果。

四、用音乐激励幼儿全面发展

(一)培养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3~6岁年龄段幼儿肢体动作不太协调,肢体力量较弱,平衡能力较差。在亲子互动游戏中,教师可带领幼儿与家长进行一些运动类项目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些节奏感明快的音乐。例如,《小松树》这首儿歌就是一首典型的2/4拍音乐。幼儿和家长可随着音乐的节拍节奏,自由活泼地锻炼,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又发展了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锻炼了幼儿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使音乐在培养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亲子活动充满了乐趣。

(二)培养了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

音乐相当于兴奋的语言,它对幼儿的愉悦功能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相比的。在亲子活动中,我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特点,想方设法地为幼儿和家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加深幼儿对合作的认识。例如,教师可让幼儿在《小松树》的儿歌伴奏下做哑铃操,每做两节就要求幼儿交换队形。这时,教师就要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注意听音乐、卡节奏,不能着急,左前右后地进行交换,避免发生碰撞。慢慢地,教师便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否则游戏是不会成功的。

教师用音乐组织亲子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各环节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让音乐成为亲子活动的主旋律,促进了亲子课的开展与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自然流畅,令人期待。幼儿期是学习音乐的关键期。教师在亲子课堂中使用音乐组织教学,有效发展了幼儿音乐方面的潜能,为幼儿奠定了良好的音乐基础,进而带动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亲子节奏教学效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轻快漫舞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