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探究

2020-01-08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豌豆利用微桃子

王 晓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江苏宿迁 223700)

微课是指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辅助素材等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动态化教学模式。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片段,具有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趣味性强的特点,能将原本静态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生动、直观、立体的动态影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一、利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作者将思想和情感融入文章,使文章拥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展开深度学习,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导入激活学生思维,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四年级《琥珀》这课教学为例,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了各种新奇、美丽的琥珀标本,有动物的,有昆虫的,有植物的,使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对琥珀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踊跃发问,提出各种关于琥珀的问题,为接下来开展本篇课文的合作学习做好准备[1]。

二、借助微课视频,学生展开合作探索

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微课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为学生的合作探索指明方向,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展开合作学习,可保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老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设计问题导学,使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对要探究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而积极围绕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在互动交流和互助学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课文理解和知识吸收,并在讨论中发现文章内涵,牢牢把握文中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课文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课教学为例,老师利用微课为学生设计导学问题:在童话世界里豌豆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豆荚房子里的五粒小豌豆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豌豆家的家庭地位是怎样安排的呢?为什么豌豆想要出去?即将分开的五粒豌豆他们的想法、性格都有哪些不同呢?五粒豌豆跳出豆荚房子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命运呢?故事中母亲为什么会将一株豌豆苗说成是一个小花园呢?通过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积极展开合作探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到小豌豆的美好心灵,使学生懂得有爱才使生活更美好[2]。

三、巧用微课点拨,化解探究重点难点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对课文中的文字描述有时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即使采用合作探究也无法突破知识重难点。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巧妙利用微课来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走出固化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学生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展开深层次探究,从而在微课辅助下轻松突破了重难点,使合作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王戎不取道旁李》这课为例,老师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本篇课文阅读,但是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日常认知存在矛盾,学生虽然进行交流讨论但是依然心中存在疑问:是不是除了李子酸也会有其他的情况导致没人去摘李子?针对学生的疑问,老师可以用微课来呈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在社区的花园里种有几棵桃树,在桃树刚结果的时候小明数了数有18个桃子,等桃子刚开始变红小明数了数还是18个,等桃子完全变红了小明又去数发现桃子的数量少了好几个,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刚长出的桃子没人去摘呢?用生动直观的微课揭开问题的面纱,因为人们都知道桃子青的时候不好吃,所以才无人去摘。学生将微课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类比分析,正是因为路边树上的李子不好吃,所以没有人去摘,如果李子好吃的话,早就像熟透了的桃子一样被人摘走了,又怎么会树上依然有这么多李子呢?生动直观的微课带领学生走出了固化思维禁锢,将生活经验融入到课文理解中,使学生换个角度轻松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了要多观察、勤思考、不盲从的道理,使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3]。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用微课辅助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同时借助微课的优势,可显著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打造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豌豆利用微桃子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桃子
桃子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等我回来再骗你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