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

2020-01-08

科教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何 选

(甘肃省环县第五中学 甘肃·庆阳 745700)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旨在让学生深刻认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个人是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国家繁荣昌盛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个人良好的发展对实现中国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产生深刻的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产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历史发展中的英雄人物可以让学生感悟家国情怀的深刻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对家庭、国家的责任心,并将之转化成建设祖国的内在动力。

1 历史与家国情怀

1.1 古代历史的家国情怀

古时候的家庭是以宗族形式存在的、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社会单位,在家庭中,父亲是实际的领导者,是家庭权利的象征。孩子不但要听从父亲的命令,还要尽赡养义务,此所谓孝。国家的君王在国家中的地位与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同,君王管理国家,对百姓的安全负责。而臣子与百姓需要对君王绝对服从,并且要进行纳税,此所谓忠。在家庭中“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在国家则表现为“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这种家国情怀是建立在专制基础上的,其缺乏民族性,属于不可取的文化内容。但是这种忠孝思想也让我国出现很多具有高尚情操的事迹,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以及无数忠君爱国的英雄人物,他们虽然在时代背景下无法摆脱愚昧的思想,但是这种伟大的家国情怀值得后世人们学习。

1.2 现代社会的家国情怀

现代社会国家延续了古时候的结构形式,但是家庭成员互敬互爱,社会也倡导自由和平,我国成为人们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行。现代的家国情怀更多是指家庭和睦与国家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才能更好的享受自己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家庭作为社会中的基本单位,对促进社会稳定有着极大的帮助。家国情怀还要求每位公民在外敌侵犯时保卫国家和平,同心协力捍卫国家尊严。

2 在高中历史课堂引入家国情怀的教育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提升,多数学校已经开展德育课程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正确的道德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道德水平会对中国梦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给予国家观念展开家国情怀教学,可以让高中生更加热爱家庭,热爱祖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修身治国平家齐天下”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在强调个人与家庭、国家的关系,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以人为本。家国情怀可以很好的与高中历史教学融合在一起,历史知识中蕴含了丰富的家国情怀。从家庭层面来看,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的家庭道德思想;从国家层面来看,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会萌生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心;从个人角度来看,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 高中历史课堂渗入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

3.1 更新教学观念,认可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认为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只有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才能进入优秀的大学,这样才能让今后的人生更加顺利。如果没有良好的毕业率,学校将会面对生源流失的情况,这不利于学校今后的发展,所以教师以及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这导致高中学生背负严重的学业压力,很难产生学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内容。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就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可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在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时,尤其是在讲到伟大的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英雄人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岳飞写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心情,指导学生体会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家国情怀产生更深的认知。向学生讲述历史故事也能帮助学生舒缓情绪,降低学生因学业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让学生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这对提升课堂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3.2 全面了解教育内容

转变教育观念后,高中历史教师还应当重新整合教育内容。除了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外,教师还需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高中学生的思维接轨,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从而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保障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一方面原因是老师要秉持工作原则,维持班级秩序,会树立严肃、威严的形象,这会导致学生主动疏远教师。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上的差距,与学生存在认知方面的差异,对待事物看法的不同。想要保障历史教学的深入进行,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家国情怀,教师就需要与时俱进,全面了解当今教育要求和内容,从而对课程设置和标准产生全面的认知。同时在先进理念指导下与学生更好的交流沟通,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促使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可以依据对学生的了解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促使学生更好的展开历史知识学习,同时将家国情怀内容,将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 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就需要丰富教学形式,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更深入感受家国情怀思想。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与书本内容知识相比,多媒体可以承载视频以及音频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以历史为背景的电影,让学生在放松之余了解历史知识,感悟家国情怀思想。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周边的文物景观。这些景观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在学生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讲解员的角色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报效祖国的伟大信念。最后,教师还可以举办小型的演讲比赛,以家国情怀为主体,让学生搜集历史故事,并通过故事讲出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看法。在演讲完成后,可以由学生之间互评,也可以由教师进行点评,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提升对家国情怀思想的认知程度。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看待家国情怀思想,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萌生民族自豪感。

3.4 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凸显家国情怀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有一支综合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作保障,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对自身产生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的聘选过程中,除了要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外,还要对教师的道德素养有一定的了解,剔除行为不端人员,让教师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能为学生做表率,促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学校还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此外还要鼓励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构建起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家国情怀产生更深的感悟。

4 结语

家国情怀经过长久的演变,虽然转变了形式,但是其内核并没有发生变化。将家国情怀思想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文化自豪感,并将之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为家庭和睦、国家富强不断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可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整合教育内容,通过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更合理的设置课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好的倾听学生的声音。同时教师还要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感悟家国情怀。此外学校还应当构建一支综合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质量的教学。让高中生领悟家国情怀思想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