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运用策略创新

2020-01-08刘玉群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游戏身心体育课

刘玉群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口号愈发需要落地落实。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素养的同时,体育也不能落下,特别是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众所周知,小学体育是学生必修基础课程之一,跟文化课有相同的教学地位。然而,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宁可在教室里面写作业或者预习新课;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把动作分解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队列中听得昏昏欲睡。类似于这样的体育课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足这一问题[1]。为了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老师引入了游戏化教学模式,去除了课堂原有的枯燥感与乏味感,并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把天性中活泼好动一面在体育操场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对此,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运用策略进行一番探讨,旨在发现一些创新型的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法。

一、开门见山的创新策略:在热身环节运用游戏

在体育课的全程之中,热身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正式体育课教学内容做好身体准备,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一般来说,在正式讲解新课前,体育老师会让学生在操场上跑圈或做体操,以达到课前热身的效果。为了在课前就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老师可以用游戏来开门见山,也就是采用做游戏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既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活动身体,又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体育新动作的兴致,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创新策略[2]。

比如,老师在正式讲课前的热身环节采用“两人三足”的小游戏。这个小游戏本质上并不难,就是让两个学生并排站立,然后从两个人正中间的位置将其中一人的左脚和另一个人的右脚,用体育课专门使用的绳子捆绑起来,从而形成两个人三只脚的造型。这是游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随后,老师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参与游戏的两个学生放慢速度,注重步调的一致性。紧接着,老师吹哨示意开始游戏,看一下哪组学生能够保证不出现失误。其实,这个小游戏从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很考验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以及自身协调性。在游戏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前几步保持正常,但到了后半段就会出现失误,很难一次性就顺利完成这个小游戏。老师采用这个小游戏,让学生反复走几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游戏中的注意力和凝聚力,更有意义的是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地进行热身运动,使身体得到一定的活跃,进而减少学生在体育课上因为偶然的大幅度动作而使身体出现拉伤等问题,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意外伤害的情况。

二、调节心理的创新策略:在讲解环节运用游戏

在体育课上,小学生有的时候会因为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在理解老师所讲的分解动作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困难,尤其是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分解动作。当然,这也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毕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分解动作都是极为简单或浅显易懂的。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中,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活动技巧,需要很强的身体协调性才能顺利完成[3]。这种情况无疑会给学生在理解和实践过程造成一种挑战。对此,老师可以采用小游戏的形式首先从心理上鼓励学生学习分解动作。

比如,老师在体育课上讲授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时,由于这一个运动项目需要很强的身体协调性,所以很多学生在做分解动作的过程中就已经不够规范了,更不用说做一套连贯的立定跳远动作了。而且,老师多次示范之后也不见很好的教学课堂效果。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不喜欢这个体育运动的想法,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对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我是裁判”的小游戏,也就是让学生自行结成二人小组,比赛一下谁能既保证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做得标准,又能够跳得最远,最后进行小组比拼,看哪一组学生可以获得最佳裁判的称号。学生在一起做这个游戏的时候,会在心理层面更放得开,从而会认真地点评对方的动作,给对方有效的建议。并且,学生在玩的氛围中更能理解运动的要领,并从同龄人身上学到经验。当然,他们虽小但也有很强的自尊心,看到“裁判”做得很好,自己也会努力学会,争取也成为“裁判”。通过这个小游戏,能从心理上给予学生一种自行探索学习体育分解动作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性。

三、放松身心的创新策略:在结束环节运用游戏

在体育课下课前,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放松身心的运动。这是因为经过体育课剧烈、强度较大的运动之后,如果立刻结束并安静下来投入到文化知识学习中,将会对心脏、肌肉或其他器官产生冲击,并造成巨大的伤害,从而导致身体健康成长受到影响。所以,体育课结束环节进行身心放松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老师在当堂体育课就要结束的前十分钟,让学生进行集合,然后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强度较小的运动之中慢慢地让身心放松下来,最后恢复到平常的身体状态[4]。

比如,老师在体育课快要结束时,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做一个“贪吃的走路蛇”小游戏。老师划定活动区域,自己作为“蛇头”去抓学生。老师每抓到一个学生,就让这个被抓到的学生跟在自己的身后,作为“蛇身”的一部分。当然,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应该要求大家放慢运动速度,不要快速奔跑,而且必须在限定区域内活动,尽可能采取走路的速度。这样,老师每抓到一个学生,自己的“蛇身”就会加长,直至抓到最后一个学生,这个小游戏才算顺利完成。从本质上来说,这个小游戏的运动量并不大,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走路的过程中放松身心。而且,这个小游戏的趣味性也很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会在无形中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顺利完成体育课堂的总结环节。同时,在这个小游戏中,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师生互动,可以通过强度不大的运动,增加师生之间的黏合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热情,从而让学生更加喜欢上体育课。

四、结束语

小学体育不仅是学生的一门课程,还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使命担当。在当前学习压力与日俱增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意识,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这些都离不开小学体育这门必修课。老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通过引入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魄。

猜你喜欢

小游戏身心体育课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专注力小游戏
体育课
给身心降个温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身心八要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