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2020-01-08张伯爱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优化教材思维

张伯爱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第二中学 广东广州 511300)

目前,历史科已纳入广州中考科目,根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历史课堂学习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寻求,而是通过梳理和分析教材,从教材内容中找出提高学习能力的问题,把学习内容和运用这些内容达到的目的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建构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课堂教学必须高效,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向高效课堂的钥匙,优化课堂问题设计至关重要[1]。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的名言:“大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问题”就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向高效课堂的钥匙,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多采用的是知识呈现式教学方式,教师平铺直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大脑就如一个被填充的容器,没有独立思考就被动地接收知识,这样的教学课堂让学生感觉索然无趣,教师在课堂上教的是结论,学生学到的是技能,把有问题的知识教得没有问题。现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需要的是问题引导式教学。只有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其自主构建新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在课堂上能够起到师生互动、激活思维、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作用。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经过周密思考和整合,设计一套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向高效课堂的钥匙,历史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优化有效。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是指: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促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的问题。俗话说:学之道在于悟,教之法在于度。有效的历史问题有以下特征:

第一,问题的优化设计要有“角度”,有针对性。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想问就问,随心所欲,设计出来的问题要么太难,学生答不出来,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要么太简单,学生都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学习就不感兴趣;要么问题太空乏,学生对此问题很迷惘,不知如何作答,这样的问题是无效的,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且课堂教学效率低。所以,在优化课堂的问题设计上,教师必须熟悉和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和特点,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经过周密思考和整合,设计一套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有效问题。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2.洋务运动的目的、代表人物和口号是?3.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哪些?4.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什么?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实现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也达成了,提高了课堂效果[2]。

第二,问题的优化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性。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没有熟悉和钻研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整节课的知识点割裂开来,知识之间的设问没有联系起来。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出一套有序递进,思维逐次深入的有效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把难问题分解成容易理解、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层进式问题串设计,例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时,在突破重难点教学时,就可以细化问题,层层递进,不断突破。例如,议一议:战与和,偏安与气节孰是孰非?细化成:1.宋金议和的胜利者金政权,是不是真正的胜利者?2.入主中原的金政权,统治上呈现出怎样的特色?3.乞求称臣换来的和平带给南宋怎样的状态?4.看似丧失气节的求和行为是否还有什么更好的理解?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通过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第三,问题的优化设计要有“深度”,有挑战性。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要避免过于简单,要有思考的价值。过于简单的问题是无效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长期于此就会养成思维上的一种惰性,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科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思考和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发散思维,取得成果,体会其中的乐趣,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式问题设计,可以是表格对比,也还可以是史料里的观点对比,然后提问,让学生选择思考。例如,授八年级下册《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通过展示《1949-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和电产量比较图》以及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的感叹:“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我国进行工业化的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背景)。通过这种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学生思考问题就会比较全面、深入,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3]。

第四,问题的优化设计要有“广度”,有开放性。课堂教学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思维活跃,如果都采用传统的教学问题,一问一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必然会堵塞学生的发散思维,斩断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设计一些解答思路多元、思维活动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有利于推动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地思考和综合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新知识。例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时,设问:如何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功与过?引导学生全面思考,发散思维,合作探究,多角度作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第五,问题的优化设计要有“难度”,有适切性。初中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层面各不相同,历史知识的储备量也不同,有些学生从小接触历史的知识比较多,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强,所关注的历史问题会更加深入,而有些学生从小较少接触历史方面的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弱。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面向多数学生,设计出符合当前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难易结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做到尊重差异,分层教学。例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时,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符合大部分学生认知水平的题目,例如:戊戌变法的原因、内容、结果和影响。同时,要关注一些优生,设计一些可以让他们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问题。例如,在讲授戊戌变法的原因时,可以这样设问: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相比,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带给国人的震撼更甚?这样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问题思考,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向高效课堂的钥匙。通过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循序渐进、不失时机、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流利的表达习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趣味课堂,学生都能热情高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和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优化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