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饲养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2020-01-08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花盆里蜗牛探究

凌 青

(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目前,我国幼儿阶段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制定幼儿饲养活动中喜欢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前提,活动的主题经常围绕文化知识为中心,这样制定出来的活动方式,会禁锢孩子们的思想,对幼儿天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发展很不利。受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让孩子们失去了对大自然以及周围事物发展规律探索的兴趣,把孩子们的创新思想扼杀在了摇篮里。在实际生活中,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对幼儿来说都是陌生的,需要幼儿通过各个阶段的敏感期去探索这个世界,并认识这个世界,这需要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幼儿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探索创新能力由简单到难的成长规律,正确引导幼儿,培养自主探究能力[1],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大胆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究

在幼儿园的饲养活动中,教师不能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可以结合幼儿与生俱来的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让幼儿主导整个饲养过程教师只需要准备好辅助材料在一旁引导即可。在进行饲养活动时,只要能够引起幼儿好奇和注意力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发现的机会。对于幼儿剖出的一些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可引导幼儿自主观察,这样有利于幼儿在饲养活动中自由发挥,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雨后的天气,花草旁边会出现很多蜗牛,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收集一些蜗牛进行观察。蜗牛是每一个幼儿都比较喜欢的动物,他们对蜗牛充满了好奇。蜗牛有没有眼睛呢?蜗牛是怎么走路的呢?蜗牛可以吃什么东西呢?一系列问题从幼儿口中冒出。带着这些问题教学,教师可以跟孩子们一起去观察。有的幼儿利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有的给蜗牛放音乐听,还有的给蜗牛喂树叶吃。经过幼儿们的一番探究,他们不仅发现了蜗牛是有眼睛的,它的眼睛长在触角上,还发现了蜗牛身上的一些其他特点,比如蜗牛是有鼻子的,它的鼻孔特别小,还有蜗牛走过的地方,都会有一层黏黏的液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动物的特征,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提升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多为幼儿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实验能力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孩子学习的起初阶段。在幼儿时期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方面出发。尽量为幼儿创造自主动手探究的课程,让幼儿身临其境、全程观察,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发现带给他们的乐趣。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从幼儿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或现象出发进行探索。在幼儿园实验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让幼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探究式的方法,并体验发现后的乐趣[2]。

还是以蜗牛试验为例。突然有一天,班上的一名幼儿发现少了两只蜗牛。然后便开始大喊“老师,老师蜗牛不见了”,一名幼儿的喊叫轰动了全班幼儿。在教师的陪同下,幼儿开始数蜗牛一只,两只三只……呀,真的是少了两只,这下整个班所有的幼儿开始集体寻找蜗牛,有的趴在地上,有的钻在柜子里,有的爬到了桌子底下,还有的在楼道里……突然消失的绿植旁边传出了惊喜的叫声:老师,老师我发现蜗牛了,蜗牛爬到了花盆里。这下幼儿们都松了一口气,围过来一起看。其中的一个幼儿又将蜗牛放回了饲养盆中。过了一会儿,蜗牛又爬到了花盆里。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他为什么总是爬到花盆里呢?它是喜欢土吗?它为什么不喜欢水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把蜗牛分成三个小组。让这三组蜗牛分别待在土里,水里,花盘里,三个不同的环境。然后带领幼儿一起观察,住在水里的蜗牛都爬到了盆子壁上,住在花盆里的蜗牛,时而缩在土里,时而在花盆里的树叶下、小洞洞里,而住在土里的蜗牛一动不动也不吃东西。最后经过一番探索,孩子们发现原来蜗牛喜欢潮湿,阴凉的地方,而且它还喜欢大自然这种生态的环境。孩子们一起为小蜗牛找到了新家,这次再也不用担心蜗牛跑没了。

这样的幼儿授课模式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亲自实验,最后解决问题的探索路径。让幼儿体会到了探索的整个科学过程,也感受到了想象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探索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观察幼儿心理特点,激发探索欲望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比较好奇,在幼儿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对不同事物进行探索。对于幼儿从未见过的陌生的东西,他们一般都会主动探索。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幼儿的这个特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比如,在饲养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室的角落里养一些小蜗牛。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他们出于好奇和贪玩,自然会跟这些小动物接触,在与这些动物接触的同时,幼儿会对动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惯都比较好奇。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组织孩子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四、创造多元化的探究方式,激发幼儿探究的积极性

虽然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好奇心都比较强。但是面对同一种一成不变的食物,孩子们渐渐也就失去了好奇心。为了让幼儿能有持续不断的探究心理,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探索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在饲养活动中我们养的一些小动物,比如:小鱼为什么会有游泳?为什么喜欢待在水里?小鱼每天都吃什么?我们还可以以课堂,游戏或者多媒体的形式来保持课堂授课模式的新鲜度,从而持续不断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心理,从而提升孩子们的探索积极性。

五、大胆质疑,多与同伴交流

多与同伴交流,也是培养幼儿探究思维逻辑能力的一种方法。我们都知道提出疑问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从而进行探索。幼儿时期的学习也是如此大胆的质疑,是幼儿学习探索知识的重要方法。处在幼儿成长发育时期,与生俱来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一天要论十万个为什么,但是由于幼儿所处的阶段不同,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也不一样,我们应该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疑问讲出来,与同伴一起讨论分享,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可以帮助幼儿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锻炼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被幼儿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饲养活动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饲养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对身边好奇的动物,好奇心也比较强。同时,饲养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真正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思想活动,为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因为对于幼儿来说,自主探究获得的要比直接获取的带给他们的兴趣大很多。所以,教师应当多饲养活动让幼儿体验自主探究带给他们的乐趣。

猜你喜欢

花盆里蜗牛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关于死亡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破碎花盆里的美景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