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
2020-01-08
(喀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综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各界应当齐心协力,向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迈进。而且,在2019 年,“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重点讨论了今后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论、核心技术以及具体运用等一系列问题,为在高校大范围开展这一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马宁等学者从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与广度出发,将智能化信息技术在课程中进行了整合,并且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知识为中心阶段、资源为中心阶段以及综合课程整合阶段,为高校开展智能化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教育信息化运用到高校专业教育改革中,以此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性优势,接受教育信息化新型模式,为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做好准备。同时还指出,高校教师作为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引导者,需要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为教育信息化的融入提供实际支撑。近年来,诸多高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致力于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信息化在教学方面却并未发挥理想作用。通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到,信息技术在高校校园中被看做是一种浅层面的技术,大多教师未加以重视,仅用于展示课件、复制教材内容。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是高校重视程度低引起的。在现有教育状况下,教育部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新体系,高校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领域。有了政策支撑,高校必然对信息化教育加强重视,今后将会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争取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自如切换,提升高校整体教学质量。
我国对于人工教育信息化研究较晚,在2017 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才将教育信息化列入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内容中。2018 年,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至此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教育信息化又称教育信息化,闫志明等学者认为,人工教育信息化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学科相结合而生的新领域,旨在拓宽人工智能新领域、探索教育改革新方向,通过人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更为深入地分析学习过程、创造学习条件。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强调从学生学习视角探索信息化教学方式,认为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够为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提供理想教学支撑。
(二)研究意义
高校开展教育信息化模式,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还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1]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也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中开始融入信息化元素,努力为学生构建智能课堂,为教育信息化的渗透与发展提供了教育支撑。从实践层面来说,当前阶段教育信息化应用效果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毋庸置疑的是,信息化技术能够为高校信息化课堂建设提供保障,将有力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实现信息化教学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覆盖面也在不断拓宽,社会发展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形态,在如此背景下,高校教育急需革新。在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外在动力,教育信息化对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深远意义。具体体现在:1.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高校教师将其运用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能够创新教学方式,将视频教学、信息化项目教学等智能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快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教学进程。2.有利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高校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极大完善了高校专业课程,并推动了课程建设,为践行教学改革政策、提升学生教学素质提供了创新平台。[2]3.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面临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融入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能够为高校拓宽人才培养路径。4.有利于推动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高校开展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打通校园网络,引进先进信息化设备,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丰富多媒体课程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框架
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者进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有效性得到迅速提升,高校教学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云平台、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呈现于课堂,为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时,还能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有极大的教学价值,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造了契机,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展示了教学魅力,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丰富。
(一)教学有效果——目标有效
教学有效性作用的发挥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而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安排或补充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制定明确的实际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备课时教师就应围绕教学任务确立目标,如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胜任外资企业、国际贸易部门、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国际商务等领域的专门性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发挥目标导向作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以强化专业教学目标有效性。
(二)教学有价值——内容有效
价值性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教授的内容多少,并未有硬性规定,因为如果讲多了,学生难以消化知识,讲少了学生又意犹未尽。因此,提升教学课堂有效性,就是要将课堂教学一切进度变化由教师自己把控,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如此才能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价值,实现教学有效性。
(三)教学有效率——科学高效
速度、收益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速度指学习时间,收益指学习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特定内容教学为准,学生学习速度越快,说明所花费的教学时间越少,教学效率越高。因此,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教学中,要想节约学习时间,提升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有限时间,提高学生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同时,以特定内容教学为准,学生经过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越大,说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越高。这表现为,学生对所学的国际贸易专业内容,发生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转变。因此,要想提升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帮助学生每节课都能实实在在有所收获。[3]
(四)教学有魅力——主动参与
知识具有吸引力,知识教育的过程更加有魅力。高校教学有效性的内容还体现于发挥教学魅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拿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来说,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教育等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数据读取与分析,并输入学生学习目标与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形成指令化教学形式,在课堂中加以运用,促使学生能够将精神集中于课堂,通过完成智能机器发出的任务口令,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
三、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各个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为例,当前跨境电商时代的到来,使得该专业人员需求量大幅增加,对学生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当前,大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中还存在着灌输式教学、理论式教学等多种现象,信息化教育的运用程度明显不足,导致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极大阻碍了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学生学习缺乏内生动力
当前,高校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极大影响了教育信息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一方面因为、国际贸易专业涉及到的理论内容较多,且晦涩难懂,学生完全掌握本就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并未变通智能化、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教育信息化还处于不太熟悉的阶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虽然会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智能技术层面,对于知识性内容的获取则不多。信息技术的实施,一定程度分散了学生对国际贸易课堂内容的学习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二)教育信息化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阶段,我国部分高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该专业教学内容主要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以及实践性课程等基本类型构成,高校并没有根据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对这些教材内容做出调整与选择,未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也未参考智能系统提供的课程选择建议,教学实践层面的落实相对滞后,导致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当今日益变化的新形势。虽然部分教师根据自身授课经验,自行编写教材内容,并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讲授,这在一定程度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但是教学内容不成体系,与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变化也有较大出入,加之信息技术运用力度不足,教育信息化优势并未体现,导致学生毕业之后无法适应现实社会,与社会实际存在明显脱节。[4]
(三)教育信息化模式不够完善
有效性是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要求学校与教师充分探索科学的教学目标、完备的教学方式,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的融合奠定基础。然而,在国际贸易专业,由于专业课程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做教学辅助,学生则较难理解贸易中的各项工作流程,不利于专业知识学习。但是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板书式教学模式,偶尔借助多媒体进行视频放映,对信息化教育方式创新性不足,学习监测系统、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软件还未运用于高校实际教学中,致使教学有效性提升存在较大困难。此外,教师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实践性的课程内容也未采用智能实践技术,智能场景模拟、贸易对话实训等方式运用程度不足,并未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性功能。
(四)缺乏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团队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队伍需要重新建构教育教学目标,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自身力量带动教育改革走向正轨。然而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中对教师素质培养与教师人才引进机制存在较大漏洞,致使大多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模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长期处于课堂主导性位置,缺乏明确定位,使得学生主体性地位被忽略。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便从事教育工作,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另一部分教师是在校时间较长,习惯于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智能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存在一定困难,甚至存在形式化现象。整个队伍中缺乏双师型教师,导致教育信息化难以全面开展。[5]
四、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信息技术在大学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为现代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从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运用的有效性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需要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及时引进信息化教育内容,创新信息化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智能化的良好学习环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按照专业区分了教学方向,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需求,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首先,教师在平时教学管理中,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中,根据系统提供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以及情感问题等,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引导工作,以缓解其学业、就业和情感压力。比如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教师可根据智能机器中建议的方法,为学生单独设置教学计划,并给予其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自信。其次,高校还可引进先进设备,比如学习智能监视器、试讲机器人以及自助图书服务器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利用智能机器,为学生创建信息化学习平台,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和设备进行学习,实现全方位育人理念。[6]
(二)及时更新信息化教学内容
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最终的落脚点应当在教学内容变革之上,即高校及教师应当主动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新变化,合理规划和安排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全力开展内容革新。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教师可将这一专业中的所有年级教材内容录入智能机器系统中,按照教学条件与院校学科特色、不同年级与学生学习情况,将教材课程内容从简到难进行穿插设计,保证学生学有余力。或者在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课程内容中,教师可利用智能机器为学生设置理论课程学习计划与实务模拟场景,比如安排学生与智能机器进行商务谈判、贸易结算等实务内容,为学生创建实践学习内容。此外,有条件的高校还需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为学生定制一批小型智能学习机器,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需求。
(三)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
当前,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有效性。对此,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元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画教学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具体而言,教师可按照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每一章节的不同内容,制作不同的动画,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比如理论性较强的可选择广告动画,实践性强的内容则选用真人结合动画的类型。其次,教师还可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将教学内容输入到机器中,在课堂中要求学生按指令完成教学任务,如此既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质量,对于教学有效性也具有助力作用。
(四)加强信息化师资团队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此,只有加强信息化师资团队建设,才能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打好基础。首先,教师自身需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积极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多加交流,了解学生平时对信息技术的内容的熟悉与运用程度,然后课下积极搜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内容,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将其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如此能够与学生形成共同的信息化理念,能够在教学中保持与时俱进。[7]其次,教师平时还可参加校内校外举办的各项计算机培训、信息技术参观等活动以及教学信息化工作交流会,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信息化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师资团队建设提供助力。
五、结语
当今信息技术多元化发展为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了极大便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信息化学习平台,还丰富了高校信息化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国际贸易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使该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切实提升,需要高校教师以教学改革为基础,更新信息化教育内容,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加强信息化教师师资团队建设,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提升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提供实践指导,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提供信息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