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一边
2020-01-08黄光新
黄光新
(湖北省松滋市斯家场小学 湖北荆州 434211)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家里表现,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我们家访走进了乡村,走进了农家。
一、单亲学生
星期天的上午,我们走访来到了旗林村放牛坡山的那一边,本村四组张子琪的住家。刚下车,小子琪就拉住班主任易老师的手,像是迎接久违的亲人回来。我们一进屋,她就搬着小椅偎依在易老师身旁,显得那般融洽。她外婆一边给我们沏茶,一边讲述着小子琪的家庭背景。
张子琪从小父母离异,她跟妈妈住在外婆家。父爱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飘落到山的那一边,也许再也找不回来。有时一个人在家里与小猫相伴,与玩具相随。小子琪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就是跟家里人也言语不多。
自从踏进了斯家场小学的大门,老师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们主动和她交往,特别是欢快的大课间活动,孩子们小手牵大手互动,她的脸上时常有笑容的出现,她时常跟家里人说,学校是她另一个快乐的家。老师跟妈妈一样亲热,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
子琪的外婆接着说;小子琪在家像一只孤雁,在学校就像一只快活的小鸟。她现在跟同学们在一起游戏,一起唱歌跳舞,她们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是学校这个大家跟她带来心灵的愉悦,是老师和同学们使她变得活泼大方。这些是我们这个小家庭无法做到的。
感谢老师们,感谢斯小这个温暖的家使我们的小子琪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易老师也向家长介绍了张子琪与同学们友好互助,学习十分努力的表现,家长点头微笑。
没有真切的感受,很难理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含义,班主任易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尤其是这些单亲孩子,家庭特殊的学生,她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把妈妈的爱倾注在她们身上。她把班主任工作做得细致入微,像护士创始人南丁格尔那样把满腔的热情、火热的爱献给了自己的事业。
二、进步的孩子
我们从旗林村驱车回转,来到镇街道的中心,走进摩托车修理师傅王军的家,学生听到老师的说话声,急切从楼上下来向老师问好。他妈妈一边接待我们一边满怀激动地说;我们的小昊洋在班上开始是个无名之辈,刚进校并不见长。一个月过去了,我们发现他的拼音非常过关,数学也跟得上,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就像看到华灯开始亮起,越来越有光彩,越来越令人满意。他在家经常把课文读给我们听,那声音,那语调还真是那么回事。我特别喜欢听他读《升国旗》和《明天要远足》,那读书声令人好满意。我们家长经常与学生一起读课文,他比我强,他还常常纠正我读得不准的音调。我们的内心十分满意,他的进步真大!
易老师,以前我只是认识您,我的孩子进了您的班,我才知道你们老师真不简单,您真还有两把刷子,刷出了学生的进步成长,也刷出了我们家长的笑脸。
易老师感谢了家长对我们老师的认可,也交流了王昊洋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含笑点头,喜上眉梢。像王昊洋这样进步很快们学生,班上不乏其人,有好多家长也同样感受到了自己的学生真的不错,他们体会到了整班学生前进的步伐,体会到了那迅猛的来势和非凡的阵吼。
三、优秀的家庭
快到中午,我们翻过小堰垱,到了杨家溶的一个小山嘴,一栋小洋楼格外别致、美观,这就是副班长文俊哲的家。
家长见到教师,就像见到外地打工回家的亲人,他们给我们端来水果,送来广东梅州的葫芦柚,盛上赣南脐橙,烤上自家的紫薯,家长的盛情让我们的嘴巴忙不过来,家长一边招待我们,一边拉起了家常;我们的小俊哲是孩子中最优秀的那一批,他在家不玩手机,看电视有时有度。他的字写得像印板印的,一个个,一行行工工整整。感谢老师耐心的辅导。他时常把学过的每一篇课文读给我们听,我最喜欢听他读《雨点儿》和《青蛙写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读得像个小播音员。我们有时一起比赛读书,他的太太当评委,往往是他的得分比我高,这就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有一次,小俊哲问太太;爷爷这次明明比我读得好,为什么他的得分比我少。太太说你爷爷习惯不好,他既喝烟又喝酒,扣了两分,我们的小俊哲呀连手机都不玩,行为习惯优秀,加两分,这不就爷爷比你少了。三个人笑成一团,其乐融融。
家长说;小俊哲有时邀爷爷跟他一起读书,爷爷就是再忙,也会停下手中的活儿,跟他合作。他爷爷说,学生的成长比家庭的什么事都重要,学生就是我们家庭未来的希望。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没有!
他还说小俊哲在家里很懂事,有时做点家务,有时跟电视学跳舞。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拼音过关了,不认识的字难不倒他。
易老师也向家长介绍了他不仅在学生中起带头作用,还是班主任的好助手。一席话,家长点头心折,脸上充满了微笑。
我们告辞了文家,这次家访使我想到;一个优秀学生的背后就有个优秀的家庭,还有那明理、豁达、大度的家长。
四、走访中的意外发现
在不停的走访中,我们发现家长们对易老师语文低段教学评价很高,尤其对她的班级管理,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加认可。是呀,易老师所在的班级经常红旗不倒,先进不落,她在班级管理上下了一番苦功。她在家长的心目中就是一颗不落的明星。如果说熊猫是我们的国宝,那么易老师就是我们斯家场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校宝”。她所带的班级每次大考小考,都是十分出色。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曾经当过和正在当一年级班主任的老师,曾经教过和正在教一年级的老师,她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又往往忽视在大家的视线里,她们想方设法解决班上纪律上的困难又被大家察觉不到,她们整天泡在教室里管理学生,批改作业弄得嘶声哑背,长期咽喉发炎,教学中的苦和累是你在平静安好的时光里不曾想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年级最难教,尤其纪律最难管!这也是家长不曾了解的。当有些家长过分苛求我们老师的时候,也请您多一份体谅。
易老师曾说她喜欢教低年级。一年级很不好教而又甘于教一年级,更能彰显她妈妈般的胸怀与南丁格尔一样的风采!
在连续的走访中,我发现易老师的口才相当好,三言两语就跟家长把距离拉近,她的每句话都很贴家长的心,这也是她班主任工作中真情实感的流露。在不停的走访中,我们越南河山涧,跨北河溪流,穿洛河水道,登鸡笼观蜿蜒的山径,踏金坪坎坷小路,与杨家溶岩山上的晚烟擦肩,我们发现了山的那一边多彩的生活画页。
在闪光的背后,我们还发现学生生活的另一面;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动态与在校表示是两幅面孔:他们不服爷爷奶奶管教,把家长说话当耳边风,在家硬性,脾气不好;有的谎言成堆,做错事从来不肯认错。到了星期天像脱缰的野马看不到踪影,这也让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带他们好为难。爷爷奶奶对他们重不得,轻不得,尺度难以把握。这些现象并不少见。
五、走访后的思考
走访归来,我们又陷入沉思:怎样让这些孩子在家尊重家长,尊敬老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少年?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且事不宜迟。
我们带着山的那一边的发现,把这些生活的画面渗透到我们的品德与法治课堂,融进我们周三的主题班会,同时使我们的生本教育有了新的构想。
我们将不断地走访下去,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跟踪学生的动态,发现缺点,及时沟通,适时交谈,让学生成为一个行为习惯优良,心理健康,活泼向上的好少年。
山的那一边为我们拓展了一页页生活画卷,为我们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寻找提供的切入点。积累的画页,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将它变为新的能量,转化成一束光,伴着孩子们成长的路,走向未来,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