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物理化学的教学难点及实践探索

2020-01-08徐敏敏姚建林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专业课课程体系

徐敏敏 姚建林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江苏苏州 215123)

在高校理工科中,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以物理的原理及实验技术为基础,寻求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和发展化学的相关理论、实验方法,探索和总结出其中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1]。化学学院的学生,学习好物理化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门逻辑性强、数学推算多,知识概念抽象的课程,老师如何教会教好,有很大的挑战性。

一、课程思政融入物理化学中的难点

(一)课程体系

在我国,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思政教育都是以思政课程为主,比如在中学,有政治课,而到了大学,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等课程。而专业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通常是以教授科学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在自然科学课程中极少有思政内容涉及,两者可谓“井水不犯河水”。事实上,就是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两张皮”的问题。然而,现在要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其中,必然要打破固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及惯性思维,而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教材设置

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不仅是物理化学,几乎每一门理工科的学科教材中,均只有专业的内容,思政的内容几乎为零。现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无法从教材中获得相应的思政内容,而一部教材从编写、校验到出版发行直至订购采用,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发掘相关思政内容,并有机融入课程。

(三)教师知识储备

理工科的专业课教师,通常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功底。然而,由于“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存在,专业课教师通常不管思政教学,短期内也很难一下迅速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这就给课程思政的融入带来了困难[2]。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不断加强思政学习,多关心国家的时政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设计好自己所教的课程。

(四)学生接受状况

与老师相同的是,学生接受的教育也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分开的,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因此,学生也同样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专业课上仅传授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此时如果在专业课上引入思政内容,学生或将引发短期内不适应的状况。教师教好是一方面,学生能否接受是另一方面,这当然需要时间去消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之“盐”融入物理化学之“水”。

二、物理化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实例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一)热力学

在热力学的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状态函数,包括内能、焓、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茨自由能等。状态函数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其变化值只取决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我们常常用十六个字形容状态函数,即“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在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入人生观的教育。假设现在各位同学还处在始态,而人生目标是终态,那么,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并非只有一条直线能够相连,还存在着千千万万条曲线,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生活的轨迹不止一种,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换个方式,换条思路,或许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成功。

(二)动力学

在动力学教学中,会涉及速率控制步骤这样一个概念,通常是指在一个基元反应中,速率最慢的基元反应控制了整个总包反应的速率,也就是说整个总包反应的速率由最慢的那个基元反应所决定。在此,我们会联想到在管理学中也有类似的概念,即木桶效应。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在各位学生以后走向社会中,在服务的公司团队里,必然有人能力强有人能力弱,决定整个团队战斗力的不是能力最强的人,而恰恰是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那位。因此,无论在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中,要教育学生努力奋进,不做制约团队的那块短板。

(三)胶体

在胶体这一章节中,会引入布朗运动这一概念。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究其本质,是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使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液体分子的碰撞,微粒的运动方向不断地改变,作出了不规则的运动。由此可见,微粒的行为深受液体分子的影响。通过此知识点可以教育学生,我们人类社会也都在相互的影响之中。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在一些公共场合遵守社会公德。比如,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因为我们每个个体的行为都在影响着周边的人群。比如,大声喧哗会影响需要休息的人,而抽烟又会导致身边的人吸二手烟等。

三、结束语

最新的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督促着高校全方位的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因此,作为一名物理化学教师,我认为将课程思政融入物理化学迫在眉睫。高校需要努力在课程体系、教材改革等方面下功夫,高校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站位,积极探索所教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希望能在不断的摸索中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专业课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一)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二)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三)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