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策略
2020-01-08陆玉佩
陆玉佩,陈 玲,2
(1.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2.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的日益多元化,极大增强了传播者与受众的交互性。强大的技术手段使海量化信息的承载功能越来越强,最大限度实现了资源在线上和线下的共享。同时,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日益壮大,网民可以不局限于时空限制,自主表达、传播和互动具有个性化的意见、观点和看法。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青年学生网民数量占据三分之一。”[1]青年学生群体无疑成为网民中传递信息的“喇叭口”,也是网络社会利益诉求的“集散地”。目前,青年学生的网络舆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透析网上舆论背后的风险,积极引导网上舆论的正向输出,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增强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舆论的新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新媒体作为新的媒介方式使信息资源的传播体现出海量化、碎片化和虚拟化的特点,这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网络生活。青年学生的网络舆情从舆论的关注点、舆论的表达方式以及舆论群体层级都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网络政治参与度日益升温
随着当前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平台类型逐步多样,功能逐渐完善,主流媒体不断发挥着其在网络舆论中的主导功能和引领作用。青年学生积极利用主流媒体平台了解时事政治、参与时政话题、关注热点信息,表现出对政治生活极大的兴趣。从网络舆论发展中形成的“小粉红”群体到共青团员主动参与政治学习,再到青年学生主动宣传政策方针,青年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感和参政欲。在网络生活中,青年学生讨论政治生活的话题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从疫情发展到志愿服务,从国外舆情到国内复产复学,关系到国家大事的各个方面都引起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这也说明主流媒体平台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认可,并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舆论表达方式新潮
新媒体时代使“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皆为传播者”,青年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表达思想和观点的平台更为多元,表达方式更加随性。一方面,从摸索QQ、博客和撰写发布个人情绪到使用微信、微博以表达个人诉求,再到玩转bilibili、抖音、快手,尝试利用新鲜表达方式,青年学生总是善于运用新渠道,谈所感、畅所言、聊所获。另一方面,与过去晦涩、乏味的传统用语相比,当前青年学生在网络社交中善于运用“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网络用语进行舆论表达。无论是“蒜你狠”,还是“柠檬精”,亦或是“动漫圈层中‘大丈夫’‘233’‘hhhhh’等表达”[2],都使舆论表达方式变得愈加趣味十足,这更体现出青年学生群体的话语表达特点。
(三)网络舆论“圈层化”现象凸显
网络社交成为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重要交往方式。目前,在网络上建立一个虚拟化信息的传播环境,构成的虚拟社群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在网络上寻求志同道合的人群成为朋友,因“趣”成圈。90 后、00 后青年学生参与兴趣爱好广泛,参与圈层种类多样。青年学生通过看朋友圈,透过圈层过滤、筛选和编辑信息,获取自身本来就认同、关注的新闻和评论。所以不论身处何处,青年学生都会受到圈层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圈层讨论特定的事物。青年学生在各个圈层中发表符合圈层信息的内容,表达的利益诉求和信息传播大体一致,也就是说青年学生的生活圈层就是自己对世界认识的边界,若超出圈层内部安全区,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从而使网络舆论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二、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舆论面临的风险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是“宝库”还是“魔盒”主要取决于网民自身的思想素质以及网络环境。不可否认,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平台推动了青年学生网络社交,拓展了交往和利益表达的渠道,便于展示“真实自我”。同时,互联网资源丰富了青年学生的认知,开阔了其思考问题的视野。但我们也要看到,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尚不成熟,加之复杂难控的外部网络舆论环境,更增加了青年学生网上舆论的风险,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造成了一定困扰。
(一)网民心态的非理性和从众化
海量和碎片化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会使身处网络舆论环境中的青年学生无所适从,极易产生非理性化和从众化的心态。其一,青年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舆论中虚假信息的蒙蔽或干扰,从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出现内心彷徨和疑惑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极端心态造成恶性事件。如在涉及“钓鱼岛归属”“香港事件”“台湾问题”等社会舆论中,别有用心的媒体故意制造不真事实,扭曲是非,企图对青年学生进行诱导,使得青年学生对事件的处理态度和评价标准出现偏差,从而产生偏激情绪。在一些涉及热点、敏感、突出性话题的社会舆论中,如“孙志刚事件”“肖战粉丝A03”“徐可欣言论”等也引起了部分青年学生的“暴力围观”,甚至借此机会刻意宣泄个人不良情绪,造成群体性突发舆情事件。其二,青年学生在“圈层化”的网络生活中,易被圈内群体的言论影响,害怕被孤立、被排斥,从而选择隐匿个人观点,追随圈内意见领袖。不论是过去的大V 统领的舆论场,还是现在小众的“圈层化”,都体现出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引导力不足以及跟风随大流求安稳的心理状态,同时害怕圈内群体抛弃,极易产生“边缘群体”“沉默的螺旋”效应。青年网民群体的非理性化和从众化心态使网络舆论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是影响当前网络舆论有序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舆论内容的娱乐性和庸俗化
现阶段青年学生学业压力大,为了释放自身压力和情绪,青年学生会选择参与互动性、娱乐性强的网络话题,以慰籍心理、缓解学习压力、获得短暂的开心和满足,使得青年学生网络舆论内容呈现娱乐和庸俗化特点。第一,网络亚文化的兴起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推波助澜,青年群体作为泛娱乐化庸俗化文化产品的主要体验者,他们对网络直播、影视游戏、明星选秀等网络亚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并因此深陷泛娱乐化庸俗化网络亚文化的包围之中而不可自拔。[3]如横跨音乐、影视、选秀各领域出现的“中国有嘻哈”“陈情令”“青春有你2”等节目,吸引青年学生关注的同时,也出现了“李小璐PG1 出轨”“王一博、肖战撕番”“申冰交友问题”等事件。青年学生易受娱乐信息施加影响,使得青年学生网络舆论内容呈现娱乐性的特点。第二,青年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参与者。看到明星的爱恨嗔痴、网红的纸醉金迷、戏说内涵英雄、传播低俗言论、暴力刺激游戏都会使青年学生沉醉于消极的网络亚文化圈中,舆论内容变得更加庸俗化。在使用浏览器进行阅读信息时,偶尔会跳出“黄色漫画”“棋牌赌博”等页面,刺激着青年学生的神经,使得青年学生网上舆论内容呈现庸俗化特点。
(三)舆论环境的难控性和复杂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网络舆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网络媒介成为舆论传播和发酵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和新型媒介的交互性、便捷性和隐匿性,使得网络中舆论环境呈现难控性、复杂化的趋势。一方面,难控性是指在网络社会中的青年学生借助新媒体背景下的虚拟身份借用虚拟形式对所持观点和态度进行集中表达,人们对于网络背后的人群毫无了解,也无法对公民行为是否恰当做出有效评估,如出现“舆论反转”“后真相”等情况,网络舆论的不可控性进一步增强。加之网络舆论中,青年学生参与网络人数多,转载量大,易变性强,这也导致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控制难度高,给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方式增添了一抹神秘性。不断向公众传递的各种价值观念和使用娱乐性文化输出方式引导受众接受各类网络舆论内容,掩盖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客观上又使得网络意识形态舆论斗争变得更为难控。另一方面,网络中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的网民,面对网络舆论各有主张,各种思潮多元碰撞、竞相释放都会使网络舆论变得更为复杂。无论是青年学生借助新媒体平台将获取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后向外进行传播,信息通过网络传递至各个角落,和原有信息传递的固定、单一性的平台来说,传递更加随意自由,这将造成网络信息在传播中变得更加复杂;亦或是青年学生面对“爆料”“内幕”等页面,青年学生控制不住猎奇的心理,点击“标题”进行关注、评论,青年学生容易成为“键盘侠”“标题党”。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舆论内容,使一些青年学生容易受其迷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若青年学生任舆论内容左右,萎靡之风将会在网络之中飘荡,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使得青年学生面临的舆论风险越发放大,舆论环境也会更加复杂。
三、青年学生网络舆论正向输出的引导策略
2016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4]青年学生的网上舆论内容需要引导,网络文化需要培育,网络环境需要净化,只有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网上舆论正向输出,才能不断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增强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
(一)筑牢红线,坚守底线思维,拒绝“资本”操控力量
青年学生受到各类社会思潮影响在网络发表个人见解,其用自身行动参与到网络政治生活中来,用言语表达其对某一制度的认同和信任。因此,针对网络舆论问题,必须严格加以管控:一是要制定舆论底线,确保网民有法可、有法必依。“底线标准内容主要有:维护政治安全是根本,传播正能量是方向,加强法治建设是关键,夯实文化安全是重点,引导社会思潮是要务,包容非意识形态内容是要求。”[5]二是要正确对待网上舆论,要发强声,站稳政治立场,加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认同感,传递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三观”。三是要精准打击网上不良舆论行为。如面对网络空间中西方媒体传递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观点,我们切不可盲目听信,沉默不语;若西方媒体借助“资本”向青年学生进行利益渗透,我们切不可失去定力,应坚决拒绝资本的威逼利诱,立足本心,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建设“高地”,在抵制错误舆论和观点的同时,要始终强化自身网络舆论职责,当好网络舆论的“把关人”。
(二)多措并举,重视利益诉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网络是虚拟的,参与网络之中的人是现实的。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虽有很多积极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的负面因素。若是不对网络环境加以管控,没有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为此,要多措并举,鼓励正向发声,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作为政府要开拓网络舆论新局面,需要进一步改善网络空间环境,对网络中出现的复杂、恶意行为进行管控,同时借助新媒体手段规范网络行为,管控信息发布渠道和质量,确保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舆论环境。作为媒体要坚守本心,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警钟长鸣,保持高度清醒,拒绝以讹传讹,维护网络安全,杜绝负面消息在网上的散布以腐蚀青年学生。作为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主流的校园网络舆论阵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正面引导,积极培养有强烈爱国情操的青年学生成为校园意见领袖,提升校园网络舆论的质量,让正能量的舆论占领校园舆情的主要阵地。
(三)居安思危,鼓励正向发声,拓宽舆论发声方式
网络舆论话语体系面临多种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挑战和冲击。多元价值观的形成会衍生出许多异质文化,青年学生很可能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或者思维观念。对此,作为政府要坚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抓住时机,找准角度,把握网络舆论风向,让青年学生敢于发声和善于发声。如倡导和鼓励青年学生使用新媒体发出正能量,传递好观点;开通社情民意专线,及时了解青年学生所想所需,保障其发声制度等等。作为学校要重视将网络舆论的显性引导和隐形渗透相融合的方式,要主动、勇于和善于正面发声,借助学校的权威发声对青年学生进行网上舆论引导,强化青年学生主题教育。作为青年学生,要确立正确信仰观,居安思危,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被利益所驱动,做到在校园网络舆论中能发声、发好声、常发声,用行动彰显爱国情,写好中国故事。
(四)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力量,构建监管引导新格局
对青年学生实施监管、引导时,需重视网络舆论监管与引导力量。一方面,实施网络监管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统筹资源,打造网络舆论新方式:一是作为网络监管部门面对各类复杂舆情、传播的多样议题以及新媒体特有的传播方式,要搭建系统完备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将传统监管方式与网络监管方式相结合,整合多方资源和信息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政府要努力培养理性网络信息传递的“喇叭口”“把关人”。2020 年3 月出台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凸显了政府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管信心与举措,约束了网民行为,改善了网络监管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引导着网络舆论监督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二是作为网络编辑人员要强化个人职业修养,发挥专业优势,传播正能量、新思想,强化网络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三是作为学生要强化责任、监督和自律意识。青年学生是网络舆论的主力军,只有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舆论所呈现特点,培养自身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在发表言论时辩证思考,遵纪守法,抵制有害信息,才能推进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面对网络上话题分秒更迭、各类事件此起彼伏现象,要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一是政府要掌握舆论的主导权,抢占舆论先机,争当舆论事件的第一发布者,权威发布者。遇到问题,实事求是,拿出实证,直面问题,满足大众的知情权。二是教育部门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念。结合青年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同时,教育部门面对青年学生出现问题,要积极回应、耐心解读,寻求最佳解决办法,化解青年学生非理性情绪。三是培养青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发挥青年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舆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