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与时代意义

2020-01-08

喀什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念时代发展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3)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发展历史方位和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深刻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多元,内涵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加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需要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习近平依据新时代发展特征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适时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深刻阐述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他强调,“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在理论渊源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下的运用诠释和创造性发展,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蕴,是党在新时代下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作为党的执政理念,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合乎人民的价值诉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唯物史观基础

(一)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彰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地域发展差距和供给不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仍有数千万人口处于贫困之中,物质财富占有的不平衡也导致了人民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习近平从社会意识角度提出“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3],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当前存在问题的现实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创新发展观念,习近平的共享发展理念,顺应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坚持与时俱进,为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

(二)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彰显了社会意识历史继承性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习近平的共享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历程,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享发展思想。

1.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享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少数资产阶级占支配地位,他们无偿占有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这种少数人独享劳动成果是造成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原因,无法实现全体人民共享。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全面共享的新阶段,在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劳动者各尽所能、共同劳动、共享社会成果,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随着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个体家庭就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务变为社会的事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情;社会同等地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习近平关于教育、医疗等方面强调人民共享的思想正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享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对党的共享思想的经验总结。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平均主义思想,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共同富裕,“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5]。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共同富裕之路,这是共享发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江泽民在领导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实践中,明确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了对共享发展思想的科学认识;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丰富了共享发展思想的内涵;习近平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对共享发展思想进行了深化系统阐述,提出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彰显了人民主体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这一作用过程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仅注重发展,更注重为了绝大多数人民而发展,“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一个基本内核,人民始终处于核心位置,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二、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辩证法基础

(一)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凸显了辩证法的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习近平以矛盾观阐释了共享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深刻认识共享发展对立统一的辩证性。

1.共享发展是共建与共享的辩证统一。

共建与共享本身是一对矛盾,意味义务和权利,二者是对立统一的,需要我们善于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性,反对将共建与共享相互割裂的错误认识。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共建和共享两者紧密联系,共建的过程和共享的过程相互统一于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践的全过程,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方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没有人们的共建,就不会有财富的增长,共享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另一方面,共享是共建的终极目的。没有共享的目标,就割裂了发展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只有充分发挥全国各行各业人民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人参与,提高全体劳动者、企业家、领导干部等在共建共享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推动各个领域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各方面的建设,保障人们公平地享有各方面的成果。

2.共享发展是重点与全面的辩证统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享发展进程中,每个阶段会遇到各种问题,面对现实中各种问题,我们要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一方面,要抓重点。在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发展涉及到的各领域需要分清主次、抓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共享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造人人公平、共享的机会。另一方面,坚持两点论。共享发展涉及的民生、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等各方面问题是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要保证各方面协调发展,才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甚至是全球共享,需要全面考虑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等不同人群的需要,保证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共享发展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共享发展成果不是均贫富,而是坚持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1]一方面,共享发展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即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使得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共享发展要加强提高社会发展效率。只有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才能为全民共享创造丰富的物质基础,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全民共享,实现社会公平。

(二)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凸显了辩证法的联系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6]。联系是客观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人们不能随意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习近平以普遍联系观点揭示了共享发展的逻辑关联,要求我们科学、全面地认识和对待共享发展关涉的多方面联系。

1.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人民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应在整体发展中把握共同发展,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7]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注重发展的整体性,采取多种措施照顾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全体人民的合法权益,让全体人民平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是个有机统一体,各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各自都发挥独特的作用。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共享各方面建设成果,在有机关联中把握共享发展。因此,这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推动各个领域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各方面的建设,保障人们共享各方面的成果。

(三)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凸显了辩证法的运动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5],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1.共享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共享发展是渐进的共享,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国的共享发展还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发展模式,虽然西方国家社会共享的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但由于其社会性质的差异,我们不能完全模仿国外,应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共享社会。因此,要正确认识共享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共享发展是人类历史一项伟大的系统创新工程,在新时代下,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共享发展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持续地推动共享发展,让人民对共享发展充满信心。

2.共享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过程,共享发展同社会发展过程一样,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共享不可能一步到位,共享水平的提高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在经济社会条件还未成熟时,人们只能享受有限的共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断提高共享的范围,扩大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全面共享。

(四)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彰显了辩证法的系统整体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整体,自然界的事物从小到大,人类社会的国家、民族、家庭等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统一整体而存在的,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各个部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兼顾到全方面、整体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这种整体性发展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1],这些共享发展思想的提出,呈现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强调要顾全大局,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实现科学发展。

三、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系统论述共享发展理念,标志着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走向成熟。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科学理论,还应该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必须服务和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将共同富裕理解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建共享、全面共享、全民共享,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目标即共同富裕实现了耦合,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归宿,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念保障,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一)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从社会主义的词源来看,社会主义的词根social出自拉丁语,本身就有共享的意思。空想社会主义作家描绘的乌托邦和“太阳城”描绘的就是一个人人平等、共同生产与劳动、全民共享社会财富的社会。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进一步阐释,与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立足于新时代下国际国内背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1]这种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有助于不同国家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通过协商来调节彼此的利益争端,诚信往来、寻求共同点,建立良好可持续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战略发展理念,从而形成更加公平更加正义的国际环境。总之,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倡导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在共享发展机会中维护和发展各自的国家利益,这种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引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目的就为了建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康,人民共享的小康,使人民生活质量迈上新台阶,充分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理念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和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总体上处于扩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提出共享发展思想,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消除收人分配的不公平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共享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提出了人民共享发展的时代课题,共享发展理念呼应时代课题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念保障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9]实现中国梦实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全体人民秉承包容之心,汇聚中国力量,正确对待差异和矛盾,形成全体民众是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享发展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新境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认为人类整体命运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价值,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它超越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的差异,主张共同面对全球问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念保障。

猜你喜欢

理念时代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