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对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影响探究

2020-01-08次仁卓嘎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群众素养信息技术

次仁卓嘎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拉康镇人民政府 西藏山南 851200)

群众文化的含义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利用文化活动和文化作品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形式,其主体为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平台和契机,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文化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我们进一步来探究信息技术对群众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提高了大众的文化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大众文化的素养,丰富了人们在工作之余的生活,让群众能在生活中享受乐趣,放松自己,陶冶自己的情操。信息技术为群众提供了获取文化的平台,通过提高群众文化作品的质量,与此同时,也提升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群众既可以在文化中熏陶审美,增强自我的文化底蕴,也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加强文化的作品的欣赏能力。信息技术让大众参与到了文化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对于身心的满足和素养的提高都有巨大贡献[1]。

二、带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精神文明的提升,也可以带动经济和物质文明的增长。信息技术创作的文化产品,既可以吸引受众,又可以在文化工作的相关行业中带动形成新的生产链,发展成为新的商机,比如,很多文化产品中带有商业性宣传,既可以发扬群众文化,又可以推销商业产品,从而推动物质与精神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随后,在商业需求和文化需求下,又促使信息技术的提升,来满足更高要求的商业发展,使社会获得更高水平的提升。

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生活氛围

信息技术让人民群众在工作外可以利用群众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不仅能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也可以让兴趣爱好相同的个人集成团体,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圈,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的氛围。例如,爱好古代服饰的人们通过汉服的展示,形成自己的文化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他们懂这里的一些规则,遇见“同道中人”相互鞠躬来表达友好。中国以华服为美,通过复兴汉服,国家也关注到了这种文化形式,并表示支持,得到了汉服爱好者的广泛认同。由于社会主流思想占主导,所以信息技术提供的大多数都是健康积极的文化内容,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健康的文化作品,这有利于促进群众精神的良性发展,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

四、造成群众文化面临严峻挑战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技术的普及与更新,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再单一,信息技术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大众的艺术创新手法,但是也使传统的群众文化受到了冲击,信息技术也加强了其他的娱乐方式,群众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的群众文化产品也呈现出质量不过关、内容低俗等情况,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的产品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避免群众文化在发展中被淘汰。

五、促进了文化需求的多样化

信息技术的出现,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精神境界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群众对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想要通过信息技术把原来单一的群众文化变为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信息技术对提升群众文化产品的质量有重大影响,它也促进着社会群众文化工作水平的提升,提升了社会的创新能力。

六、打造了群众文化发展的载体

传统的群众文化受到地域、天气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群众文化提供了灵活的载体,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平台,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比如,传统的棋牌麻将等娱乐游戏,一般通过茶馆的方式提供给群众,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普通群众在网络上也可以实现娱乐的目的。人民群众对广场舞活动的参与,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学习,不再拘泥于广场的形式[2]。

七、导致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的提升为大众创作文化产品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让参与创作的人员队伍壮大,因此在质量上显得参差不齐,导致生产的群众文化质量不一。对此,我们可以对文化工作者进行培养与训练,并在不同时期对其进行考核,保障产品质量过关,做好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输出,从而促成群众文化活动的高层次涵养。

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我们要合理掌控,在信息技术推高的同时,促进群众文化不断提升,我们仍将继续打造对文化产品素质的高要求,确定群众文化的发展方针路线,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创造积极健康、优质、向上的群众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构建社会精神,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群众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多让群众咧嘴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