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病“三部曲”

2020-01-08胡大一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手术费药膏三部曲

文/胡大一

我十分尊重的一位在医学院校工作从教多年的老师,不久前鼻翼上长了一个突出皮肤的包块,到自己任教的一所大学附属医院挂号看病,担心医生病人多,太忙,特别选择下午3 点半左右去,心想病人可能不多了,医生会多些时间沟通,没想到就诊时与医生对话时间不足3 分钟。患者问医生:“这个怎么治?”医生答:“切掉!”患者问:“不切行不行?”医生答:“不行!”患者问:“有没有其他治疗办法?”医生答:“没有”。说到此,患者无语。此后,这位老师又挂了医科大学的另一家附属医院的专家门诊,沟通的经过一模一样,毫无二样。只好认可,交了900 多元预约手术费。

因手术不需急诊,老师先到外地开了个学术会。开会期间,老朋友给推荐了当地一位老医生看了一下,老医生说不需手术,建议用一种药膏。老师回家后,用药膏一周左右,包块完全消失了,900 元手术费也不退了。

这是在医学院校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教师的就诊经历,更何况一位普通患者?

医学不仅要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守牢“不伤害患者”的底线,而且要让患者从走进医院大门—挂号—就诊—住院—治疗—出院的诊治经历感受到温馨与温暖,这正是要坚守的传统,不是唱患者利益至上的口号,而是让患者真正体验到应有的被尊重。还要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同样疗效,应选择更低成本、更少创伤的诊治手段。这三个维度的统筹兼顾就是价值为导向的医疗——Value-based medical Care。

再简单的病,三言两语也是看不好的。与患者共情,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需要有充分时间“话疗”沟通。

我学医从医半个多世纪,总结出一看病情,二看心情,三谈生活工作经历和性格的看病“三步曲”,不仅患者满意,自己当医生也有价值和成就感。

医生看病要体贴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感受,答疑解惑要耐心。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猜你喜欢

手术费药膏三部曲
以仁心仁术,筑爱心之美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深圳果农卖3万斤“救命荔枝”
当我站在你的病床前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手术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