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者人文心

2020-01-08和新颖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同理医者老先生

文/和新颖

一位具有临床思维的医者,若想做好医疗服务,让患者就医体验感更好,除了精湛的医术,一定还要具备人文这只医学的另一只翅膀。

我们来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郑建杰教授的案例。郑教授所在的学科是医疗风险比较高的,但他从医三十年以来,几乎没有医疗纠纷和投诉。这得益于他总是能秉持和患者、家属以心换心的人文情怀。当郑教授刚刚晋升副教授,独立主刀手术时,有一次,郑教授要给一位70 多岁的老先生做开胸手术,他和患者、患者的儿子在办公室详细谈过病情和手术方案后,将患者和儿子送出了他的办公室。当他又忙了近一个小时,走出办公室时,看到患者老先生的儿子还在离他的办公室不远的地方徘徊着……他看懂了,走到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患者儿子身旁,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你放心,我会将您父亲的心脏当做我父亲的心脏!”听了这句话,这位儿子满怀感激地闭了闭双眼、点点头,放心地回病房去了。

郑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手术之后,老先生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三天三夜,除了吃饭和睡觉,郑教授都是亲自守在老先生床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后来,老先生“走了”,手术没有成功,当郑教授带着遗憾、伤心、还有些许担心被责备的心情走出重症监护室时,看到老先生的儿子一步走上前来,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郑教授,谢谢您!我看到了,您真的是把我父亲的病认真在治,我们不怪您!”

郑教授说,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总是坚持一个信念:“我无法保证把每一个病人都治好,但我可以做到好好治病,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病人!”

从这个案例我们得到启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帮助病人,这是医学的本质。

医学,是饱含担当和悲悯、深情和纯真的存在。如果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就抛弃了医学的本质。每一位医者和即将成为医者的医学生们,必须修炼自己具有高尚、丰富的人文情怀。在医疗服务评价中,给患者最好的感受就是“走心”的服务。医者人文心最基本要求是要具备“六心”。

仁爱心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

人性向善是“仁”的基本点。如果人的修炼达不到“仁”的境界,再美、再动听的语言也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具体而言,“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就不难理解什么是医德了。医德,实际就是医者的为人之道。社会需要的正是我们医者的本性向善和来自于内心的仁义道德。这是人文医者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同理心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写“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意即:看到患者被疾病折磨而痛苦,就像自己也有同样的痛苦一样,内心里深深地感到难受。以病人的痛苦为痛苦,以抢救病人为神圣义务,是孙氏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也正是同理心的最佳诠释。

同理心(Empathy)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理解与响应他人体验的一项综合能力。具体要求是:换位思考,易地而处,切身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感受,和同情有着本质的区别。

同理心是和他人沟通协作、建立信任和影响领导他人的基础。同理心运用的技巧表现在表情、语言和行为三方面。同理心运用的优点在于,能够拉近沟通双方的心理距离感,容易抚平对方逆反或激动的情绪。但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发自内心与对方感同身受而表达出来的情感。

作为医者,如果都能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为对方充分考虑,多多沟通,治疗过程中尽职尽责,绝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会理解和认可医生所付出的努力。郑教授的案例就是典型的同理心,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共情能力。

包容心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在工作当中,我们很多人说自己内心不够强大,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其实不是自己不够强大,而是我们自己不让自己强大。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态放得像水一样,去包容万物。大自然的气场是最强大的,当把我们的心态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是你感化不了,还有什么东西是你影响不了的呢?当我们用非常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患者的时候,患者也会被我们的博爱所感化。

赞美心

林肯说: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人人都需要,你我也不例外。可见,赞美对于人际交往多么重要。面对身心遭受折磨的患者,我们医者的肯定和赞美会给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

但是,赞美他人不是无原则的,一定要真诚、适度、有根据地赞美他人。要掌握好三种赞美之道:一是要实事求是,赞美要落到实处,不能有虚伪之嫌。二是要恰如其分,赞美要恰到好处,正所谓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三是要内容具体,夸人要夸到点上,善于从细节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夸得深入人心。

感恩心

在一些医院里,我们看到医生查完病人或护士给病人换完药,和病人告别的时候会说:“谢谢你在这么多医生中选了我,我不会辜负你”“谢谢你又给了我一个机会,熟练我的操作,让我的支架放得越来越顺畅”“谢谢你的配合!我们的操作很顺利。”正是因为有这些患者接受医者的服务,才让每一个医者得以不断成长。所以,我们要怀着感激的心情面对每一位患者。即使在从医生涯中遇到挫折,也要以感恩的心态看待挫折,因为每一个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尊重心

不论是130 年前定格于原杭州广济医院(现浙医二院)医患互相鞠躬的那一幕黑白的温馨,还是现代社会发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患儿父亲带着康复后的患儿来感谢救命恩人这一幕彩色的温暖,都体现了尊重和尊敬的魅力。

人文的核心是“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在: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尊敬之心,礼也!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都是人文的最重要内涵。

医者的人文情怀,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其源于医疗实践,也终须回到医疗实践中去,体现为医学人文关怀。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外,还要发自内心为患者提供精神、文化、情感的关怀,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如此,让患者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让医者有价值感、使命感、仪式感!

医者的工作是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而伟大背后一定有着真善美之心。那是一种力量,是信任,是希望,是爱,更是医学的全部意义所在。

让我们一起守护医者人文心,做医学人文精神的践行者。

猜你喜欢

同理医者老先生
绿洲里的老先生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100万只猫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