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父母语言暴力研究

2020-01-08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语言学暴力物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0 引言

暴力指以强制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是人类原始征服欲望支配下指向特定对象的侵犯与伤害。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根据施暴主体的不同,语言暴力可进一步划分为网络语言暴力、教师语言暴力和父母语言暴力等。

笔者根据对中国知网上有关语言暴力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在以上三种类型的语言暴力中,网络语言暴力的研究最多,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次之,而父母语言暴力却鲜有人研究。而且,已有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等角度展开,很少有人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对语言暴力现象进行分析。基于以上两点发现,笔者决定引入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分析为具体的分析手段,对父母语言暴力这一特定的语言暴力类型从它的特点和本质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引起社会,尤其是家长们对父母语言暴力行为的反思,为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乃至社会环境贡献一己之力。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始于Fairclough,旨在分析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揭示语篇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如何为之服务。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是一种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Halliday吸收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语言学观点、伦敦学派J.R.Firth的系统思想、人类学家B.Malinowski的语境思想、社会学家B.Bernstein的语码思想,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语言和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它的很多观点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观一致,因此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密切联系也是笔者选取作为理论分析框架的重要原因。

1 父母语言暴力的特点

1.1 非理性和情绪化

和其它类型的语言暴力一样,父母语言暴力同样具有非理性和情绪化的特点。以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发布的一则海报为例。该海报由三个不同的情境组成,每种情境下孩子身上都刻着父母对他说的话。

以情境1为例:一个失落的孩子拿着26分的考试卷,眼角下垂,神情紧张,看起来十分害怕的样子。身上刻着父母对他说的话:“你脑子让猪吃了吗?”“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该情境包含背景信息和父母语言暴力两部分。背景信息部分可分解为五个小句,分别为“(1)孩子是失落的”,“(2)孩子拿着 26分的考试卷”,“(3)孩子的眼角是下垂的”,“(4)孩子的神情是紧张的”和“(5)孩子是十分害怕的”。五个小句的参与主体都是这个“孩子”,共参与了一个“情感(emotion)”类型的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如(1)所示;一个物质过程(materialprocess),如(2)所示;两个“修饰(attributive)”型的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如(4)(5)所示。背景信息部分交代了父母语言暴力实施的原因是孩子考试不理想,以及孩子当时的状态是畏畏缩缩的。

父母语言暴力部分可分解为三个小句,分别为“(1)你脑子让猪吃了吗?”,“(2)你考成这样?”和“(3)你还有脸回家?”。三个小句的参与主体仍然是这个“孩子”,参与的三个过程都是物质过程(materialprocess)。第一个物质过程的“动作者(Actor)”是“你脑子”,“目标(Goal)”是“猪”,表示物质过程的动作为“吃”。猪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贬义色彩,不仅肮脏而且贪吃、笨拙、慵懒。猪以圈养为主,多以饲料为食。而在父母口中,却把自己孩子的脑子说成猪的食物,不仅画面残忍而且离谱,不符合事实,体现了父母语言暴力非理性的一面。第三个物质过程的“动作者(Actor)”是“孩子”,物质过程是“回家”,没有“目标(Goal)”,“有脸”作“环境成分(Circumstance)”,表示“回家”时伴随(accompaniment)的状态。家是孩子的归属地,“回家”是孩子的正当权利,受法律保护,而孩子的父母却因为孩子考试不理想妄图剥夺这一权利,并给孩子打上不知羞耻的道德标签,这种不留情面的语言是在孩子考试考砸的刺激下情绪化的表现。

1.2 压迫性和潜伏性

另外,父母语言暴力与其它类型的语言暴力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压迫性和潜伏性。中国向来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受封建礼教思想以及家长制作风的影响,一方面,父母觉得对孩子的管教乃至恶言相向都是为孩子好;另一方面,孩子也觉得与父母顶撞是忤逆和不孝的表现,往往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久而久之,就助长了父母语言暴力的形成和恶化。以在综艺《少年说》中的一幕为例:

一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结果,她妈妈冷冷地回应说:“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当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击的时候,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这个例子包含女孩和妈妈两人的对话以及说话时各自的情态。女孩的情态描写包含一个行为过程(behaviouralprocess)和一个言语过程(verbalprocess),两个过程的参与主体都是这个“女孩”。表示行为过程的动作是“哭”,表示言语过程的动作是“控诉”,并用了一个表示方式(means)的“环境成分(Circumstance)”“大声”来修饰,可见女孩被妈妈伤透了心。女孩的话说明了令她伤心的原因,包含一个物质过程(materialprocess)“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和一个“感知(perception)”类型的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物质过程的“动作者(Actor)”是“妈妈”,“目标(Goal)”是“我和其他同学”,表示物质过程的动作为“比较”。心理过程的“感觉者(Senser)”也是“妈妈”,“现象(Phenomenon)”是“我的努力”,表示心理过程的动作是表示否定意义的“看不到”。由此可见,妈妈的比较是建立在女孩已经很努力了的基础上,这就体现了妈妈行为的不合情理之处。

面对女孩的哭诉,妈妈却不以为然,这点可以从妈妈的回应看出来。表示妈妈第一个回应的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用了一个表示方式(means)的“环境成分(Circumstance)”“冷冷地”来修饰,足以看出妈妈的铁石心肠。第二个回应发生在女孩哭着为自己辩护之后,是一个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表示心理过程动作的“坚持”体现了妈妈自以为是,不为所动的态度。妈妈前后两次回应的话包含九个小句,分别为“(1)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2)我不打击你”,“(3)你会飘”,“(4)你很强”,“(5)我觉得”,“(6)我要拍你一下”,“(7)你很弱”,“(8)我觉得”,“(9)我要推你一把”。九个小句中,“妈妈”作参与主体的过程有六个,其中有四个都是物质过程(materialprocess),“目标(Goal)”都是“女孩”,表示物质过程的动作分别是“打击”、“不打击”、“拍”、“推”,都是动作性比较强的词,预设了“打击时”和“不打击时”以及“女孩弱时”和“女孩强时”四种情况对应的策略和结果。另两个是“认知(cognition)”类型的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表示心理过程的动作都是“觉得”。这就说明,这些预设都是“妈妈”的主观臆测,没有科学依据。从面对“女孩”的糟糕境遇时“妈妈”的反应可以看出,“妈妈”觉得对“女孩”的打击和诋毁都是善意的,理所当然的,并未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之处。由此可以看出父母语言暴力的压迫性和潜伏性。

2 父母语言暴力的本质

2.1 意识形态的畸形

批评话语分析首先考察的是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它将意识形态视为人们“理解世界,整理归纳经验时所持有的总的观点和看法”。父母语言暴力是施暴父母的意识形态在语言层面的反映,这种意识形态是畸形的。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语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

2.2 权势关系的不平等

从行为学上来看,人们的交往行为一般是根据交往对象的特征、对交往对象的预期而随时调整的。当交往对象在各方面处于优势时,他就会注意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不使之失控或失范;当交往对象在各方面处于劣势时,交往结果不会对交往主体产生实质性影响时,交往主体往往就较少控制其行为,其行为就有一定的随意性。父母语言暴力的形成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父母权势地位不平等,父母处于强势地位,孩子处于弱势地位有关。

3 结论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父母语言暴力因其施暴者是与孩子有血缘关系且关系非常亲密的父母,而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反抗。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研究视角,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分析为具体的分析手段,通过对一些父母语言暴力实例的分析,揭示了父母语言暴力的非理性和情绪化以及压迫性和潜伏性的特点,并挖掘了父母语言暴力体现出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意识形态畸形,以及父母与孩子的权势关系不平等的本质。通过对父母语言暴力的特点及本质的探究,笔者希望唤起整个社会,尤其是各位家长对父母语言暴力行为的反思,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心力。

猜你喜欢

语言学暴力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向暴力宣战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