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路径研究
2020-01-08王春龙
王 玉 王春龙
([1]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2]鄄城县富春乡富春完小 山东·菏泽 274600)
0 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向善,但高校社会责任教育仍然存在不足,社会责任教育缺乏系统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实践环节薄弱、教育效果不佳,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空洞,方法老套,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突出。当前,各高校纷纷开展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教学,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在新时期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是指个体在某种场合中,在某段时期内自发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劳动力和专业知识技术。因此志愿服务属于非商业行为,参与主体具有自愿性,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近年来,高校志愿服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以自身努力投入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将责任与担当、理想和信念内化,并身体力行承担起社会责任。从志愿服务和社会责任教育的内涵来看,两者高度契合,因此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路径具有可行性。本文以安徽省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探究志愿服务和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在契合点,拓展社会责任教育载体范围,寻找基于志愿服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育路径。
1 对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路径调查
本次调研根据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形成初步问卷,在对问卷定性分析基础上,充分吸取相关专家学生及学生的意见,形成最终问卷。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内四所高校校共12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获得问卷117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58%。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合访谈法了解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影响,探讨当前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 对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路径调查结果分析
2.1 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特点
2.1.1 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
在调查对象中,90%的以上的学生同意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投身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人,更深刻感受到社会责任。在访谈中,一名参加过贵州支教的学生表示:“如果不是参加志愿活动时的亲身经历,我真的很难想象到偏远贫困山区儿童生活条件有多艰苦,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也为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由此可见,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
2.1.2 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
调查研究发现,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志愿服务中,能够很好地完成策、人员管理和事务安排,九成以上的学生同意自己能较好地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在志愿服务中与他人密切联系,达成合作。某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表示作为普通志愿者参与服务时主要锻炼了自己的交流合作的能力,而负责人以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反思能力和管理和领导能力等能力都得以发展。由此可见,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
2.1.3 志愿服务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
在本研究中,90%以上的学生反映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并获得了幸福感,并能够时刻维护国家、学校和集体的形象声誉,在访谈中,志愿者表示:“志愿服务接触的事务和人群能够让人产生不同的感悟,在支教服务的过程产生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的同情及对残疾儿童照顾者的理解体谅,在敬老活动中,对老人的关爱等等情感都会被激发。”而这正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这些情绪与情感能够敦促大学生自觉将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具体行为。
2.1.4 志愿服务为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行为提供了实践机会
多数大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仅有13.58%的大学生未参加志愿服务,但这部分同学中9.17%同学有意愿参加志愿服务,只是目前尚未有机会。学生经常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依次为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支教、敬老、社会救援、助残活动、及应急服务。通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又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志愿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学生的认知度非常高。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行为的重要途径。
2.2 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路径研究
2.2.1 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文化氛围
本研究发现,超过80%的同学反映学校会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志愿服务信息,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造福社会。50%的同学认为学校开设了涉及志愿服务的课程教学及相关讲座论坛。由此可见,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及讲座获取相关知识,经过学校组织参加志愿服务项目,投身社会责任的实践中,并因此获得学校的鼓励。某高校辅导员表示:“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教师采取多样的课程教学形式如理论讲解、视频宣传、歌咏比赛、主体图书阅读等,但涉及对志愿服务专门性培训内容往往很少,涉及志愿服务的讲座机会有限。”因此,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文化氛围总体良好,但依然有可改进之处。
2.2.2 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内容
本次调查,部分学生认为志愿服务的项目类型单一,服务项目存在雷同现象。甚至有些会议接待和服务也被贴上志愿服务的标签,大部分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与所学专业无关。受访的某团委教师提到了该校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小雏菊志愿服务团队”,由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参与,每周定期为本地区的特殊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康复与服务,利用所学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学生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特殊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既为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机会,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充分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2.2.3 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管理模式
在本次调查中,问及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时,60%以上的学生认为高校与社会的对接程度不足,青年志愿者组织缺乏有效的发展策略,56.87%的学生反馈经费短缺;超40%的学生认为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还有三成的学生认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社会公众和舆论的支持。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个人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高校需要为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并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大部分同学同意志愿服务在综合测评中可以加分,志愿服务可算实践学时。目前算学时加学分以及授予荣誉称号的方式是高校常见的激励举措。某大学生志愿者提到:“志愿服务的资金保障一部分来源于学生活动经费,一部分来自拉赞助,学生活动经费的支持有限,拉赞助也存在不确定性,但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老师会比较热情的帮助我们想办法。”由此可见,目前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管理还有待改进。
3 反思与建议
志愿服务能够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社会责任情感及行为,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安徽省各大高校均已将社会责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并未将志愿服务纳入到课程体系。高校应该重视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优化高校社会责任教育。
3.1 营造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文化氛围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工作。利用社会责任教育理论课,将与志愿服务的内容与社会责任教育相结合,传授志愿服务方面的理论知识,形成基础性认知;通过开设相关的讲座,帮助学生科学把握志愿服务的理念与价值;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工作,通过互联网、QQ微信等微媒体平台、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宣传,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志愿服务的本质;高校对优秀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团队及个人进行表彰,既能够鼓舞志愿者,让志愿者获得更多成就感,更加积极地投身志愿服务,发挥榜样激励作用。这些举措可以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3.2 丰富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内容
丰富的志愿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能。高校应该进一步优化志愿服务的内容,形成具有特色和品牌的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方式与内容。首先,开拓新的志愿服务项目,号召更多的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帮助他人,践行社会责任。校园内部可以开展部分学生群体的志愿服务,例如内地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辅导,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帮扶等。也可以向外部拓展志愿服务的渠道,根据社会需要及学生自身的发展,丰富志愿服务的项目内容。其次,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将专业与志愿服务结合,将学生的专业优势运用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既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促进专业理论的学习,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又能够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他人。
3.3 改善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的评价与管理
目前,根据社会责任教育课程实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社会责任实践学时,志愿服务便成为了学生的首选途径之一,对于志愿服务的评价,集中于算学时、加学分、受表彰等方式,这些评价与管理更加偏向于结果性评价。高校应该关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缺点及优点及时进行反馈,帮助志愿者及早的改正志愿活动中的不足。同时,将志愿服务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以此作为考量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根据调查反馈的问题,高校还应该进一步争取政府对于志愿服务的财政支持,加强与社会的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出校园的机会,获取更多社会的支持与肯定,加强对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与引导,制定长效发展机制,真正形成知行合一的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