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人信息素养培训案例研究
——以嘉兴市图书馆“夕阳红e族”为例

2020-01-08汤益飞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总馆分馆嘉兴市

杨 柳 汤益飞 吕 炜

(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嘉兴 314000 )

1 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老年人群体容易被新媒介技术和工具忽略[1]。对于老年人来说,闲暇时间相对富裕,但是社会参与渠道较少、社会范围狭窄[2],加之老年人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衰退,使其在媒介更新利用、互动参与意愿等方面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无法跟上新技术发展的脚步,处于“信息孤岛”的窘境。随着老年人人口的增加,意味着“信息孤岛”的扩大,提供针对老人的信息化素养培训,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需求巨大[3]。

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29亿。非网民人口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3.2% ,使用技能缺乏和文化程度限制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4]。嘉兴市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宽带互联网,但上网却还是年轻人的时尚。党的十九大报告划时代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理念,对改变农村老人网络技能缺乏等现状,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带来了新希望。研究农村老人的信息素养,到农村开展科技扫盲,激活农村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推进乡村文化的振兴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 嘉兴市农村老人信息素养调查现状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据嘉兴市民政局2018年发布的《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嘉兴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92.5万人,占总人口的25.95%,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人口比例还会逐年增加,在嘉兴农村老人人口也达30多万,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了解农村老人信息素养现状,笔者在嘉兴市下辖的10个乡镇各选取一个行政村作为调查范围,调查对象为年龄55岁以上且在本村长期居住的居民。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为94.5%。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包括农村老人的信息获取途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培训的需求。

2.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2.1 嘉兴市农村老人获取信息的途径

从信息获取的途径来看,通过电视广播(41.80%)、读书看报(11.11%)、与人交流(14.80%)获取信息的农村老人占比合计67.71%,说明大部分的农村老人局限于传统媒体来了解信息。另外,通过智能手机获得信息的农村老人占比24.87%,通过电脑上网获得信息的农村老人仅占比5.29%。其较大原因是农村老人不会使用电脑,也未进行电脑技术培训,而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村老人极大多数是使用子女淘汰的手机并从子女那里习得上网技能。

2.2.2 嘉兴市农村老人的信息处理能力

农村老人信息处理的能力很薄弱,会通过手机上网发布信息的占比20.63%,会搜索信息和识别虚假信息的分别占11.11%和10.58%,会参加电脑或手机培训的占8.99%,对待虚假信息和不良言论仅有极少数人会举报。

2.2.3 嘉兴市农村老人信息培训的需求

农村老人信息培训的需求迫切。网上东西便宜、能买到本地没有的东西、快递早已下乡且全域覆盖促使网上购物这项需求达到89.94%;他们中有82.53%的人想学会使用微信,为了和子女、亲朋好友方便联系、亲密互动;老人防骗能力薄弱,希望有人指导自己如何判断信息真假,防止上当受骗的占比超过85.71%;互联网已经发展到移动支付时代,想学习移动支付技能的有75.66%;农村老人也想通过浏览器搜索有关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浏览器与百度搜索需求占比为72.48%;农村老人都喜欢听戏和听说书,这有时代的原因,也有老人视力不佳等生理原因,他们希望通过信息培训能够享受这些娱乐服务,有网络听读内容需求的老人人数占比达70.89%。其他有智能手机设置需求、网上订票需求、电脑使用需求、百度地图使用需求的分别占69.84%、52.91%、52.91%和47.08%。

3 嘉兴市图书馆“夕阳红e族”信息素养培训服务案例分析

3.1 案例概述

“夕阳红e族”信息素养培训服务是嘉兴市图书馆自2008年开始针对老年人信息素养开展的培训项目。项目服务内容是针对老人信息获取能力的缺乏,自编教材,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操作与辅导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电脑、手机、互联网操作培训,帮助他们认识、了解和使用各种信息化产品。截止到目前,总馆每期均设7个培训班:电脑打字班、电脑基础知识班、电脑操作提高班、电子商务班、电子相册班、智能手机系列班、精美制图PS班。项目取名为“夕阳红e族”。e既代表了elderly people(老人),又代表了electronic(电子产品)。夕阳红意指图书馆通过培训辅导老人使用电子产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3.2 案例实施方法

3.2.1 深入了解老年人需求,制定培训对策

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嘉兴市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分析归纳整理老年人渴望学习的内容。调查的内容显示,老年人渴望学习的内容主要从以前的电脑上网需求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的使用,社交软件、支付软件、就医软件的使用等。嘉兴市图书馆根据需求开设班级和安排课程内容。

针对需求开展培训准备工作:①设备场地。图书馆以现有公共电子阅览室作为场地,同时提供视频直播系统、投影仪和音响设备,老师讲课的笔记本电脑和话筒。②师资力量。抽调计算机类专业馆员、骨干队伍进入讲师团队,要求沟通表达能力强,能熟练操作电脑和制作课件,有爱心。③宣传和招生。利用纸质折页、电子宣传屏、微信公众号和口碑进行宣传。④制作教材并印刷,统计报名人数并分班。

3.2.2 重视仪式流程,开展多样化辅导

图书馆重视开班、上课和结业仪式流程。开学第一课为全体学员的开学典礼课。之后按分班进行授课,采取先集中授课,再分散上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课后培训场地、设备随时供老人使用,以巩固学习内容。每期培训都会对老年学员进行结业水平测试,发放合格证书,并赠送印有图书馆Logo字样的纪念品。

开展多样化个案辅导。老年学员的需求因人而异,图书馆也接受不在教材范围的特殊需求。如有老年人想把他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发表,图书馆就专门辅导他使用翻译软件。老年人要学排舞,图书馆工作人员教她安装并使用广场舞软件。同时,也邀请本地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定期来图书馆进行按需辅导。

3.2.3 利用新技术创新,创立本馆MOOC(慕课)

利用技术创新,创立MOOC,录制总馆课程内容,开通微信直播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线课程,供所有老年人回看所有课程,便于老年人随时随地复习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开展信息素养培训。

3.3 案例成效

3.3.1 促进阅读效益

从线下统计,嘉兴市图书馆从2008年到2018年,共举办“夕阳红e族”培训4 200余次,累计培训老年人22万余人次,年龄最小55岁,最大89岁。从线上统计,截止到2019年9月,视频直播平台共录制课程视频97节,总计时长4 100余分钟,有22万人次的访问量。

经过培训班推荐,《老人学电脑从入门到精通》等图书的借阅量增多,老年人使用图书馆手机APP听读电子书的行为也增多。

3.3.2 提升知识技能,收获情感效益

学员们都是零基础,通过培训和学习交流,熟练掌握了电脑理论和操作知识,基本能独立操作使用手机,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参加图书馆的培训班,老年人学会了聊天沟通软件,和家人朋友沟通起来更为顺畅,增进了与家人的感情,精神状态有所改善,也与图书馆结下友谊。为表示感谢,学员们为嘉兴市图书馆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3.3.3 创造社会效益

《嘉兴日报》、《图书馆报》、本地电视台“小新说事”和网站等多家媒体对该服务举措报道合计达50余次。通过媒体扩大了嘉兴市图书馆的知名度,提高了图书馆社会形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在2019年“创新引领未来”第二届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征集推广活动中获全国“二等奖”。

3.4 启示与存在的问题

3.4.1 共享总馆“夕阳红e族”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夕阳红e族”培训项目在嘉兴市图书馆总馆经过多年的宣传、开办和总结,已确立了固定的授课模式:①组成教师团队;②开辟培训专区;③工作人员随时为受训人员答疑;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辅导;⑤联系媒体宣传与推动。目标是先将总馆“夕阳红e族”服务模式打造成样板,然后共享总馆所有教材和课件资源,再派遣总馆教师团队进农村指导,先推广到各个乡镇和社区分馆,再推广到村分馆,分级实现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在农村全域覆盖。同时,帮助培养建立农村指导团队与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农村老人信息素养培训常规化和持续性提供保障。

3.4.2 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10个乡镇分馆中有3个镇分馆开展过1次以上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活动,但没有形成常态化,另外还有5个镇分馆从没有开展过该项活动。笔者对这8个分馆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推广本项目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缺乏专业老师。目前都是由分馆馆长兼任专业老师组织培训,但馆长工作内容较为繁杂,难以有效顾及到老人信息素养的培训,而其他工作人员因专业能力有限,无法分担此项服务。②志愿者流动性大,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农村老人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对志愿者的需求很大。但现有志愿者通常是大学生,这些志愿者的时间通常不固定,流动性大,分馆没有形成完整的志愿者管理制度或计划,农村志愿者也面临招募困难。③农村分馆缺少老年读者。分馆工作人员有限,工作重点基本放在青少年阅读推广上,没有精力策划和提供有效的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吸引老年人,同时农村老人文化程度低,也是图书馆没有充分挖掘潜在老年读者的重要原因。缺乏资金的支持致使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读者参与率低。

4 农村老人信息素养的培训对策

4.1 打造服务样板模式,依托总分馆体系合作推广

分析上述案例可以发现,农村老人处理信息的能力薄弱但他们的需求却很迫切。让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就要对这项服务展开推广。在嘉兴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嘉兴模式”的特色就是“城乡一体、均衡发展”[5]。推广要依托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总馆形成固定的授课模式,取得成功经验、获得良好口碑后,再逐步推广到农村,使培训活动的覆盖面得以扩大,有效性得以提升,完成总馆“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职责。农村图书馆要善于利用总馆共享的资源,积极配合总馆的协调与指导,参与总分馆服务联动。总分馆互通这种合作模式,不但可以实现互利共赢,而且可以让合作双方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4.2 统一规划,建立管理考核机制

我国《老年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老年教育加强领导,统一规划。”[6]老年人信息素养的培训属于老年教育的范畴,为保障农村老人的权益,应当明确管理考核机制。建立政府主管、总馆负责的管理考核机制,明确农村分馆办学场地、人员编制、办学经费。另外,将老人信息素养培训开展的情况,包括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满意度等纳入每年分馆年终考核指标,让农村图书馆重视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同时,不要忽视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将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放在工作中更为核心的位置[7]。

4.3 重视视听传达,注重挖掘潜在读者

相较于文字阅读,视听信息阅读对逻辑推理和深度思考的要求相对较弱,农村老人比较容易接受。为顺应时代发展,契合农村老人喜欢听戏、听说书的信息需求,农村图书馆普遍要提高数字资源的重视程度,注重视觉听觉传达,努力推荐新的阅读方式与阅读推广方式,更有效地吸引农村老人,让文化程度低、存在视力缺陷等生理困窘却有信息需求的老年人通过学会听读发展成为图书馆的读者。

图书馆服务不能局限于老年读者走进来,我们的服务也可以送出去。“夕阳红e族”项目在新塍镇推广得比较成功,主要是他们依托新塍镇老年大学作宣传,开展合作办学。农村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信息素养培训课送到老年大学、养老院等机构,也可以和他们联合开展老人信息技能比赛,丰富信息素养的培训内容,实现资源互补。

农村老人的信息需求也是因人而异,农村图书馆也要开展多样化个案辅导,树立起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的口碑,同时利用纸质折页、电子宣传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宣传,提高农村老人的参与度。

4.4 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远程教学方式

移动互联时代,将图书馆服务在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成了众多公共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手段[8]。从案例效果来看,信息素养培训开展线上服务2年来有22万点击量,说明老人线上参与度很高。从活动开展角度,利用技术创新,创立MOOC,录制总馆课程内容,开通微信直播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线课程,供所有读者回看所有课程,方便了老年人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复习课程。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不出家门就可以参与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实现了线上线下1+1>2的效果。另一方面,线上的参与为线下服务带来更多的受众与更大的影响力。

4.5 各方合作搭建新渠道,创新培训模式

从调查结果看,农村专业老师和志愿者都面临人手不够的问题。图书馆通过应用新技术,在农村图书馆铺设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将总馆课程同步到分馆,创新培训模式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农村老人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图书馆可以与华数集团合作,在嘉兴市电视图书馆投放录制的课程,供农村老人在家学习;农村图书馆还可以将基层馆员送到总馆挂职锻炼,对口学习“夕阳红e族”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各方合作搭建新渠道,解决农村专业老师不足的问题。对于志愿者队伍建设,农村图书馆要主动加大与高校、社会志愿机构的合作,建立志愿者联系档案和管理机制。

5 结语

到农村开展科技扫盲,帮助老年人掌握互联网信息的使用,让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提升信息素养、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潮流,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在农村建立信息素养培训师资团队,服务对象还可以拓展到当地农民,为他们提供多种类型的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咨询辅导,将农村信息素养培训做得更大,激活农村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推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猜你喜欢

总馆分馆嘉兴市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文化+”视野下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创新思考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