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0-01-08张志英

科学咨询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交流文本

张志英

(华北石油十三处学校 河北河间 062450)

一、语文实践能力的内涵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这里明确强调了实践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实践能力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的能力。那么,语文实践能力具体指什么呢?

笔者认为,语文实践能力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学习能力。通过系统的语文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的不仅有具体文本的相关知识,而且包括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第二,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与别人进行适当的交流,进行演说、演讲等,能够学会倾听。与人交流能力是语文实践能力中最为直观的一项。而现在的实际教学过程却失去了交流的氛围。因此,这是一个比较难培养的能力。第三,通过文字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按照要求写一些实用性的文字。简而言之,这可以概括为“学”的能力、“说”的能力、“写”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一)变课堂教学为课堂实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语文课堂教学变为语文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往的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模式,现在的语文教学则已转变成学生的学习交流会。教师只是活动的主持人,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首先,做好课前预习。教师要让学生按要求分组完成预习任务,如资料的搜集、字词的整理、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侧重)等,让学生自主把握最基本的知识。其次,课堂上注重展示、交流与评价。语文课堂以学生的讨论、质疑为主,老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将“写”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写作不一定是写成篇的文章,也可以是写一些段落或细节描写。这里强调的是活用文章的写作方法,或是结构布局,或是文本的延伸。在这样的读书交流会上,学生发言的空间更大,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动口、动手的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学生会更明确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意识到同学是自己的学习伙伴,教师是组织者和引路人,学习过程就是认识与实践的过程。

以说明文《苏州园林》的教学为例,文学常识、字词、文章结构划分等都可以由学习小组完成。上课时,教师可让各组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要求汇报的学生一定要表达清楚,条理清晰,由其他同学及老师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借助课后题,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并分析文本运用的说明方法。应重点强调的是,这个过程的重点不是学生得出的答案,而是学生参与的整个过程。

(二)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

课标解读中提到了一个死亡书信的例子[2]。说的是抄写员巴特利比经过多年从事与世隔绝的无意义的抄写工作后,对写作完全丧失了热情。当律师让他从事写作任务时,他坚定地回答“我宁愿不”。这个例子让人感到震惊,也让老师们后怕。设想一下,如果语文变成了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学习,久而久之,它本身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就会丧失,取而代之的是死板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输入。因此,创建真实的语文实践平台十分必要。创建真实的语文实践平台实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比如,举办书法、演讲、作文、读书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时,老师可设定主题,让学生自由设计,有张有弛。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编写班级报刊。学生可以发表文章,也可以写一些班级新闻、学校新闻或对一些时事展开讨论。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又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关注国家大事的好习惯。

2.积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教师可以试着开设班级博客,让学生在博客上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所写的文章便有了真实的大众读者,而非简单地面向教师,写作就成了交流的方式,而非试题。

3.尽量与社会媒体联系,使学生能够与社会进行真实的沟通。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积累了语文信息,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使语文教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实,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要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那么,怎样把它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必须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语文教育僵化封闭的模式,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革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享受动手快乐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社会特别强调人的实践能力,强调将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广泛的实践中去,而非束之高阁。因此,在教学各个环节,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语文实践。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交流文本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