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中学地理研学实践
——以“走进龙潭山,和美研行”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2020-01-08张竞予

科学咨询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教师

张竞予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吉林 136000)

一、关于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直观、真实的地理体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动手能力,感悟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研学活动是教育部提出的把我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相互借鉴的创新形式。研学活动依托乡土地理资源,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自然,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一种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研学旅行是以集体游览、集体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使学生掌握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动手操作等地理研究方法,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理核心素养下的龙潭山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不同于普通的实践课程,教师要在学生研学之前设计好方案,既能体现研学教学特色,又能体现对学生教育的意义。

(一)准备阶段

研学旅行前的准备是研学旅行中的重要阶段。我们需要在此阶段中,确定研学旅行的主题,内容、时间、路线等。此阶段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具体的研学内容。该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合作查找相关资料,最终确定主题、内容和线路。

1.选择地理教学内容。龙潭山是吉林四大名山之一,山中树木繁盛,全山被120多万株树木覆盖,景色优美,是天然园林,也是中国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园。山上有高句丽遗址,是省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龙潭山公园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地理景观,是初中地理中,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土壤、植被类型等内容是研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这次研学旅行的主题。

2.确定研学旅行结合点。我们确定龙潭山公园作为此次研学旅行的主题,结合初中教材中区域地理部分东北地区的教学内容,确定龙潭山的地形、气候、土壤、植被作为研学旅行的结合点。

(二)实施阶段

1.龙潭山。龙潭山位于东北平原上,吉林市区东部,西邻松花江,占地约202公顷。龙潭山山势雄伟,呈卧龙形东西走向。西路峰峦陡峭,拔地而起;东路绵延远去,没于群山之中。山中有泉积水成潭,名曰“龙潭”。龙潭山全山被近多万株树木所覆盖。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有130多株,是典型的的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落叶阔林植被类型和针叶林植被类型交织地区。黑土和黑钙土为主要土壤类型,土质肥沃,利于树种和作物生长。因此,形成了龙潭山独特的森林景观。东北地区的植被、土壤、地形特点都写进了教科书,但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们,平时只能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展示了解,很难了解真实的地理情况。当学生们置身在龙潭山上时,东北地区的景观特点清晰可见。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龙潭山的植被类型、土壤类型等,并做好记录。

2.人文景点。龙潭山附近有许多清代时期建造的寺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优势。龙潭山山顶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高十公尺,气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显示了高句丽时期的建筑特色和时代风格。古城四角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站在此台上,可以把吉林市的景色尽收眼底。城中有一龙潭,也称“锁龙井”,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令人印象深刻。学生在游览过程中,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研学后阶段

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对研学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是研学旅行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在研学旅行中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研学成果的总结与展示。

1.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部分。学生需要对研学中观察到的龙潭山的地理现象,能否利用书本中的东北地区的教学知识进行解释等进行评价,在研学中是否进行合作探究,是否能够仔细认真观察地理现象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研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研学后学生对研学成果的展示进行评价。

2.展示。研学旅行的展示过程是提升地理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研学后感悟、演讲、视频、照片等。在展示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对研学旅行进行回顾,通过对研学进行整理、查阅、探究,加深学生对研学的理解与记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发挥地理教师在研学中的作用

研学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而是让学生世界与现实世界建立起自然联系,让学生在实践积累中建立自我认识、自我建构、自我发展。教师引领学生走出教室,以天地万物为师,以自然为友,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获取有温度的知识,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研学旅行是学生的另一种课堂。一次完整的研学旅行,地理教师是不可或缺的。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交叉性的特点,是与客观世界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在一此研学旅行中,一位具有专业地理知识的地理教师,可以把研学旅行变得更有意义。在研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好学生旅行游玩,还要在研学中处处体现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每到一处景区,教师帮助学生体会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及时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探究精神,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体现了研学旅行对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发作用,并为研学结束后的总结评价提供资料,体现了学生的自我归纳与反思。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合作完成地理任务,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在研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情况,及时插入地理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提升学生的地理兴趣,融入学生集体,共同发现学习,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生间关系和谐发展。

四、学生感悟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二课堂,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不仅有知识层面的收获,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收获。学生通过对自然、人文、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增强了对地理学科的理解与兴趣,是地理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和理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只在校园里接受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将知识实践于社会,从实践中丰富知识。”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旅游与教育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游历风光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直观的学习地理和其他知识,将教师课堂的讲述和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2]。学生能够通过研学旅行进入到一个真实的复杂世界,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全面的看待自然和人文环境,在研学旅行中陶冶性情,在广阔的世界打开眼界,并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地理实践力,拓展、丰富学生的地理思维。从而使学生学会用地理视角看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研学旅行也是增进师生交流、培养师生感情的平台。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是一切校园生活发生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研学旅行,教师和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究、一起玩耍,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增强了相互了解,使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欢快的氛围。

五、结束语

研学对地理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学生既是游玩,也是学习[3]。在龙潭山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得到了提高,笔者感受到了学生对进入一个与平时学习生活不同的环境时的欣喜。同时,他们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笔者在参与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研学能够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促进地理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学成果也在研学旅行中得到验证和实践。研学旅行这种开放性强、以研带学、以游促趣的活动应用与推广,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4]。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教师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最美教师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