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小麦新品种丹麦1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0-01-08韩昆仑
韩昆仑
(沈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 沈丘 466300)
丹麦118是由河南金丹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半冬性中早熟品种,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08。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该品种用周麦13做母本、淮麦20做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按照优质、高产、早熟、广适的育种目标,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13年定名为丹麦118,并申请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冬麦区试验,2018年完成国家小麦审定试验程序后报国家审定。
2 特征特性
丹麦118为半冬性,全生育期231 d,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1 d。幼苗匍匐,叶片宽,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77 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中等。旗叶上举,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椭圆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穗数580.5万穗/hm2,穗粒数36.7粒,千粒质量43 g。
3 抗病鉴定
抗病性鉴定结果为中感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高感赤霉病和白粉病。
4 品质
2015—2016、2016—2017年度区试品质检测结果,籽粒容重分别为786、813 g/L,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3%、13.76%,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1.1%、34.5%,稳定时间分别为2.7、2.4 min,吸水率均为58%。
5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893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3.0%;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单产8 679 kg/hm2,比对照增产3.1%。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338 kg/hm2,比对照增产4.3%。
6 适宜区域
丹麦118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河南省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除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7 栽培技术要点
7.1 精细整地
7.1.1秸秆处理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对前茬作物秸秆进行粉碎。
7.1.2整地 播种前进行深翻后再旋耕,深翻25 cm以上。直接旋耕地块,旋耕深度不低于15 cm。旋耕整地后,耙实土壤,做到上虚下实。
7.2 适期适量播种
7.2.1播种期 丹麦118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20日。
7.2.2播种量 应足墒下种,精细播种,确保一播全苗[1-2]。丹麦118的适宜播量为187.5~225.0 kg/hm2,基本苗在270万~330万/hm2。若因墒情差、整地质量差或天气原因而延期播种时,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以每晚播2 d增加播种量7.5 kg/hm2为宜,但最大播种量不应超过300 kg/hm2。
7.2.3播种 选用小麦精量播种机播种,一般行距20 cm,等行距播种,播种深度3~5 cm。播种时应匀速作业,使深浅一致,无漏播、重播、闪种地段。墒情差时应造墒播种。
7.3 病虫草害防治
7.3.1土壤处理 应采取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相结合的措施进行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防治。其中,土壤处理一般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掺细土300 kg/hm2,于整地前均匀撒施地表。
7.3.2种子处理 可选用晒种、拌种的方法处理种子。于播种前选晴天中午晒种2~3 d,可提高种子发芽势;拌种可重点预防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及地下害虫,可选用适当的药剂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全蚀净等+高渗吡虫啉进行,待种子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7.3.3病虫害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其中,苗期至拔节期的重点工作是做好纹枯病、白粉病、梭条斑花叶病、麦蜘蛛、麦蚜及地下虫的防治。小麦扬花期则应根据天气预报科学用药,及时做好小麦重要病虫害如赤霉病、吸浆虫和穗蚜的防治工作。中后期注重防治赤霉病、叶锈病、穗蚜及干热风的危害,即一喷三防工作要做到位。
7.4 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类别和发生情况,于11月中旬—12月中旬或者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选用不同药剂科学施用,进行化学除草。节节麦严重的地块,可用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喷施进行防治;野燕麦、黑麦草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均匀喷施进行防治。
7.5 肥水管理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遵循施足底肥,分期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配施微肥的施肥原则。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根据苗情追施尿素187.5~225.0 kg/hm2。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后期及时进行叶面追肥,促进小麦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对于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虚不实的麦田,可在冬前墒情不足时适时进行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降到3 ℃左右时进行。
7.6 适时收获
小麦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