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初探
2020-01-08王云
王 云
(重庆市巫山中学 重庆巫山 404700)
引言
体能训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对其他体育技能、技巧、技术进行教学的基础。体能训练,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强化,对学生顽强的意志进行锻炼,对学生坚韧的性格进行塑造,对学生优良的品质进行培养,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是,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体能训练模式较为单一,内容枯燥无趣,体能消耗相对较大,导致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对体能训练的内容、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体能训练效果,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中阶段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任务下,精神状态常常都是处于紧绷的状态,若长时间不进行身体锻炼,身体非常容易出现吃不消的情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能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施展,促进学生全身血液循环,使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增强,还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的灵活性,进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各项身体机能的良好发展[1]。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体能训练,可以使学生对各项体能训练的功效与科学性进行了解,长时间的进行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意识,对学生学习思想负担和压力进行减轻,使学生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
(一)对体能训练项目进行科学制定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想要有效强化体能训练,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项目,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际上,体能训练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心肺力量进行加强,对学生的心肺柔韧度进行提升。因此,在制定体能训练项目时,教师需要以强化学生心肺训练为主[2]。例如,教师应给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训练足够的重视,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加强引体向上训练和仰卧起坐训练力度。针对女生来讲,仰卧起床训练可以使腰部力量与柔韧度得到增强;针对男生来讲,引体向上训练可以使臂部力量得到增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无论制定什么运动,都需要指引学生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在运动后做好拉伸运动,以防学生出现肌肉拉伤的问题。
(二)科学合理对学生实施体能训练
首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单个动作的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单个技术动作,但是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利用单个技术动作指引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教师需要加强训练针对性。例如,为了对学生心肺耐力进行发展,可以指引学生进行跳绳、耐久跑等体能训练;为了对学生平衡性进行促进,可以指引学生进行燕式平衡、单腿站立等训练。其次,利用单个技术动作指引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教师需要加强训练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技术动作规范、持续时间、练习频率等方面。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通过引体向上对上肢肌肉力量进行发展时,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最后,利用单个技术动作指引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教师需要加强训练实用性。在对体能训练计划进行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所处环境和学校现有运动场地器材条件,进而保证体能训练的顺利实施。例如,在下雨天,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俯卧撑体能训练,对学生的上肢力量进行提升。
其次,可以指引学生进行组合技能的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身体发展全面性进行考虑,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合技能的体能训练形式,把多个动作技能,根据一定目的语体能发展逻辑关系,进行组合,进而有效提升体能训练效果。首先,通过组合技能,强化学生某一体能素质[3]。例如,为了对学生速度体能进行强化,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小步跑、加速跑、后蹬跑组合体能训练。其次,遵循身体运动逻辑关系,对学生实施组合技能体能训练。在自我能控制的条件下,形成和各种动作技能相适应的开放空间与自我空间,如滚动、上手投掷、下手投掷等,对位置、方向、距离进行判断。在自我控制条件下,形成和各种动作技能相适应的进度、速度、力度等。最后,教师需要对体能训练的间歇时间进行考虑,对学生实施组合技能体能训练。为了可以保持适度的体能训练负荷,教师在指引学生进行组合技能体能训练时,可以通过重复、连续、间歇、巡回、变换等锻炼方式进行利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体能训练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顽强意志,使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时,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方法方面,都较为枯燥无趣,很难激起学生的训练兴趣,甚至对体能训练产生了抗拒的心理。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指引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能训练环境,进而提升学生训练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