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爱的旅程
2020-01-08谭周美
吴 敏 谭周美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三小学 重庆开州 405400)
说到班主任,我最先想到的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彭老师。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不苟言笑,特别威严的人。瘦削的身体,笔挺的裤子,黑框的眼镜,一双眼睛特别锐利。那时的我们特别怕他,觉得他就是高高在上,森严无比的巨人。在他面前,我总是不敢讲话,即使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非常爱我们的,也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对于他,我们既“爱”又“惧”。
只是没想到,多年后,我也成为了他——一名班主任,并且在这条道路上,不知不觉蜗行探索了十四年。十四年的风雨兼程,十四年的辛勤耕耘,个中的酸甜苦辣,如今回忆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2003年,刚从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了一所乡村小学。这座小学坐落在大山脚下,学校规模不大,每个年级只有两个教学班。而我的班主任生涯就从这半路接班开始了。我接手的班级是四年级一班,原先的班主任调到镇上去了,于是,我才有机会当起了“后妈”。当学校领导宣布由我接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时,可爱的同事们都对我投以同情的目光,坐在我旁边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偷偷地对我说:“小吴,这个班纪律涣散,学生打架时有发生,对待这样的学生,你开始就得给他们下马威,不然他们是不会听你的。”说实话,作为一个刚毕业的老师,尤其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女老师,我的心是“虚”的。应该说那个时候,我也坚决地相信班主任工作就是要强硬,就是要让学生“怕”你、“畏”你,“班主任”这个称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此后的日子里,我收起了笑脸,佯装一副强硬的面孔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课堂上如此,课外亦如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威严”无疑是有震慑力的,好长一段时间班上都相安无事。正当我沉浸在“岁月静好”的美梦中时,一场“暴风雨”说来就来。
记得那天中午,我正在寝室改作业,班长俊杰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下气地说:“老师……他们……他们……又……又在打架……”这还得了,我三步并作两步,飞奔进了教室。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五、六张桌子横七竖八倒在地上,书散落一地,怎一个乱字了得。更让人可气的是,那两个罪魁祸首红着脸,撕扯得正起劲,而一大群同学驻足围观,竟无一人上前劝阻。面对此情此景,班主任的威严,已不容我再冷静下去了。“住手,都给我住手?”高八度的声音,就像晴日里起了个霹雳,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我铁青着脸冲向前,伸手大力一拉, 两人踉踉跄跄,分开了。看着两人喘着粗气,一副不服输的样子。我怒火中烧,“出去,你们都给我出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准进来”。在我不容争辩的话语中,两人走出了教室。为了“杀鸡给猴看”,我狠下心来让他们在教室外整整站了两节课。
这件事发生后,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变乖了,就连最调皮的孩子也“低调”了不少,班级秩序井然,一切都是我想要的样子。一学期结束,因管理班级有方,我获得了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此后的几学期,我的“高压”政策依然奏效。直到我的可爱的班长在作文里这样评价我:“我的班主任吴老师是个特别严厉的人,我们都不敢惹她,都怕她”。学生在作文中的真心流露让我警醒。我深刻地体会到,对于教师而言,尤其是一个班主任,真正的“成功”是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而不是一时的惧怕。只有真正用心去关心他们、与他们沟通,才能获得一个师者的成功。
三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欢喜,又让我忧愁。如果当时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真爱之中凸显宽严有度,也许我的班主任工作会做得好一些。
2008年,由于工作调动我来到了新的学校。无独有偶,这次我又当了“后妈”,成了三年级四班68个孩子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崭新的班级、崭新的学生、崭新的渴望,充满活力的我决心成为一名真正的班主任,希望能用真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空。
“孩子们,今天的小舞台时间哪些同学愿意上台展示呢?”我又一次提高了音量。要知道,这已经是第三次询问了,同前两次一样,教室里仍然鸦雀无声。我扫视了一下教室,孩子们都把头压得低低的,似乎生怕我会喊他的名字。怎么办?孩子们不配合,每次都是这样,这群孩子怎么了,这么不自信?这课还怎么上?……我那根富有耐性的神经越绷越紧。“难道要大发雷霆,或是摔门而去?”我不停地问自己,答案很快就被我否定了。
“孩子们,没关系,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背一首古诗都可以,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到……”我的声音极其温柔。教室依然安静得让人害怕!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那低垂的小脑袋,突然灵光一现:“孩子们,也许今天你们没准备好,那老师先来讲一个故事好吗?”话音刚落,一张张小脸瞬间扬了起来,眼神里满是期待。我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讲起来:“从前,有一匹小马,它很胆小……”或许是故事很精彩,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一个故事讲罢,不知谁说了一句:“老师,再讲一个吧。”“那怎么行,老师已经讲了一个了,该你们了,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故事里的小马一样勇敢、自信。”
过了好久,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女生缓缓地举起了右手。我暗自松了一口气,微笑着对她投以鼓励的目光,只见,她慢慢走上讲台,在同学们的注视讲起故事来。声音不大,但异常清脆,如天籁一般。故事讲完,我率先鼓起了掌,孩子们也跟着鼓起掌来……
我想孩子们的胆小,一方面是因为原本较差的语文成绩,其次就是对我这个新老师还不太适应。面对这样的孩子,鼓励与关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那以后,我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班级,用在了我可爱的68个孩子身上,真正做到“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指导到位,爱在心田”。我时时刻刻记得我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们在学校最亲的人。
冰心曾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的确,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牛奶就能完成的,他们更需要一种与植物生长所不同的东西——火热而真诚的爱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行走在爱的旅程,一路风光,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