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2020-01-08孙传广

科学咨询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物理实验

孙传广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 156200)

人类发展历史上,每一个轰动世界的发现都离不开发现者们勇于质疑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是故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从儿时起随着不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质疑,使我们不断的去扩大自己的求知动力,慢慢的发现我们的成长最初就是由一次次反复提问与质疑中开始的。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提问题成为学生学习成绩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往往越是会提问题的学生考虑问题也是非常的全面,思维相对较为缜密。而部分学生却根本提不出问题,由此可见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与提出何种问题密切相关的。由此观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造成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因素

(一)对知识学习的不透彻

比较浮躁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学习物理只听前半句就觉得自己已经听会了,造成 “一知半解”的情况上,只是对简单的概念等文字叙述表达出来,深层次的公式、概念和规律的联系和不同根本没有思考,这样也就无法学以致用,更别提提出问题产生质疑了。

(二)具有不缜密的思维习惯

质疑需要建立在一个接受已有的现象和实施基础上,由于自身敏锐的洞察力而发现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思维不缜密漏洞百出,而惰性使然并没有用心去改正,从而提不出什么由价值的问题。

(三)自卑的心理作祟

很多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害羞的,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害怕自己的突出表现被其他人耻笑,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自信的提出,因此尽管有问题,也不肯向他人表露。

(四)受到教师的影响

面对太过严肃的老师,学生通常会采取回避的状态,唯恐问问题后被老师揪着训斥一顿,由此对于提出简单问题的学生会考虑老师是否会由于问题过于简单而批评自己;而问难的问题的学生又担心拖延时间老师会不耐烦,由此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提出问题。

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的策略

(一)经常鼓励学生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一场雪,一阵风,哪怕是一次事故都会和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课本内、课本外的物理现象非常多,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敢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对于学生或大胆或粗浅的质疑和提问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注意不断鼓励中要告诉学生们质疑和提问是一个人对一门课程喜爱的体现,只有用心体会才会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二)引导学生学科联系生活

经典力学的开端是牛顿与一只苹果的完美邂逅,也就是说生活中物理现象尤其的多,所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物理问题,学会像牛顿那样用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去看待世界,哪怕是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件事都有可能找物理的影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说:“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让学生猜想和提出问题后,去通过实践或者通过实验找到答案。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虽然常见,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非常的新奇,原来这些现象可以这么考虑,当一堂课能够把这些展现给学生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提问。

(三)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提问

实验中,一些看似不起眼,不重要的实验现象实质上包含着许多重大的物理意义,在实验中,很多实验的现象都能够让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我们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在这些现象内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疑问。

学过物理学史的人都知道很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在实验中得到的结论。X射线的产生便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能力,实验中实验结果与结论的不符合,都需要去思考,防止有价值的发现在一次次懊恼中溜走!这样,创造性的思维和提问题的能力也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成为习惯。

(四)学会从事物双面提问

从物理发展史来看,凡是能够提出轰动世界理论的物理学家,都极为具有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即逆向思维,也只有这种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突破思维定势。典型的案例,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电生磁的实验中思考:电能生磁,那么磁生电可不可以通过实验来实现呢?经过反复的实验,他终于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成功的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讨论最后给学生正确的答案。学生从固有思维时错的到了解原理,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矛盾点中得到正确的知识,此外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此一来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更容易去提出质疑,掌握能够双向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也就成为一种顺其自然的事情。所以,培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是非常的必要,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去反思。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实际意义来说实质上时思维的一个正反走向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质疑和问题,最后才能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一个牢靠的基础。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付出满腔的热情,在这方面无私去培养学生这种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也会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我们的创造实践一定会有所收获。由此来看,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并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比简单的告诉答案效果来的更好。只有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方法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找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培养出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按图索骥
把“根”留住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