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2020-01-08张小强

科学咨询 2020年18期
关键词:融合建筑工程专业

张小强 隋 艳

(牡丹江大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引言

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精准的定位与课程实践为基础,来促进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有效融合。教师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坚定不移的朝着课内的目标努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真正的能力水平,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关键要素。

一、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

(一)片面性

学校方面容易因为认识不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分别独立开来,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学生学习安排当中的存在也通常为公共基础课以及选修课的形式[1]。虽然为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学校会将创立商业实体作为学生课程内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这种方式却容易让学生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专业教育教学的目的,学生在实践报告中表现出的是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思维,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大多敷衍了事,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呈现出脱节的状态。例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就有院校曾尝试过举办创业集市、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来辅助教学,最终却收效甚微,这就是由于在二者之间的融合探索方面存在认知的片面性而造成的结果。

(二)实践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仍处于初步阶段,在师资队伍的配备上,由于组建时就存在仓促应付的现象,将经济类、管理类的专业教师调拨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计划中,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聘请的校外就业指导教师,或者是让辅导员来辅助进行学生管理,这样松散而缺乏联结的教师资源,并不具备充分的创业培训指导性,也就令学生的发挥空间被无形的枷锁限制住,并不能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充分融合。

(三)对象的覆盖性

学校为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会举办各类的创新项目来提供学生进行实践,但是就学生的参与度来看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并不会选择该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也就是说这些活动的受益群体只有一部分积极争取创业学习机会的学生,剩下的学生一旦错过机会就不会有任何的学习提升可能[2]。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并未覆盖到全体学生。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要点

(一)打好专业基础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有关“钢结构施工”、“建筑构造与制图”、“材料应用与检测”以及“力学与结构”方面的内容是最为核心的,所以可以在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中融入专业课,由这些关键要点拓展出需要进行实践的创新创业理念与方案,让学生能够在巩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获得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思考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与实践训练来将自己的创新意识与精神付诸实践,将思想与行动进行结合,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开展技能竞赛

竞争意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需要进行重点强调的,在技能竞赛的辅助下,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针对结构设计、建筑图纸与测量以及BIM软件建模等方来开展竞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出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3]。

(三)分享成功经验

我们总是习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事物,创新创业过程中最不可缺乏的意志与精神就是对成功的渴望。所以,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于行业内的成功经验有所认知,才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学校应当以开设讲座讲学的形式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内的核心力量,从而不断以此来指导学生的未来发展,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四)积极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学生所掌握的教学知识体系需要通过科研来进行巩固与创新,对于学校来说,一定要构建起专业的科研创新队伍,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一带一”,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不论是对建筑垃圾,还是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研制等内容,都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取数据基础,以此来培养起学生在独立思考与探索研究方面的能力[4]。

三、结束语

专业教育处于一直处于教学地位的核心作用,其贯穿始终的指导着高校教育的内容。相比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育之间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我们利用这些教学设施、资源以及教育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出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

猜你喜欢

融合建筑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