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2020-01-08李文婧
李文婧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沧州 061000)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大专和高职院校的教学侧重知识的综合运用,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英语教学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基于就业导向,我们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策略也要不断优化,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英语教学策略。
一、高职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很多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英语基础课并不重要。基于就业导向的英语教学,能够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英语水平的提高,能够在未来就业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学习的动力自然会大大提升[1]。
(二)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普遍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很多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单词学习英语,学习效果不明显。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对教学资源进行再整合,有助于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习惯,构建了英语学习的新思路,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2]。
(三)有利于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专业人才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使用同一的教材,采取统一的教学策略,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就业导向下,通过调整教学策略,与用人单位加大合作交流的频率,教学实用性更加突出,进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模式,更容易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基础学习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日常教学更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出现偏差,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学习,对于英语等基础学科,重视程度不够,仅仅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结业水平即可,在国际贸易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这种英语表达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二)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更新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是传统模式,只是满足于应试教育的要求,忽视了教学的实用目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老师只是通过课堂将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敢开口去说去交流,造成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是“哑巴英语”,没有实际应用能力。
(三)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当前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考核评价,更多的是考察语言语法的基础知识,很少涉及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对学生往往采取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很难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提升和突破自我。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提高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增长,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要正确认知经济发展的就业新形势,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外,要加大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把英语教学和专业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运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
(二)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积极拓展第二课堂
新时期的英语教学,要转变传统的应试型模式,倡导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教师要改变自身角色定位,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转变,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提升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走出“哑巴英语”的困境。在日常教学外,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比如组织英语演讲竞赛,排练英语剧等,加强学生的英语互动沟通,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三)改进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对考核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对基础知识考核,也要兼顾英语的实用能力的考核,努力提升学生全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通过创新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为未来工作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未来的就业形势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就业导向指引下,积极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建立全新的评价体制,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