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实践研究

2020-01-08余绍平余佳容

科学咨询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城区教研城乡

余绍平 余佳容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四川阆中 63740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农村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大头,又是我国教育的最薄弱所在,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发展是基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的根本保证。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挖掘利用我校作为县域内唯一一所四川省重点中学、四川省“国家级示范高中”、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当地几所农村初中学校结对互助、合作办学,探索实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和策略,以此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指出,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乡村要振兴,教育振兴是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既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教育脱贫、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更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环节。只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才能有效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农村教育发展质量,让农村子女人人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家长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和需求,促进农村教育协调发展,进而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这也是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补齐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短板,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农村教育发展机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强基固本,提升综合办学实力

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学校必须牢固树立自身强才是真正强的理念,通过与城区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建立全方位结对互助、合作办学的形式,不断提升农村学校自身发展的综合实力[1]。第一,积极拓展一线教师研学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校本研修研训,开拓教师视野,转变教师观念,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第二,通过与城区学校教师、班主任、备课组结对互助,不断汲取城区学校教学优质资源和教师先进经验,促进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的提升。第三,借助城区学校援助的教学资源、设备设施和资金,更新添置教育装备,让学生接受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和现代文化的洗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第四,立足农村学校自身实际,探索与城区学校一体化管理,学习借鉴城区学校先进的学校管理文化、学校建设文化理念和经验,积极推动农村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城乡学校的结对互助,既转变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落后现状,也逐步破除了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用城区优质教育为乡村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从而实现以城带乡、以优扶弱、振兴农村教育的目的。

(二)守正创新,实现教学教研一体

坚持城乡结对学校教学资源共享,实行教学、教研一体化,学习借鉴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逐步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共同提高教学质量[2]。第一,教学资源共享,将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质量考核办法以及初中教育优秀的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试题等教学资源分享给结对的农村学校,借助我校作为四川省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成员学校、金太阳教育联盟学校、“中国好教育”联盟学校、巴蜀好教育联盟学校的资格,邀请结对农村学校与我们一道参加这些课改平台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研讨、竞教、优质课展评等活动[3]。第二,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结对教师的课堂中听课观课,选派城区学校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上公开课、示范课,结对学校联合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优质课展评、举办教学竞赛活动,打造城乡结对学校教研一体化新模式。第三,统一教学进度,每学期初结对学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时,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共同研讨制定本学期教学进度,定期督查通报,确保双方学校教学进度一致,以便于统一开展教研活动、考试检测和考核评价。

(三)送教下乡,提升农村教学质量

为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送教下乡是重要途径[4]。第一,采用轮班排课的形式,选派名优教师、骨干教师轮流下乡交流支教一周,对农村学校结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帮扶,发挥城区学校教师教学教研的指导、示范、引领作用。第二,根据农村学校师资实际,择优选配城区学校结对教师,重点是配齐、配强农村学校薄弱学科、紧缺学科教师的结对教师,建立相应的督导、考核、激励机制,督促城区学校结对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开展精品式课堂教学送教、指导教学教研工作,促进农村学校结对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送教的一般流程为:城区学校教师上示范课——农村学校结对教师听课——说课——评课。指导教学教研工作一般采取的流程为:农村学校结对教师上课——城区学校指导教师听课——说课——评课——结对教师双方共同研究备课——农村学校结对教师再次同课异构上课——听课评课,即:先由农村学校结对教师自主备课、上课、说课,再由城区学校指导教师评课、指导备课上课。依托“互联网+”开展网上教学(远程授课),是当前送教下乡的新形式,城区学校名优教师在本班教室上课,通过互联网同步传输到结对农村学校对应的班级课堂中,让教师、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同步听课、学习,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效应最大化,既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了观课学习的机会,也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区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从而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5]。

(四)统一评价,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农村学校结对互助过程中,实行教学、教研、考试、考核评价一体化,加强教学质量考评,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对课堂教学实行一体化评价,把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制定统一的教学评价细则及量化表,开展课堂教学观课说课互评,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及结果评价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二是将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与教师教学评价相统一,每学期开学初统一教学进度,学期内的周测、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实行联考联测,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统一监考、统一阅卷、统一成绩分析,共同监测教学质量,共同评价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通过探索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来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有助于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业务能力强、教学质量高的农村优秀教师队伍,继而担当起农村教育振兴,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任[6]。

三、结束语

无论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以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的角度看,还是从办好农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角度来看,振兴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教学教研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等策略和举措,将双方的教学资源统一统筹起来,能够不断提升农村学校教师、学校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结对双方学校的共同发展。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夯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教育根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城区教研城乡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城乡涌动创业潮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