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学科,实现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

2020-01-07黄晓峰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1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新媒体创新

黄晓峰

摘  要:艺术教育以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平台开展的审美教育活动,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突破学科间的桎梏,促进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小学生學习兴趣以及文化修养,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1-0127-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aesthe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on the platform of literature,music,dance and fine arts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disciplines and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which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education reform.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physical education,carry out diversified art education,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and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 and labor.

【Keywords】New media;Art education;Innovation

小学艺术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体育与艺术学科的融合也越发紧密,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教学技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在提升小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艺术审美、手脑并用等方面能力发展,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的融合,全面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下文就以“突破学科”为视角,对小学体育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的融合展开几点讨论。

1.小学体育与艺术学科的联系

体育是依托身体运动,通过有节奏、有联系的各种动作,强健人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生命美学,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展现人的形体美、力量美,体育运动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在新课程背景下,将“力与美”完美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成为了研究热点,体育课程教育内容应该进行积极的创新与改变,教师应该借由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体育的优势和价值,这就为体育学科与艺术学科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和平台。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本身与体育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这些艺术学科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拓展了体育教学外延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融合艺术学科内容,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发展

充分提炼体育学科中的美学因素,将其与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学科相结合开展教学,可以更好的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使小学生更加乐于参与体育课堂活动,同时,艺术学科可以挖掘小学生的音乐、美术等优势,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从学生擅长的方面入手组织教学,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个性体育锻炼,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另外,体育+艺术学科的教学模式,符合我国“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教育要求,在学生学习个性形成,以及综合素养提升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小学生审美情趣提高

艺术学科的优势就是可以快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素养,而将艺术学科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不仅充分发挥出了艺术学科的这些优势,而且还挖掘出了体育学科中的“美学价值”,通过参与健身操、绘画游戏、舞蹈训练等环节,小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而且还能够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体育课堂不再枯燥,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情境教学中去体会体育精神以及运动的美,则可以实现小学生身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3)有利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将体育学科与艺术学科相结合展开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这样创新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思维会得到有效拓展,体育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也会快速提高。比如,在“投掷”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折纸的美术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折出各种各样的纸飞机,并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作为装饰,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投掷的方法和规则,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投掷纸飞机,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学习了体育知识,最终实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体育学科与艺术学科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1)小学体育与美术学科融合,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

美术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与绘画素养的学科,基于跨学科理念下,将其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在体育教育与美术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网络虚拟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等,这样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会更加有趣。

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美术教学,课前,教师使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体育教学网站等搜集相关的资源、本文内容、动画素材等,之后为学生制作教学课件,课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播放课件:课件中一名同学头戴小象的头饰、一名头戴小狗的头饰、一名同学头戴小马的头饰,他们正在展开以此50米跑步的比赛,最后,头戴小马头饰的学生比赛胜利了,教师让学生观看这段视频,让学生对“动物模拟赛跑”有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制作赛跑用的动物头饰,课下可以通过登录学校美术学科网站、体育学科网站模式等方式,下载和搜集素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动物类型,自己揣摩动物的形象、头饰颜色、装饰设计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在下节课上学生要将制作好的头饰带到班级中来,并向教师和同学展示,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最棒。之后,就选择这个小组学生制作的头饰,用于动物模拟赛跑中,比赛获胜的小朋友以及头饰制作最棒的小组,都会收到教师颁发的奖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也将体育与美术学科进行了整合,通过设计头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通过动手设计头饰,使自己对小动物的特征、自然界的各种色彩有了全新的认知,显著提升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以及艺术创造力,促进了小学生手脑并用能力发展。

(2)小学体育与音乐学科融合,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体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音乐舞蹈、音乐健美操等都纷纷引入小体育教学内容中,在先进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更好的发挥音乐在体育艺术教育中价值,将音乐与各种体育运动形式相结合,创编音乐体操、音乐健身操等新型体育运动方式,在提升小学生身体健康素养的同时,也达到启迪小学生心灵,熏陶小学生情操的目的,教师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小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为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艺术体操形式、音乐游戏等,激发小学生参与游戏、参与艺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比如,教师采用新媒体技术,结合教材内容、生活素材选择适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使用的音乐,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在新媒体中找音乐、截取音乐,最后进行编辑和删改、整合形成全新的音乐类型,更好的为小学生体育教学服务;要以熏陶小学生情操,洗涤小学生心灵为目标,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音乐类型,一般是节奏舒缓,曲调悠扬的音乐最佳。

以课前游戏活动环节为例,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搭配音乐,为学生营造积极、活泼的教学环境,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奠定课上教学基调,同时熏陶小学生心灵和情操。如果课前游戏为奔跑类游戏,那么可以选择《98K》、《野狼迪斯科》、《少年》等节奏感强的音乐,活动性不强,则选择舒缓音乐,比如,《夏天的风》、《开学第一课》、《青春修炼册》等,如果是体操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大众健美操》少儿一级至三级音乐,节奏感很强、动感较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视听享受,激活身体动能,使小学生在各种不同音乐类型中享受美的熏陶,同时也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

(3)小学体育与舞蹈艺术融合,培养学生良好文化修养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舞蹈渗透到体育艺术教学中艺术教育的内涵深远,涵盖广泛,舞蹈属于艺术范畴之内,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融入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在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民族文化修养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体育艺术教学内容,创新艺术教学形式。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而且也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借助民族舞蹈文化形式的优势和特点,促进艺术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落实,以及小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比如,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也各自拥有特色民族舞蹈文化,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新媒体公众号、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传播民族体育文化,教师推荐学生登录或者关注相关公众号,在课余时间翻看公众号,阅读其中的文章,观看各种民族体育项目的图文信息,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潜移默化中熏陶小学生心灵,既促进了小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也培养了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有趣的民族民俗娱乐形式,促进小学体育艺术教学形式的创新,以“花鼓戏”为例,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在课上播放一段花鼓戏的视频,学生被视频中有趣的步伐以及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所吸引,注意力都会集中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并借助多媒体设备逐次分解花鼓戏动作要领,结合特殊的音乐伴奏以及花鼓戏的动作韵律等,促使小学生进入到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与体悟中,让学生们知道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

“花鼓戏”是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民间体育形式,极具人文教育价值与审美教育价值。小学体育教师将“花鼓戏”引入小学体育艺术教学,通过对队形、舞步、花势、打法的适当改进,传播传统体育运动,渗透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学生小组为单位,自主练习花鼓戏,感受花鼓戏,教师加以合理的点拨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柔韧性、协调性都会得到提升。同时也更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小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载体之一,在艺术教育开展和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优势。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兴趣、爱好,合理选择教学手段、設计教学内容,实现小学体育与艺术学科的融合,以推动学科之间的融合,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论音乐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0+103

[2]张丽.试论小学生体育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13):131-132

[3]张洁.小学体育教学中舞蹈啦啦操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161+151

[4]张小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216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新媒体创新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