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设计劳动课程 有效实施劳动教育

2020-01-07栾国锋

教育家 2020年45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劳动

栾国锋

整体设计规划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科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制定课程方案和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整体规划设计劳动课程,科学、系统地确立实施路径。

遵循规律制定课程目标,明确劳动培养方向

劳动课程目标的确立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小学生每个阶段的认识力、理解力和劳动力不同,在制定劳动目标的时候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分年级或分阶段螺旋确立三维目标,指导教师明确不同年级学生的引领培育方向。如家务劳动,低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衣物、房间等”“初步具备自理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好习惯”“启蒙劳动光荣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等,中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会基本的家务劳动和简单的手工、食品制作”“体验劳动辛苦,明确家庭角色,树立家庭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培养主动精神”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培养目标,能够让教师明确培养方向,更好地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在劳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

基于问题解决设置内容,符合学生成长要求

劳动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面向学生生活领域,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和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学生的问题解决、成长需求和素养发展就是学校劳动课程开发的方向。如针对高年级学生卫生习惯差、衣冠不整等问题,课程内容可设置独立整理房间,每天保持整洁干净;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每周洗澡3次以上,每天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使用家用电器、简单食品烹饪;了解、应用健康饮食知识,等等。有了针对问题解决的课程内容,还要统筹设置好集中学习课时和自主实践学时,让课程具有科學性、持续性、发展性,更好地引领学生革除积习,养成好习惯。

多方联动实施劳动教育,协同培养劳动素养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此,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要拓宽多种途径,整合多方力量: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实现劳动教育规范化;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实现劳动教育日常化;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实现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如家政课程,既有学校集中学习、教师统一指导,又有家庭实践、学习操作,还有社区成果展示。多方联动实施劳动教育,能够更广泛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多元评价劳动过程、结果,激发学生劳动潜能

建立多元评价制度,是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如低年级每月评选“自理小达人”,中年级每月评选“父母好帮手”,高年级每月评选“小小美食家”。对评选结果,要进行大力宣传,让受表彰的学生感受劳动带来的荣耀和自信,激励他们坚持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同时,表彰和宣传能够更好地树立榜样、模范,引领学生“比学赶帮超”。评价切忌走过场或者有头无尾。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和家庭一定要沟通好、配合好,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参加劳动的重要意义,并自觉起到监督、鼓励作用,家校合力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总之,整体设计目标方向、内容措施、教育合力、评价展示,是有效落实劳动教育效果的基本原则和有力保障。学校在开发劳动课程时要注意做好顶层设计,这样才能使劳动教育科学、有效,充分实现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仲村小学)

责任编辑:周丽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