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编制,不该是撕裂公平的鸿沟

2020-01-07周丽

教育家 2020年45期
关键词:基本工资鸿沟劳务

周丽

编制,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隔开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同在一所学校,编内教师在这头,编外教师在那头,中间相隔的是待遇、福利、晋升乃至评聘的差距。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指出,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记者在调研中却发现,当前,虽然不少地区已做到编外教师与在编教师基本工资相同,但在奖金、补贴、社保、公积金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对待”。

四川一所城区小学的临聘教师蒙毅称,学校大部分教师每周课时为15—18节,他则为18节,多的时候达20节,平时还要经常带队训练、比赛。担任体育教师五年来,他带领学生参加区里面的体育比赛,几乎“把所有的第一名都拿了”。然而,他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基本工资,没有相应的绩效、奖金,除去企业五险(没有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到手只有不到1800元,和在编教师相差两三倍甚至更多。

“待遇区别还是蛮大的,没有真正实现同工同酬。”武汉一位校长直言不讳。这位校长称,学校自主临聘的编外老师,没有财政专项拨款,相关资金只能从行政经费的蛋糕里切一块出来。编外教师不仅基本工资与在编教师有一定差距,政府和教育部门发放的各种奖金,编外教师几乎享受不到。学校的工会福利和拨款也大都是“戴帽子”下来的,编外教师很难从中“分一杯羹”。“作为一个校长来说,这些编外教师工作都很拼命,在心理上觉得有愧于他们,但这也是我们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不少受访教师表示,虽然基本工资与在编教师没有多大差别,但很多“隐形的福利”是编外教师享受不到的。

北京一所中学的编外教师提到,自己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在编教师没有明显差别,只不过学校没能为她解决北京户口。此外,有件事令她印象深刻——第一次去学校医务室就诊时,她被告知不是在编教师,没有公费医疗不能拿药。

除了与在编教师不同,编外教师群体内部也存在“三六九等”。

从聘用形式来看,当前公立中小学编外教师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是学校通过公用经费自行聘任的编外教师,这类教師直接与学校或者学校找的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二是政府通过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形式聘用的编外教师,这类编外教师又被称为“人事代理教师”;三是政府划拨专项资金由学校直接聘用的编外教师,又被称为“合同聘用制教师”。

河北唐山某乡镇中学教师施莉所在的学校,就有三种教师构成:在编教师、人事代理教师、劳务派遣教师。“他们绩效、奖金比较多,还有独生子女、体检、孩子入托等各种补贴。”施莉所说的“他们”,指的是前两种。在待遇等级排序上,“最高的是有编制的,其次是人事代理、合同聘用制的,最后是像我们这种劳务派遣的”。

施莉补充道,学校使用公用经费自聘的编外教师工资待遇往往低于政府购买服务聘用的编外教师。人事代理教师由于受稳定财政供养,相当于拥有隐形的编制。他们和在编教师的工资、奖金发放都比较及时,而劳务派遣教师则存在被拖欠的情况。“去年拖了七八个月,新闻曝光后,才把我们的工资、奖金补上了。”

此外,有教师爆料,一些学校与临聘教师签订合同时钻假期空子,一年期合同签到7月份。如此,若下一年不再续聘,工资只有11个月,变相剥夺教师暑假带薪休假的权益。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存在学校为规避劳动纠纷,不与临聘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的现象。

除了同工不同酬,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进修培训等方面,编外教师也往往得不到与在编教师同等的机会,甚至根本无缘参与。 区别对待下,有人选择了离开,有人选择了坚守。而留下来的人,仍在寻求稳定和公平的路上,试图努力跨越编制这道鸿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基本工资鸿沟劳务
浅析“老年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鸿沟为界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