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中山装 国之礼服
2020-01-07符振彦
符振彦
中山装,因为孙中山得名,因为毛泽东而盛,已有100年的历史,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中国男装,已成为中国领导人出席国内外重要场合时的礼服。领导人的中山装多出自于“红都”,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在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8号的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是保存中山装传统技艺的唯一一家服装企业。
中山装是中国人的骄傲
早在19世纪末,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的孙中山先生,决意与清政府决裂。为此,他在日本横滨等地经常穿西装或日本的新式学生装、士官服出现在公共场所,以表明他的政治立场。1905年,孙中山先生与黄兴等革命同志意定变革长袍、马褂,创制中国新服装。在孙中山先生的提议下,由同义昌呢绒洋服店的“红帮”裁缝,采用西装造型和制作技术,参照日本学生装、士官服的改革思路,融入到中国的文化服饰传统中,根据中国人的体形、气质和社会生活新动向,试制了胸前7粒扣的初期中山装,即第一套中山装。当年孙中山先生身穿这套新装出席了在日本东京的同盟会成立大会。
辛亥革命后,上海著名的裁缝店——由“红帮”创史人之一王才运创办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在孙中山先生的授意下,将早期的中山装进行了改进,并融入深刻的文化内涵,改成直翻领,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上衣前身设4个口袋,上面两个袋盖做成倒山字形笔架式,称为“笔架盖”,象征中国民主革命要重用知识分子;依据当时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而确定前门襟正中5粒明纽扣,象征五权宪法;又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袖口3粒扣即象征三民主义;后背不破缝,象征祖国统一;裤子有3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中山装整体廓形丰厚、饱满,穿着稳重大方,中山装的诞生,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的一场震撼性的革命。
中山装制作技艺在“红帮”裁缝中继承和发扬,并涌现出一批制装高手,代表人物有余元芳等。
之后,几经改革,中山装成为中国人民重要的礼仪服装,所以中山装又称“人民装”,被誉为中国人的“国服”,陈毅元帅曾说:“中山装是中国人的骄傲。”
“红帮”起源与发展
19世纪初,“红帮”裁缝孕育于宁波奉化一带。据《红帮服装史》一书记载,当时,宁波鄞南平原上的茅山镇孙张漕村有个青年裁缝叫张尚义,单靠裁缝手艺难以生活,于是在渔船上帮厨烧火。一次出海,遭遇海难,张尚义漂到了日本横滨。身无一物的张尚义寄居在码头,幸亏有一手针线活儿手艺,靠帮着修补救生衣和衣被等勉强维持生活。其间张尚义发现当时的横滨,有的渔民和客商穿的西装简练、利索、方便,但横滨的西装店却屈指可数。于是,张尚义就利用修补西装的机会,悄悄将衣服拆开,将各个部位式样画在纸上并剪下来,成为以后的样板。他凭着一套套的样板,反复琢磨,终于做成了第一套西装。由于他服务周到,手艺精湛,恪守诚信,故生意兴隆。慢慢变成了小裁缝推举的老板,最后开了自己的成衣铺。1854年横滨开埠,洋人涌入,改名“同义昌西服店”。自张尚义在横滨创业之后,宁波地区奉化两岸的鄞县(今宁波鄞州区)和奉化县(今奉化市)的一些裁缝先后在日本的横滨、东京和中国的上海、哈尔滨等地开始缝制西服。1890年后上海已成为远东乃至世界的大都市,经济空前发展,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批商家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来到此地谋生与发展。于是,中国最早制作西服的一个社会群体、一个服装流派“红帮”很快在上海形成了,上海成为了“红帮”裁缝的大本营、创业基地。1921年《上海总会月报》以及1989年上海和横滨联合编辑委员会与上海档案馆提供的史料佐证,确认“红帮”裁缝肇始于宁波鄞县茅山镇孙张漕村,发祥于奉化江畔。以张尚义为首的张氏家族为“红帮”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红帮”裁缝世家。
“紅帮”因为善做西服和中山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盛于上海。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上海20家著名红帮裁缝店迁至北京,此后几经重组成为“波纬”“金泰”“蓝天”“雷蒙”“鸿霞”“造寸”“万国”7家服装店,1958年,与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合并成立了北京市友联时装厂。后来,更名为北京市人民服装厂,正式使用“红都”作为门店招牌和服装商标使用。改革开放后,又更名为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公司里迁京人员很多都是“红帮”的高手,有余元芳、田阿桐、蔡阿利等,自迁京之日就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迁京后,当时的红都不对外营业,需要凭省部级以上单位介绍信才可以到红都门店购买或定制服装。“为中央领导服务、为出国人员服务、为外国首脑及驻京使团服务”,这三大任务曾经让红都品牌在国人心中神秘而遥远。不仅如此,在许多重大活动中红都也肩负国之使命,承担制装任务,展示国家形象。无论是“三大任务”还是为国家重大活动制装,这些特殊使命都使红都从一个普通的服装企业变为国家的“红都”,让红都品牌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1993年12月,北京红都集团公司成立,以“针针计较,件件精品”的制装理念,为社会各界服务,传承精神、传承技艺、传承文化。
难忘的中山装
为毛主席制装是红都人永远的骄傲,虽然红都主要由1956年上海迁京的服装企业组成,但为毛主席制装的历史却是从1949年开始的。
1949年10月1日,在亿万人民瞩目的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当时毛主席身穿黄绿色将校呢礼服就是红都的裁缝丁奎英和他师傅王子清亲手量裁制作的。技艺高超的王子清解放前就带徒开有服装店,丁奎英是他的大徒弟,据丁奎英回忆:“我14岁就在东方西服店(厂)学徒,曾拜我姨父王子清为师,解放前厂子解散,后王子清又带着我们几个徒弟开了一家新生服装店,在王府井大街,由于师傅技艺高超,经常有一些要人来找师傅制装,都是师傅量裁,我和其他几个徒弟来做。”多年后丁奎英成为红都的高级技师。
上海红帮裁缝店迁入北京后,1956年8月的一天,毛主席的秘书找到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说:“要给毛主席制作一套中山装”,这个任务交给了刚从上海调到北京的田阿桐。俗话说“量体裁衣”,做衣服自然少不了要测量一下人体相关部位的尺寸。然而,田阿桐这次为毛主席做衣服却是个例外。出于安全的考虑,为毛主席做衣服的裁缝都不能靠近他,自然也谈不上“量体裁衣”了,尺寸只能靠“目测”。
田阿桐,1925年出生于江苏。13岁那年,经亲戚介绍到上海一位奉化籍师傅那里学裁缝。3年后,田阿桐应聘到上海南京东路一家洋行的服装公司工作。在这里,他做西装,做皮装。凭着聪颖和勤奋,田阿桐很快成为上海滩上的裁缝高手。上海解放后,田阿桐受聘成为上海一家服装公司的高级技师。调入北京后,在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附属服装加工部工作。尽管田阿桐从来没有通过“目测”来做衣服,但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站在距毛主席5米远的地方,一次“目测”成功。尺寸“测”好了,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了田阿桐两件主席的旧衣服,但田阿桐在式样上并没有“照葫芦画瓢”,而是根据毛主席丰颐阔额、身材魁梧等特点,对传统的中山装款式进行了适度修改。普通中山装的衣领较高,领舌小,为了使毛主席穿起来感到舒适且不失伟人风范,田阿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衣领,即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型尖领,并将领口开大。为使毛主席原本魁梧的身材更显得挺拔,他还特意将上衣前阔及后背做得稍宽一些,后片比前片也略长一点,而肩膀部分则较常规做得也稍宽一些,中腰稍凹进一点,袖笼比常规提高了一点。为了使衣服保持高度平整,田阿桐在做衣服过程中特别注重手工操作。经过精工细作,一套专为毛主席制作的中山装宣告完成。当毛主席穿上这套服装后,原本伟岸的身躯更显挺拔,更具魅力,在场的工作人员看了不禁啧啧称赞。当时,为毛主席做裤子的是一同从上海调到北京的唐荣茂和王德贵,每人做了一条。主席对此款中山装十分喜爱,穿上后拍了标准照,时至今日这张标准像一直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2007年英国《独立报》评选出影响世界的十大套装,中山装位列榜首。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溘然长逝,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红都的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心灵受到的沉重打击,这一天显得格外漫长。下午4点,人民服装厂接到了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毛主席制作一套中山装。经厂党支部研究决定,把任务交给田阿桐、张树芬、蔡京明、王良柱等16名有经验的老师傅和青年工人去完成。车间支部书记徐祥福亲自和大家一起研究制装工作,当时针指向5点钟时,布料拿来了,是毛主席平時最喜欢的中灰色的啥味呢。大家配合默契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一道道工序衔接紧凑,打碎料、缉车工、翻碎料、做领子、附衬、勾止口、翻止口、合摆缝、靠肩头、做袖子、绱领子、绱袖子……直到最后手针活儿,撬边、手工锁眼、平整、熨烫,针针线线凝聚着工人师傅们对毛主席的无限哀思和崇高的敬意。在缝制过程中泪水不时地模糊了他们的双眼,但大家又怕自己的泪水掉在衣料上,蹭脏毛主席的衣服,边擦泪边精心缝制,场面分外感人。经过连夜加班赶制,直到第二天清晨4点50分,天色微亮时,为毛主席缝制的衣服做好了。大家对主席的深情和无限的哀思寄托在一针一线上。
田阿桐在红都工作了40余年,为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共和国领导人多次制装。由他首创的“毛式中山装”在中国公务正装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走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的红都集团的展厅里,在“1949·胜利者的选择”题栏下陈列着为毛主席制作的灰色中山装复制品。而今,红都依然是“弘扬中国风,精制中山装”的首选品牌。
2000年,田阿桐以75岁的高龄退休,于2007年不幸告别于世,田师傅把精绝的技艺留给了他的徒弟们。如今,红都中山装制衣大师——高黎明和蔡金昌皆师承于田阿桐师傅。
制作技艺
“红帮”裁缝在17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西服制作的“四功”“九势”“十六字标准”,成为中国制衣的经典。
“四功”即刀功,手功、车功、烫功。“刀功”是指裁剪水平;“手功”是指在一些不能直接用缝纫机操作或用缝纫机操作达不到高质量要求的部位,运用手上功夫进行针缝,主要有扳、串、甩、锁、钉、撬、扎、打、包、拱、勾、撩、碰、搀14种工艺手法;“车功”指操作缝纫机水平,要达到直、圆、不裂、不趋、不拱;“烫功”指在服装不同部位,运用推、归、拨、压、起水花等不同手法的熨烫,使服裝更适合体型,整齐、美观。
“九势”是指胁势、胖势、窝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戤势。如袖笼山头必须做到圆顺,袖子要做成有弯势,后背要有戤势使两手伸缩方便,子口要有窝势,不向外翘,前胸要有胖势,肩头要有剩势等。
十六字标准即“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窝、戤”。“平”是指成衣的面、里、衬平坦、不倾斜,门襟、背衩不搅不豁,无起伏;“服”指成衣不但要符合人体的尺寸大小,而各部位凹凸曲线与人体凹凸线相一致,俗称“服帖”;“顺”指成衣缝子,各部位的线条均与人的体型线条相吻合;“直”指成衣的各种直线应挺直,无弯曲;“圆”指成衣的各部位连接线条都构成为平滑圆弧;“登”指成衣穿在身上后,各部位的横线条(如胸围线,腰围线)均与地面平行;“挺”指成衣的各部位要挺括;“满”是指成衣的前胸部要丰满;“薄”是指成衣的止口、卜头等部位要做得薄,能给人以飘逸、舒适的感觉;“松”是指成衣不拉紧、不呆板、能给人一种活泼感;“匀”是指成衣面、里、衬要统一均匀;“软”是指成衣的衬头挺而不硬,有柔软之感;“活”是指成衣形成的各方面线条和曲线灵活、活络,不给人呆滞的感觉;“轻”指成衣的穿着感到轻松;“窝”是指成衣各部位,如止口、领头、袋盖、背衩,都要有窝势;“戤”是指成衣宽舒度,伸手时不扳紧,手放直时戤龙不皱。以上16个字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在一件服装上,就能显示出红都特色工艺的特点,而这些有“红帮”裁缝百年实践的经典也已细化在红都的制衣及中山装的制作工艺中。
由于历届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中山装,红都对中山装制作技艺更是备加珍视,制作一套中山装,大的环节要经过量、裁、试、做、检验、包装六大部分,小的工序有40至50道工序。中山装制作技艺的核心要领是量身定做,一人一版,很多部位必须要手针缝制。红都设计研发中心主任蔡金昌,多年来为国内外重要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制装。2012年,蔡金昌获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称号;2013年,他带领红都设计研发中心设计制作的“盛世国服”获得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金奖。介绍起中山装的制作工艺,蔡师傅一边讲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有时还拿起布料做起示范手法。
在蔡师傅的眼里,每一件“中山装”都有合体的密码。“人的身体是立体的,有弧度,如何让衣服与人的身体一样,也有一点弧度呢?制作时,外面的料子稍松,贴合的嵌条要短一点,两者贴合烫平之后,衣服的衣襟就会自然回收,而会有一个贴身的轻微弧度。这样穿起来的衣服才能包着人的身体。不过,这需要技术,嵌条要太紧,外面有皱褶,但是太松了,衣服就不包身体。”
中山装穿在身上,4个兜平整服帖,还可以装一些小物件,复杂的做法很是令人不解。对此, 蔡师傅介绍道,“中山装的每一个口袋也都有讲究,衣服口袋是掏着缝的,就是从口袋里面缝上。”还有兜盖要有圆弧,两边的兜盖要一致,不能有角。这些制作细节,都是靠技师多年的经验和手艺摸索出来的。
说着简单,做起来很难,一些细节的难度着实让行外人难以想到。人们知道,做中山装的面料选择也是很讲究的,一般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哗叽、啥味呢、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制成的成衣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的面料,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仅就这几种面料,其厚度就很难让人理解如何让中山装的细节完美体现了,制作过程中需要何等的技艺技巧才能实现?然而,对于在红都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们,他们都有着从基础开始,淬炼多年的巧手绝活,能上手制作中山装的师傅都是能工巧匠,堪称当今的工匠。经过他们的手,中山装的一针一线都是细密匀称,特别是在重大的活动中,中山装展现出的国之礼服的光彩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技艺传承
红都中山装技艺传承,不是一对一的形式,而是以批次且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名师数人,各位名师又带出一批徒弟,久练之后又成为名师,如此一代传一代。
余元芳,红都服装公司的第一任经理,是奉化市白社乡泰桥村人,生于1918年10月,14岁那年离开家乡,到上海谋生学艺。奉化人创出的“红帮”裁缝在当时已发展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服装流派,名震上海滩。经人介绍,余元芳进入奉化人开设的“王升泰西服店”学艺,由于聪明勤快,悟性好,很快便掌握了西装的裁剪决窍,从小练就“红帮”裁缝工艺三大绝技“目测量衣”“抽丝补调”“特型矫正”。1941年满师,他考入王顺泰呢绒西服号,这家老号是由“红帮”创史人之一王才运创办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中分立出去的,主管业务和裁剪,余元芳以出众的才华和技艺受到赏识。
1949年1月,余元芳与其兄余长鹤在外白渡桥百老汇大厦(后改名上海大厦)租屋开店,挂出了“波纬服装店”招牌,“波”意为宁波,“纬”表示行业。“波纬”制作西服,无论量体度身,还是裁衣试样,样样认真,质量有口皆碑,一时名声大振,门庭若市。当时,驻沪领事馆的外交官,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的很多负责人,都专门找余元芳做过服装。不久,“波纬”以“首长服装专门店”而闻名沪上。1956年4月底,上级将从上海迁京的余元芳、余长鹤和波纬14名职工安排在了新落成的前门饭店。考虑到外宾和中央领导能就近制衣,第二年,波纬搬到东交民巷28号,并与迁京的万国时装合二为一,余元芳任经理,于1957年4月18日隆重开业。东交民巷28号成为之后的总部基地,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他还先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多位领导人及外国元首、驻华领事馆人员制作服装,被誉为“服装国师”和“西服国手”。
王庭淼是第二任经理,1922年1月生于宁波。11岁就在村里拜师学裁缝, 20岁已熟练掌握了西服的量体、设计、裁剪、缝纫、整烫等全部技艺,且能灵活运用,便独自闯天下,曾到南京3家西服店工作。1946年返回上海,到红帮名店雷蒙西服店工作。1956年春到上海服装公司第一服装厂工作,以制作中山装和新式现代服装人民装为主。3个月后,他被调入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下属的服装加工部工作,为周恩来总理设计了中山装,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经典之作。还有一事值得记载:有一次周总理的秘书拿来一件总理的西装,希望能改成中山装。这是一件颇有难度的工作。但王庭淼领悟到总理的心思,于是经过反复计算、推敲,终于满怀信心地开始改装工作。他先把西装拆成24块,和擅长织补的师傅一起,先做好织补工作,然后再精心安排,终于完全如愿地做好了这一旧衣翻新的特殊工作。周总理拿到这件中山装试穿,十分合体、适体,连连称赞说:“巧匠!巧匠!”
当年田阿桐师傅为毛主席制作中山装,距离5米目测量体的绝活儿,也被新一代大师发扬光大。师承田阿桐的高黎明就有这一出神入化的“目测量身”功底。2012年在中国与马耳他建交40周年之际,红都集团应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邀请,为时任总统的阿贝拉及夫人制装,高黎明承担此任务。通过查阅阿贝拉总统的照片,以及总统夫人出席晚宴时的照片,高黎明目测出总统及夫人的身材尺寸,提前为总统准备了中山装,并为总统夫人准备了套装、大衣等。阿贝拉总统试穿后,对中山装十分喜爱,当得知这套中山装是红都师傅为他目测定制时,称赞:“中国的服装技师很神奇!”
为一两个人“目测量身”还不算神奇,1990年北京亚运会,丁奎英、蔡金昌等红都技师承担官员和裁判员制装任务,在没有见到本人、没有亲自量过尺寸的情况下,制作的一万多件男士合身的西服,堪称奇迹。
蔡金昌师傅出生于1956年,自1979年进入红都以来,已经度过了40多个春秋。在红都的展览室里,悬挂着一张蔡金昌给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试衣服的大幅图片。“我记得这是在1992年”,蔡金昌师傅介绍。样衣就是按照制作工艺,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好,让客人试穿。技师根据试穿结果把每一片做微调,令衣服更为合身,调整之后缝合成衣。当年,在蔡金昌为西哈努克亲王试衣时,同事从侧面为他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1981年,蔡师傅作为骨干,被安排到田阿桐师傅的工作室学制作。田师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细节,在车间已经可以算过关了的活儿,在田师傅这里也许就要重做,以达到精益求精。一件衣服怎样才能算做得精致呢?据介绍,普通的裁缝使用“市分”来作为度量单位,蔡金昌师傅常用的单位是“毫米”,就是0.1厘米。
如今,红都中山装的技艺传承形成了以蔡金昌师傅为引领的、以年轻业务骨干为主力军,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产学研”发展模式,几位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传帮带新徒,沿袭着红都师带徒的传统,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一代。当被带出的一批徒弟,一旦能独挡一面后,成为车间一线的技术骨干,百炼之后,遂成名师,一代传一代,一批接一批,红都的技艺,薪火相传,永不断代。
中山装的创新
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创新,红都的中山装也几经改版,从最初的立领、明门襟、7粒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到后来的立翻领、7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发展到现在的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中山装也一直跟随着时代的潮流在革新。
2011年,红都为复兴中山装举办“百年辛亥 百年中山装 代代红都情”活动,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上中山装,让中山装更受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蔡金昌带领研发团队,从一年前就已开始着手改良传统中山装的式样:“从版型上,成品改变了衣身的造型,主要是收了腰身,袖口收窄。制作中,采用了更薄的辅料。这就让衣服更轻柔随身,不把衣服的版型搞得太硬。”新装一上市便受到时尚青年的青睐。在红都集团的展厅,那件名为“盛世国服”正是改良版的中山装。蔡师傅介绍,“盛世国服”保留了中山装的传统元素,从设计、选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工艺上采取肩袖劈缝、袖子做真开叉、领子改成软领,与时尚男装工艺紧密结合,更符合现代人的穿着要求;过面做大耳朵皮,在原有里袋的基础上增加笔袋,并配红色珠边,里袋口打红色D型结,使里衬的制作效果更加美观生动。衣服在辅料上,领衬用毛衬代替原来的树脂衬,既柔软又挺括,穿在身上,整个人都显得非常有精气神,帅气。
蔡金昌說,现在主流市场上的制作工艺与几十年前有着很大的变化,现在都是电脑打版,采用先进的平缝和专用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高级定制,我们仍然坚持采取一人一版,制作采用先进设备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使传统手工工艺得到传承与发扬,然而传承仍需要匠人的手感和一针一线地缝制。
中山装,国之礼服的灵魂,是大国工匠的匠心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