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志愿者能力提升的实务研究
2020-01-07刘书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相关理念与方法的引入,社会工作在社会姐织的志愿者管理中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立足于优势视角理论,以小组工作方法为载体,以志愿者自身需求为依据,以志愿者的成长为目标,扎根于志愿者所在社区,充分挖掘志愿者队伍及其所在社区的优势资源,将优势资源融入小组工作,社会工作者引导志愿者共同成长。本文尝试探索小组工作介入志愿者能力提升的策略及运用,为志愿者群体及志愿服务事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专业力量。
【关键词】小组工作;优势视角;志愿者;成长
1.研究背景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史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较短,发展历经曲折,内涵相对较匮乏。整体而言,社会公众虽然对志愿服务有一定了解,但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较低。然而由于当前志愿服务领域缺乏相关志愿服务政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健全及志愿者自身的非专业性等,阻碍了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成长。
对于这一现象,国内有学者提出对志愿者激励机制进行更新,从颁布相关行政政策、提升机构服务及更新社会组织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志愿者群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进一步吸引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然而这一建议只能对本已臃肿低效的志愿者队伍增加负担,而对志愿者队伍的素质提升毫无帮助。
2.文献综述
(1)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在2013年最新颁布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对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人。以上定义都是基于志愿者个人的层面对志愿者进行定义,从志愿者个人参与志愿服务行为入手,对志愿者的内涵描述更细致与具体。[共青团中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2013:1 ]
综合考虑国内外的定义,结合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为了突出志愿者的服务特性和服务目的,本文决定采取国内即《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对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人[共青团中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2013:1 ]。这一定义更加贴了当前中国社会公民成为志愿者的情况,中国社会暂时暂未形成大规模的志愿服务风气,更多的立足于个人成就的角度,从登记注册成为志愿者,到为他人提供帮助等都是个人自发行为,受社会环境影响有限。所以本文在对志愿者概念进行界定时采用《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对其的定义。
(2)小组工作 。立足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本文致力于探讨小组工作这一手段对志愿者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国内学者王思斌(2005)对小组工作的定义为: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3)优势视角。优势视角是世纪、年代在西方社会工作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策略。优势视角既是人们看待事情的新视角,也是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新模式。优势视角又称能力视角,以优势为核心,秉承以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相信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都有自身的资源、智慧和知识。
3.小组工作介入志愿服务领域的路径
成长小组介入志愿服务领域主要通过小组活动进而提升志愿者们的综合素质,在成长小组的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為小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对小组活动的设计、组员们优势的分析与挖掘、组员需求的满足、小组成效的评估等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将对成长小组对志愿者服务领域介入路径做分析,更全面、详细的展示成长小组的开展流程等。
(1)调查志愿者及所在社区需求。成长小组的开展是多方需求的结果,社区志愿服务水平停滞,志愿者内部也存在提升自我的需求,这是成长小组开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小组开展之前对这些需求有一定了解,才能够在成长小组的设计与活动安排上有所针对性,成长小组的目标设置也需以这些需求为基础进行设定,才能优先回应这部分需求,更好地提升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参与组员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组开展的成效。
(2)挖掘志愿者优势与潜力。基于优势视角而开展的成长小组,其特点在与对组员优势的挖掘,这是成长小组开展的基础依据以及小组重要动力支撑。潜力的提升是小组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者在对组员们优势进行挖掘并调动之后,组员们在利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对潜力进行开发与提升。所以社会工作者在这一环节,需要对组员的优势资源与潜力分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在后续的小组设计中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小组活动质量。
(3)准备阶段。成长小组在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每一位小组组员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有组员的基本信息、组员对志愿服务的理解、组员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成长小组的期望、在社区的基本社交网络、工作和生活经历等。准备阶段的工作使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互相了解,促进双方共同形成对成长小组的期待,对小组初期的氛围和基调形成有积极作用。
(4)开始阶段。小组工作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以明确小组开展目标、组员互相熟悉、营造小组积极氛围为小组阶段目标。社会工作者要在该阶段,对组员们的情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如组员个性、交往能力和兴趣爱好等,这些信息能够指引社会工作者对小组的后续开展。将小组互动的设计与组员们个性相结合,更全面、深入的推动组员与成长小组的融合。
(5)中期阶段。成长小组开展中期,社会工作者将调整和转变小组开展思路,由“优势挖掘”转变为“能力提升”。成长小组的中期,小组组员之间、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已经相互熟悉。在小组工作初期的基础下,小组也形成良好氛围,成长小组已经具备雏形,开始向小组目标方面深入。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将以提升组员的能力为主。社会工作者带领小组成员对其志愿者身份进行回顾,提升自己对于组员服务当中自身价值的认可。
(6)结束阶段。成长小组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与组员的专业关系结束,社会工作者除了要处理组员离别情绪等等之外,还需要对成长小组的成效进行进一步巩固和保障,成长小组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小组的终止,小组成员还能够在日常生活、志愿服务中继续发挥能量。个别组员还能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扮演“志愿者领袖”的角色,带领社区志愿者队伍更好更全面的为社区提供服务,达到促进所在社区的进一步成长的目的。
4.结语
基于优势视角的小组工作介入志愿服务领域,挖掘志愿者群体的优势并激发其潜能,促进志愿者群体能力的提升,其创新体现在:实务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及服务视角的创新等,促进小组工作实务领域和志愿者培育领域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董明伟.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杜妍智.工读学校流浪儿童救助中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
[3]谭建光.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机制创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作者简介:刘书梅(1996.02-),女,山东济南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学生,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