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失与引导探源

2020-01-07姜新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引导大学生

姜新东

摘要:认识自我是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基于内在的自由信奉价值观,决定自己的行为并承担责任的过程。当下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的负面心态及行为属于自我意识的迷失,源于成长过程中对价值的机械性接受和内在自由的缺失。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必须以真情、真理、真话引领学生进入教师的生命体验中,实现自我认识的师生同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内在自由,把修身与认识外部世界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迷失;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5-0112-05

一、何谓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在成长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开始出现了“我是谁”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句众所周知的格言,“认识你自己”自古希腊时期就被刻在德尔斐神庙的石头上。那么,什么是我们要认识的自己或者说自我?

1.自我是指作为意识的我

我们可以从镜子中认识自我,但镜子中的自我只不过是我的身体的机械的反射,我的身体、我的头、我的手脚等,都是属于“我”这个拥有它们、支配、使用它们的要素,因此物质的“我”不能等同于“我”,那个背后的支配、使用我的身体的要素才是我。古希腊哲人把这个使用身体和工具的要素称为灵魂——作为行为主体的灵魂,当我们认识自己时,我们认识的是我们行为主体的灵魂。笛卡儿在“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中指出,“我”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精神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者本性只是思想。”在此,作为精神的或意识的我才是我们认识和关注的对象。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是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正是在对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意识活动中,形成了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我由此出现。

2.认识自我是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存在

美国学者库利通过语言学角度对小孩子对“我”这个词汇的使用进行了观察分析。库利发现,当小孩子使用“我”这个词时,几乎总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使用的,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支配感。“她常常大叫:‘我的、‘我的东西、‘把它给我、‘我要它,等等。”因此,“‘我的最大功能就在于使主体意识到自己是以主体的形态存在着。”我是主体,意味着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物。人的这种主体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和行动基础上的意志性,表现为支配自己行为的主体能动性。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有时候感觉到“我”不是“我”,这时你会渴望拥有真正的自我,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因而,我就是意识到自己的能动性和意志的存在,“人的这种性能的最初发动,即在于当他知道他是我的时候……这是因为我具有纯粹的‘自为存在性。”只有我意识到自己以主体形态存在时,具有“自为存在性”的主体才能由潜在的主体转化成为现实的主体,在世界中显现出来。

3.认识自我是基于内在自由的行为选择与责任承担

人把握自己的主体性,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也就意味着一种责任。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基于选择做出一种行动时,除非行为人自己基于内在的动机与自由做出选择,他的行动才会具有信念和力量,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地信奉他所做的事情。因为他的决定是一个相对的整体,这个整体的元素不是仅仅来自于他人格的完整,他还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任何在自我意识中所选择做出的行动,都是对自我的一种考验,它包含了一种承诺,这种承诺意味着,面对着两种甚至更多选择,尽管他在做出决定前犹豫不定,一旦他做出了某种决定,他便会一下子坚定地站在了决定的这一方,就好像是这个有意识的决定释放出了某种潜意识的力量;这种承诺还意味着,行为人也做出了为行动选择承担后果的准备。

4.认识自我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观念的自我认同与日趋成熟

在自我行为的选择中,大学生根据什么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或者说选择的标准,实质上就是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安身立命密切相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观念的选择与确立。因为人在大部分的选择关头,除了要衡量不同行为达到的不同目标或者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等因素,潜在的或者显在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往往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人的自我形成过程中,自我认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长成与日趋坚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一个人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它使人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鼓励人负担其自己的责任,不断地迈向自我实现。因此,在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过程,既是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与承担责任的过程,也是自觉地选择与实践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负责任的道德自我的过程。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失及其根源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失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识的关键阶段,然而,在部分大学生中却存在着自卑、空虚、迷茫、孤独、焦虑等负面心态,这种心态甚至在整个大学阶段都存在着,严重者发展成为心理学家所称的神经性焦虑。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失。

(1)自卑与自我意识的迷失

自卑这种心态,在一些中学阶段学习优秀的学生里往往更容易出现。其在大学里找不到以往鹤立鸡群的感觉,失去了以往的自信,甚至有了自卑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实现他自己的时候,由于他使自己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了,所以,他便在某种特殊的、使他有正当理由维护自己和反对其他人的情境中,坚持他自己所具有的、影响其他人的权利。如果他不能使他本人具有的这种独到之处进入这个共同的共同体,如果这种独到之处无法得到其他人的承认,如果其他人无法从某种意义上采取他的态度,那么,他在情绪方面就无法得到欣赏,他就无法成为他正在努力成为的那种自我。”从自我构成的主体性来说,这部分学生以往对自我的认知与肯定是建立在与他人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基础上,这实质上是对他人的一种依附,而依附产生不了主体性,这种不具有主体性的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其自我認识必然随着他人强弱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空虚、迷茫与自我意识的迷失空虚和迷茫往往是部分学生没有适应大学阶段的变化,没有及时树立新的目标造成的。很多学生在中学时甚至从上小学以来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在大学没有及时确立新的阶段的目标,陷入了空虚和迷茫。这说明这样的学生还没有真正地确立自我认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予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现象也属于自我意识的迷失。

(3)孤独、空虚与自我意识的迷失孤独感和空虚感是分不开的,当人感到内在的空虚时,一种自然的反应便是寻找他人以得到慰藉或者给自我进行定位,心理学家指出,“人类需要与他人的关系以对自己进行定位。”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一些不善于人际交往的同学不能很快地融入新的集体,开始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实质上也属于自我的迷失,“对孤独的恐惧大部分是源于害怕失去我们自己的自我觉知的焦虑。如果人们想到长时间处于孤独的状态中,……将失去自我的边界,……将没有任何东西来定位自己。”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以上心态是焦虑的轻度表现形式,实际上是人无法体验到主体性的表现,同时也是缺乏自我认同的价值观的表现。存在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焦虑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个人的自我……大多数焦虑来源于一种对个体自我认同的社会的、情感的、道德的价值的威胁,他们无法在他们生活其中的文化中获得一种可行的价值观。”

2.大学生自我意识迷失的根源

以上可知,大学生自我迷失的直接表现是主体性的缺失,深层原因则是没有形成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其产生的根源则需要追溯到以往的教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长成的过程之中,可以区分为外在原因与内在原因。

(1)外在原因 以往的价值观教育未形成大学生的主体性认同。人在行为时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希望去做,另一种是不得不、必须去做。第一种状态下,我将自己当作主体,我有自由的空间来选择以及塑造我的行为;第二种状态下,行为人将自己当作一个客体,我所做的一切的意义对我的行为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的。在价值观教育中,学生只有处于第一种状态下,道德觀念等价值观才能被学生认同,才能成为他的内在需要和内心呼唤并自觉践行。但是,在我国强大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一直承受着要取得高分的巨大压力,甚至课外兴趣也是根据它在升学中能否加分来决定的。这种情势下,学生的自我价值衡量标准不可避免地转向了外在的符号,只有通过高分才能证实自己的价值。这种通过外部的证实减少了他的自我意识,削弱了他的自我体验。这种标准或者说价值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社会强加给他的,学习成绩于他学习的内在意义、与他的自我的联系就减少甚至丧失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成了取得成绩的一种手段,教育的形式也主要采用知识灌输和考试的方式,将学生当作了可以操控的客体,忽视了其对于学生的自我世界与人生的意义,很多学生把价值观等教育内容当作考试符号机械地背诵,没有经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创造与想象,也就不可能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从而也就难以培养选择价值观并负责任行动的能力,因而也就没有真正地认识自我,确立主体性。

(2)内在原因大学生内在自由的缺失。对自我的把握是奠基于内在的自由之上的,内在自由的缺失是大学生自我迷失的心理根源。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界定,自由包含着两种涵义:一种是免于外在力量的控制,一种是按照自我的理性的力量去行动。仅仅拥有第一种涵义的自由还只是外在的自由,拥有了第二种涵义的自由才是内在的自由。内在的自由并不是任性而为,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与自律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是人根据对自我的人性、本质力量、什么是自己的真实利益和善恶是非等的认识,权衡各种因素,凸显主体我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是自我意识和作为一个自我负责任地做出行动的能力的一种扩展。它是一种不断提高的、面对我们在个体发展中以及在深化与我们同伴之间关系时的各种可能性的能力,以及实现这些可能性的能力。”但是,这种自由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与人的成长与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曾经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既是人逐渐摆脱依赖、建立自由的过程,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为纯真阶段,主要指两三岁之前的婴儿时期。此时人的自我尚未形成,还谈不上自由。第二阶段为反抗阶段,主要指两三岁至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人主要通过与世界相对抗来发展自我,他竭力去获得自由,但并未完全理解与自由相伴随的责任。第三阶段为平常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青少年之后的时期,此时的人拥有一定的自由,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责任,但这并非真正成熟的阶段。第四阶段为创造阶段,主要指成人时期。此时的人拥有了真正的自由,能够做出自我选择、达到自我实现。罗洛·梅对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尽管是按照年龄顺序做出的,但是自由的拥有与自我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年龄问题。大学生基本上处于人的发展中的第二、三阶段,大学里的宽松环境使大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外在自由,使大学生获得了无数种选择的可能性,但是,这种自由也意味着不确定性。这种自由还意味着,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他都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当涉及到道德生活范畴的选择时,他可能隐隐地感觉到,他的选择包含着深层的善与恶,可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却常常模糊不清,使他常常面临着自我拷问,常常产生内心的冲突,这是大学生走向理性成熟、获得内在自由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也正是大学生确立内在自由的良好契机。但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由于害怕内心的斗争和责任承担而采取了逃避的态度与方式,因而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迷失现象。

三、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引导

大学生自我的迷失是一种思想上的摇摆状态,意味着转变的可能性,它为教师的引导提供了契机。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首要的是,如何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引导;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发展内在的自由;核心是如何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我们从引导理念、引导方式和引导内容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三个问题。

1.引导理念:确立师生共享生命体验、师生同塑自我认识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引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