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对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研究

2020-01-07罗玉琳钟兴泉闫晶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辅导试验对照组

罗玉琳 钟兴泉 闫晶晶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无促进作用,为同类院校开展大学生涯规划路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高职护理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愿报名方式,将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364人)和对照组(404人),对干预组学生实施基于护理专业特色的生涯规划辅导。干预后一年内及学生毕业当年,对两组学生相关指标进行测量,以明确本干预方案能否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结果:干预前,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生源地、家庭经济等基本情况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的专业兴趣、职业认知及就业信心、护理专业理论及技能成绩、技能证书获取率、素质拓展等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基于护理专业特色的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同类院校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涯规划辅导;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130-03

生涯发展是贯穿于人一生的重大主题和连续不断的过程,而大学阶段是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涯规划[1]是对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业任务、时间资源、职业准备等进行立足发展视角的统筹规划,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实现学业成就的预期及事业乃至生活的理想。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起步较晚,高职层次引入生涯规划教育较少。少数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2]、就业指导等课程,但以选修或讲座形式开展为多,对大学生的专业发展以及未来规划缺乏系统指导,导致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规划不科学[3-4],甚至根本没有规划。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若护理学生只是一味接受专业知识,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现状及发展认知不足,不能对大学生涯乃至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统筹规划,进而激发内部主观能动性和外部客观资源(时间、精力、学习任务)配置的科学性,学习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均与预期出现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旨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基于专业特色的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干预,以期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进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大一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并遵循自愿原则加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入选标准:对生涯规划感兴趣或有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和需求;确保每次活动能按时参加。

二、研究工具

(一)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编制,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等基本资料。于分组前一周对学生进行调查。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问卷[5]

由台湾生涯辅导专家金树人教授设计,本研究还借鉴周围教授等的分类方法,一共包括生涯定向、专业兴趣、职业认同、就业信心和自我规划五个部分共14个条目,其中5、6、9、14题为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该问卷已被证实适用于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于分组前以及干预结束后一周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

(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表

由研究者自制,主要包括学生期末考专业理论及技能成绩、社会实践参与度、競赛获奖率、技能证书获取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就业率等。于干预后对两组学生在次学年初期进行调查。

三、研究方法

高校专业性教育是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目标性教育,因此,基于美国帕森斯教授的人职匹配理论[6],本研究干预方案以护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及专业特色为导向,帮助学生自我规划专业学习与生活。团体辅导[7-8]已被国内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研究证实是感染性强、辅导效率高的辅导模式,因此,本干预方案采用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考虑到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也将指导课程(包括讲座)融入干预辅导中。

(一)辅导团队

护理专业教师1人,有护理临床经验和教学经历;辅导员1人,有生涯规划及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研究助手1人,由经过培训的学生干部担任,主要负责试验前期准备、试验组织、记录。学生按50人编班,1组辅导团队对接1班。

(二)试验组干预方案

分为四个阶段,持续一学年。

1.第一阶段:破冰相识。每周开展1次活动,每次2小时,共开展4次。目标:辅导团队与试验组学生以及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相互认识和熟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学生了解生涯规划辅导的基本知识和具体要求;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组建小组。

2.第二阶段:自我探索。每周开展1次活动,每次2小时,共开展4次。目标:小组形成凝聚力,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探索自我,同时通过职业规划的量表测试并结合辅导团队分析,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兴趣及类型倾向。

3.第三阶段:职业探索。每周开展1次活动,每次2小时,共开展4次。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到护理专业相关岗位进行调查访问及社会实践,加深职业岗位认知;辅导老师引导各小组进行实践报告交流讨论、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展介绍,加深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全面了解。

4.第四阶段:规划实践。每月开展1次活动,每次2小时,共开展6次。目标:以学生为单位,在前期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我的大学生涯”规划方案,包括:(1)按“越远越笼统、越近越清晰”的原则制定的“目标链”(10年、5年、3年、1年、1学期);(2)针对从近及远的“目标链”,制定具体实现的“措施链”;(3)阶段评价及改进。规划方案提交辅导老师指导完善后实施,定期召开阶段评价,重在学生对照规划方案,加大内省及自我督促、效果评价及分析整改,确保规划逐步落地落实、实现预期效果。

(三)数据统计

数据采用Excel录入,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等方法,明确干预前高职护理学生总体情况;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明确干预前后两组学生生涯规划状况是否有差异、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的专业素质方面是否优于对照组。

四、结果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高职护理专业大一学生768名,平均年龄(19.74±1.061)岁,其中试验组364人,对照组404人,两组学生在性别、生源地、家庭收入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部分学生未接触过生涯规划辅导,具体数据见表1。

(二)干预后两组学生生涯规划情况比较

在干预结束后一周内,应用大学生生涯规划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学生对生涯规划的方法及步骤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536,P=0.036),两组学生生涯定向形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组在专业兴趣、职业认知、就业信心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6。

(三)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才培养质量对比情况

本研究以学生一学年结束后两组学生的专业理论及技能成绩考核、技能证书获取数、社会实践参与度、学历提升计划数、竞赛获奖情况等6个项目作为阶段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具体数据分析见文末表7。经对比,干预后试验组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达标度、学历提升计划数以及社会实践参与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四)两组学生毕业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及对口就业率比较

毕业当年,共有741名学生报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其中干预组354人,对照组387人。对两组学生当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情况作统计:干预组vs对照组=339人(95.8%)vs361人(93.3%),χ2=2.177,P=0.151,无统计学差异。

对两组学生毕业当年年终对口就业率进行统计:干预组vs对照组=232人(63.7%)vs224人(55.4%),x2=5.456,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讨论

(一)大学生涯规划辅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研究的干预方案通过融入护理职业岗位探索,增强学生对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护理专业学习的宏观把握与发展想象,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及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干预组学生对护理专业有更全面的认识(x2=6.841,P=0.030),意识到护理专业是既有压力,更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激发主观能动性。同时,生涯辅导对其就业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在进入专业领域前,强化自身特质与专业特性匹配部分,通过实践“我的大学生涯规划”方案,夯实与职业生涯规划“无缝衔接”的基础,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入职、提高就业信心(x2=14.878,P=0.002)和满意度,还能有效增强他们对临床工作压力情景的适应,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平稳[14-15],持续增强自身潜能发挥。

(二)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9],是大学生根据社会的客观需要和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和期望,对大学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进行设计和全面规划[10]。从本质上讲,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互融合、互为促进的归因关系[11、12]。本研究证明:将护理专业教育(专业情感、知识、技能、素质拓展等)融入“我的大学生涯规划”实施方案中,通过生涯团体辅导的方式持续作用于研究对象,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规划方案执行度和目标达成度,反映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即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及专业能力。表7数据显示,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学生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13](如参加社会实践、各类竞赛等),对未来主动发展意识更突出、发展准备更充分(如各类技能证书获取、主动规划学历提升等),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维度上,干预组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大一干预结束后2年(即学生毕业当年),追踪数据显示:试验组专业对口就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56,P=0.023),对口就业率的提高既是学生专业能力对应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反映,也是来自就业单位对学生专业人才质量的客观认可。

(三)本研究对高职院校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探索有创新及借鉴意义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为例,探索将生涯规划教育有机引入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创新意义。通过与专业相结合的生涯團体辅导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效果,证明了本研究路径、方法的有效性、科学性,既为同类职业院校大学生涯教育提供了操作性强、较为系统的参考模式,又丰富了大学生涯教育模式,更为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多,分布于不同班级,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无法完全隔离,且不同班级氛围、通识课、专业课授课教师等差异性的因素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试验周期为一学年,时间较长,在试验中期未收集相关数据监测试验情况,试验结果的准确度亦受到影响。因此,后期的研究将努力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使试验数据更精确地反映研究目的。

参考文献:

[1]邱岭,周玲,苏露,等.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93-94.

[2]王平,韩菡,尹昌美,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1):56-60.

[3]陈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价值取向偏差的成因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S1):151-153.

[4]张海霞,王东艳,马雄雄.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2):152-153.

[5]金科.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丁宇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究: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的视角[J].人才资源开发,2017(20):114-115.

[7]范佳丽.班级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93-96.

[8]陈栩,郭斯萍.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874-877.

[9]王丽红.大学生生涯规划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7(11):42-45.

[10]张晓宏.论毕生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涯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8(7):78-81.

[11]李金瀚,刘淏,张梦,等.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6-77.

[12]赵允兰.高职护理新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4):101-102.

[13]岳琳,李定梅.成长辅导在涉外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3):198-199.

[14]田云霞.职业情感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对护生职业认同影响的实验研究[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2.

[15]李家阳.浅析职业生涯规划在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5(10):126.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辅导试验对照组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CS95
i6
驭胜S330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