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彩的小学数学阅读中滋养学生
2020-01-07文昌汪丽梅
文昌 汪丽梅
【摘要】在新课改视角和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课堂应多一些意蕴十足的数学阅读,如注重一个“趣”字,使之学味倍增;注重一个“疑”字,使之巧破难点;注重一个“拓”字,使之有效延伸.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一些数学阅读,为课堂增值、为学生助力、为课改开路.在此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浸润、数学精神的培育、数学思维的锻造、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熠熠闪烁的自由之光和创新之光,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阅读;趣味阅读;巧破难点;有效延伸
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对数学习题的反复训练、对公式法则的反复背记,更是对数学性质的反复运用.除了按部就班地沿着教学大纲预定的方向前进外,数学学习还应该有怎样的新空间、新路子、新可能?数学课堂介入一些阅读材料,或能给日益死板的数学课堂一些新意、一丝亮光、一份额外的收获.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一些数学阅读,为课堂增值、为学生助力、为课改开路.
最新版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阅读方面的材料,它们或隐含在数学广角中,或包含在课后拓展中.教师千万不能一笔带过或快速“滑”过且“滑”过无痕.对数学文本中的数学材料,教师应该多一些耐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进而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生成点和拓展点;应该引导学生乐读、会读、善读、深读.小学生由于阅读、数学文化、特殊内容而打开的数学思维越广阔,就越能获得多方面的数学素养,就越能在数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一、注重一个“趣”字,使之学味倍增
千万别认为,阅读仅仅是语文课堂中的专利.数学课堂中的阅读如果做到恰到好处,必将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就在于,这样的阅读是最大限度地唤醒了学生,还是不痛不痒地与学生无关,甚至让学生兴味索然?显然只有前者才是值得称道的.为此,教师要在阅读的高效呈现方面下功夫,坚决杜绝平面阅读、无效阅读和浅层阅读,而要倡导立体阅读、形象阅读和快乐阅读.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就下足功夫,或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或利用“互联网+”平台,或利用更多自媒体技术,让阅读材料高效地介入课堂教学中.例如,把数学故事配以优美的音乐制成微视频,通过教育云平台等现代化技术呈现出来,真正达到快乐阅读、深层阅读和高效阅读的目的.
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中,笔者把古人分食物和分都城的故事通过微视频展示出来,以标准的、生动的、形象的画外音显示出来.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渐渐明白了原来,古代下辖都城的大小不能超过国都城池大小的三分之一;原来,凡是整体占有出现分歧的情况下,都需要分数大展身手……
面对这些数学阅读材料,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老师,分数的产生的确历史悠久,今天读了,真的受益匪浅.”“是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读读数学历史方面的材料,很有好处,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总结到:“对,學以致用,才是学习中应有的姿态.多多阅读,深度阅读,你们一定有更多发现.”
因为“趣”,“课堂学味倍增”;因为“趣”,教学精彩连连;因为“趣”,学习有滋有味.数学课堂中引入趣味阅读,无疑使学生心中一亮,学习的劲头十足.比如,教师可以把阅读材料做成短小精悍而又形象生动的微课,通过大屏幕立体呈现出来,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教师也可以把阅读材料插在数学试题或考试试卷中,其中有阅读,有分析,有思考,以更加有效、有趣、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阅读;还可以把这样的阅读材料配以背景音乐、简短说明或动画插图,发布在QQ或微信家长群,让更多的人参与评论、反馈、转发等.学生的收获不仅在技术层面,也在精神层面,而这不正是数学阅读中应有的风景吗?
二、注重一个“疑”字,使之巧破难点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重难点,仅靠文本材料难以快速突破.解决某些知识难点需要更多背景的知识材料来支撑,需要更多个视角与切入点的变换.一些内隐的、一些牵扯知识点过多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非深度阅读不可.当学生面对这样的“拦路虎”时,不妨先停下来,此时此刻,介入一些阅读材料,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材料的来源可以是课外书籍中搜寻的,也可以是教师创编的,应尽可能契合课本,尽可能形象生动,尽可能达到理解概念内涵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年月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展示一封信,让学生阅读信件来理解“大小月”这个难点.亲爱的舅舅,您好!我是你的外甥刘××,自上次您来我家后,到现在已经整整多半年了,记得你临走时买的车票是2月29日那天的,我们全家人都特别想念您.今天,趁写信之机,告诉您几个好消息.第一,4月31日,我们学校举行了演讲比赛,我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六一前的头一天,也就是5月30日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建队仪式,我的小妹妹红红也成为少先队员了.舅舅,听到这些消息您高兴吗?祝您身体健康.您的外甥刘××.2019年9月31日.
这样的阅读材料,其实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而现在,当学生对大小月的理解模糊不清时,就可引导他们深度阅读这封信.一个人读,其他人听,如读到“4月31日”时,肯定有一些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可能会笑出来,但教师让学生保持安静:“不着急,耐心一点,只需听出错误,让他读完,最后我们一起梳理这封信中的问题,一起辨别大月小月.”当学生读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不能仅仅为读而读,而是要在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理解数学.”
“四年一闰”,2019年的2月不可能有29天,4月31日也是不存在的,6月1日的前一天也不是5月30日,9月31日也是不存在的.这些知识通过口头直面灌输,学生未必理解,也不会持久地储存在他们的记忆库中.现在,通过阅读一封信,学生恍然大悟,醍醐灌顶,轻松而有趣地突破了重难点.
三、注重一个“拓”字,使之有效延伸
“好的教学都有余音淼淼的境界.”所谓“余音”,既指知识层面的延伸,也指能力素养层面的延伸和拓展.小学数学同样注重“拓”字,使之有效延伸.而这种延伸,不一定是有难度的习题训练,也不一定是在死记硬背的旋涡里打转.新的课改视角下,数学中的延伸也可以是一段意蕴十足的阅读——读读与本课相关的阅读材料,读读更多数学秘史,读读数学家的生平,读读数学史的来龙去脉.当阅读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叠加时,当阅读成为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习惯时,当阅读延伸到更为宽广、更为辽阔的数学原野中时,延伸便有了新意,便有了人文生态,便挺进了更美的数学深处.
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思想家墨子的理论:“圆,一中同长也.”究竟何为“一中”?何为“同长”?让学生阅读《周髀算经》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渐渐地,学生明白了,原来古人的“圆”是以“方”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切割而来的.此时此刻,教师趁机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的木车,并追问: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你知道哪些圆形、圆柱(如景德镇瓷器等)?“圆”究竟给了你什么样的思考?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纷纷发言:“古人通过切割得到一个圆,真了不起呀!”“他们不用圆规等现代化技术就能画出圆来,真聪明呀.”“车轮做成圆的才更省力.”“我们在科学课上學过,车轮做成圆的,变滑动为滚动,更加省力.”“我知道一些建筑就包含着圆形,其目的是更坚固,支撑力更大.”“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反过来,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圆,处处有数学的影子”……
数学不再以冰冷的数字、公式、法则等“严肃的面孔”出现,而是以充满温度的历史、民俗、文化等面孔出现.数学学习不再仅仅拘囿于本课或本教室,而是跳脱出来,呈现出更广阔的数学乾坤或风景.教师引领学生沉浸在这样的风景中,学识增加了,思维锻造了,素养提升了,能力强化了,这不正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所应追求的理想境界吗?数学历史就应展现这样的阅读风景,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走得更远,也收获更多.
数学中阅读的精彩不止以上三点.或许引导学生阅读了什么并不是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浸润、数学精神的培育、数学思维的锻造、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熠熠闪烁的自由之光和创新之光,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数学教师应该是多种角色的糅合者:一个精彩阅读内容的收集者,从课外、网络、图书馆收集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一个高效阅读实践的引领者,引领学生“读出营养,读出文化,读出深度,读出情味,读出素养”;一个阅读大世界的拓展者,引导学生从本课到更多课,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现实,读出一个更大的数学世界.但愿学生能在数学阅读中“郁郁乎文哉”,并在渐行渐深中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乔学虎.基于阅读的小学高效数学微课例谈[J].学周刊,2018(7):20.
[2]郑信.数学的精彩和阅读的精彩[J].小学教学,2019(3):36.
[3]刘克厚.数学阅读中有精彩[J].数理化,2019(5):58.